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的读心总裁是戏精 > 第十三章:苏晴的不甘心,再次搅局​

第十三章:苏晴的不甘心,再次搅局​

第十三章:苏晴的不甘心,再次搅局​ (第2/2页)

“非为苏家,为家国也。”姜晚轻声念着,眼眶忽然发热。苏明远的格局,哪里是苏晴能懂的?他在乎的从来不是“苏家的基业”,而是纺织业能为国家做什么;而苏晴,却把这份家国情怀,扭曲成了私人的执念。
  
  王老先生递来一杯热茶:“小姑娘,你是想证明恒通的图纸是假的吧?我这里还有个证据——苏明远1935年改良织机时,特意在齿轮上刻了个‘丰’字,代表大丰纱厂。恒通的图纸上,可没提这个细节。”
  
  姜晚猛地抬头。对!她上周在老织机上,见过那个“丰”字!只是当时被锈迹盖了一半,没太在意。
  
  “还有,”王老先生从抽屉里拿出一个铁皮盒,打开时,里面放着一枚铜质的印章,“这是苏明远的私章,1949年他去香港前,留给了档案馆的老馆长。你看,印章上的‘苏明远印’四个字,和恒通图纸上的落款,完全不一样。”
  
  铜章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刻字的线条流畅有力。姜晚拿出手机,拍下印章和日记里的笔迹,忽然想起傅沉舟昨晚说的话:“别担心,真相从来不是靠声音大,是靠这些‘不会说话的老东西’。”
  
  可就在她准备离开时,手机响了——是公司同事发来的消息:“苏晴去了大丰纱厂,说要‘收回’老织机,还带了几个记者!”
  
  姜晚抓起文件,快步跑出档案馆。阳光穿过老邮局的花窗,在地面织出彩色的光斑,她忽然觉得,自己不是在和苏晴斗,是在和那些被扭曲的历史记忆斗——她要让老织机、老图纸、老印章,都站出来,说出真正的过往。
  
  大丰纱厂的门口,已经围了不少记者。苏晴穿着一身旗袍,站在三号织机前,手里举着恒通的图纸,对着镜头哭诉:“这是我祖父的心血,姜晚不仅抄袭,还想把苏家的基业改成‘公共空间’,这是对历史的不尊重!”
  
  记者们的闪光灯不停闪烁,苏晴的眼泪在镜头前显得格外“委屈”。姜晚挤进去,手里拿着档案和铜章,声音清亮:“苏小姐,你说这是你祖父的‘祖传图纸’,那你知道他1935年改良织机时,在齿轮上刻了‘丰’字吗?你知道他的私章是什么样吗?你知道他日记里写着‘非为苏家,为家国也’吗?”
  
  苏晴的脸色瞬间变白。她没想到姜晚竟然查了这么多——那些“祖传图纸”,是她花五万块找假古董商伪造的,她甚至没见过祖父的真迹。
  
  “我……我祖父去香港后,很多东西都丢了!”苏晴的声音开始发颤,手里的图纸微微晃动。
  
  “丢了没关系,”傅沉舟的声音从人群后传来,他手里拿着一份公证文件,“我已经请公证处的人去了恒通设计,他们的设计师承认,图纸是苏晴提供的,还收了她十万块。另外,苏晴伪造历史档案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档案法》,律师正在准备材料。”
  
  人群哗然。记者们的镜头立刻转向苏晴,刚才还同情的目光,此刻都变成了质疑。苏晴踉跄着后退,撞到了身后的老织机,齿轮发出“吱呀”的声响,像是在发出警告。
  
  姜晚走到苏晴面前,把苏明远的日记递过去:“苏小姐,你祖父在乎的不是‘苏家的纱厂’,是‘织业兴邦’。我想,他若知道你用伪造的图纸来破坏纺织业的传承,一定不会开心。”
  
  苏晴接过日记,手指划过“非为苏家,为家国也”那行字,眼泪忽然掉了下来——这是她第一次看到祖父的真迹,第一次知道祖父的真正想法。她从小听父亲说“大丰该是苏家的”,却从来没问过,祖父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我……我错了。”苏晴的声音带着哭腔,把伪造的图纸撕成了碎片,“恒通的钱,我会还回去,伪造档案的事,我会去自首。”
  
  夕阳再次落在老织机上,这次,没有了闪光灯的打扰,只有齿轮在暮色里,轻轻转动了一下,像是在点头。
  
  一周后的招标会上,姜晚的设计方案赢得了全票通过。
  
  她站在投影幕前,身后是大丰纱厂的改造效果图:锯齿形天窗下,老织机被改造成了艺术装置,西厂房的废墟上,“织史馆”的玻璃幕墙映着蓝天白云,在墙面的青砖上,还保留着1938年轰炸时的弹痕。
  
  “我的设计理念,来自苏明远先生的‘实业救国’,”姜晚的声音温和却坚定,“不是要把这里变成‘苏家的纪念馆’,也不是要把它改成冰冷的商业空间,而是要让每一个来这里的人,都能触摸到历史的温度——知道八十年前,有一群人用织机‘织’过家国的希望;八十年后,我们用设计‘织’着未来的生活。”
  
  台下的傅沉舟,眼里满是骄傲。他想起姜晚熬夜查资料的样子,想起她在档案馆里小心翼翼翻档案的样子,想起她站在老织机前说“要让老东西活过来”的样子——这个女人,从来不是躲在他身后的菟丝花,她是能和历史对话、能在风雨里扎根的树。
  
  招标会结束后,傅沉舟在走廊里等她。姜晚跑过来,手里拿着苏明远的改良图:“你看,李总说要把这张图放在织史馆的入口,还说要请老工匠,按照图纸复原一台织机。”
  
  傅沉舟接过图纸,顺手把一个丝绒盒子递给她。打开时,一枚银质的胸针在灯光下泛着光——胸针的形状,是大丰纱厂的老织机,在织机的齿轮上,还刻着一个小小的“晚”字。
  
  “这是我找老银匠做的,”傅沉舟揉了揉她的头发,“纪念你第一次,用自己的力量,让历史‘活’了过来。”
  
  月光从走廊的窗户漏进来,落在两人身上。姜晚把胸针别在衣领上,忽然想起苏晴在看守所里托律师带的话:“谢谢姜小姐,让我知道祖父真正的心愿。等我出来,想去织史馆当志愿者。”
  
  或许,这就是历史的意义——它不会永远停留在过去,也不会被执念扭曲,它会在每一个愿意倾听的人心里,开出新的花。就像大丰纱厂的老织机,八十年前织过绷带,八十年后,会在姜晚的设计里,织出更多人的欢笑与记忆。
  
  窗外的夜色里,大丰纱厂的烟囱静静矗立,在月光下,像一根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无声地诉说着:有些东西,从来不会真正消失——它们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活”在时光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