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晨幕林夕 > 第三十五章 风来巷陌与暗潮初涌

第三十五章 风来巷陌与暗潮初涌

第三十五章 风来巷陌与暗潮初涌 (第1/2页)

入夏的银杏巷被蝉鸣裹得满是燥热,老槐树叶耷拉着,连风都带着股黏腻的热气。陈佳佳坐在杂货店门口的竹椅上,手里扇着一把印着银杏叶的蒲扇,目光却时不时往巷口瞟——今天一早,巷口就停了辆黑色的商务车,几个穿着西装的人在巷里转来转去,手里拿着图纸和相机,神情严肃,跟巷里的悠闲氛围格格不入。
  
  “佳佳,给我拿瓶冰镇汽水。”张婶提着菜篮子走过来,额头上满是汗珠,“刚才在巷口看见几个生人,说是来‘考察’的,问我这巷子的产权归谁,听得我心里发慌。”
  
  佳佳起身从冰柜里拿出汽水,“砰”地一声拧开瓶盖:“张婶,我也看见他们了,还拿着图纸指指点点,好像在说要拆什么东西。”她顿了顿,压低声音,“刚才我听见他们说‘老巷改造’‘商业开发’,该不会是想把咱们银杏巷拆了吧?”
  
  张婶手里的菜篮子“咚”地一声放在地上,脸色瞬间白了:“拆了?这可不行!我在这巷里住了四十多年,我家老头子的照片还挂在墙上呢,拆了我去哪住?”
  
  两人正说着,李爷爷拄着拐杖走过来,脸色也不好看:“刚才那几个人还去我家了,问我愿不愿意搬去新小区,说给补贴。我跟他们说,我死也不离开这巷子,他们脸色立马就变了。”
  
  巷里的邻居们很快都知道了这件事,纷纷聚在老银杏树下议论。有人说“肯定是开发商想赚黑心钱”,有人说“咱们巷这么多老建筑,拆了多可惜”,还有人担心“真要拆了,以后去哪找这么温暖的地方”,原本热闹的巷子,一下子变得愁云密布。
  
  林夕和晨光刚从美术馆回来,就看见巷里的人围在一起,气氛沉重。“怎么了?”林夕走过去,看见张婶眼睛红红的,李爷爷气得拐杖直敲地面。
  
  “小夕,你可回来了!”张婶拉过林夕的手,声音带着哭腔,“刚才来了几个开发商,说要拆咱们银杏巷,搞什么商业开发,这可怎么办啊?”
  
  林夕心里“咯噔”一下,手里的画夹差点掉在地上。她看着老银杏树上挂着的彩色灯笼,看着陈老板杂货店门口的“故事角”,看着张婶家院子里盛开的向日葵——这些都是她画里的风景,是她心里最温暖的家,怎么能说拆就拆?
  
  “别着急,”晨光扶住林夕的肩膀,轻声安慰,“我们先弄清楚情况,说不定只是误会。”
  
  话音刚落,巷口传来汽车引擎声,那辆黑色商务车又开了进来,停在老银杏树下。车门打开,一个穿着白色西装的男人走下来,约莫三十多岁,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手里拿着一个真皮文件夹,脸上带着公式化的笑容。
  
  “大家好,我是‘城市更新项目’的负责人,姓赵,叫我赵峰就好。”男人递过来几张名片,语气客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强势,“今天来,是想跟大家聊聊银杏巷的改造计划。我们打算把这里改造成‘老巷文化商业街区’,保留部分老建筑,再新建一些商铺和民宿,既能提升巷子的价值,也能让大家的生活更便利。”
  
  “提升价值?”李爷爷气得拐杖敲了敲地面,“我们在这巷里住得好好的,不需要什么‘提升价值’!你要是敢拆这巷子,我就跟你拼命!”
  
  赵峰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又很快恢复如常:“大爷,您别激动。我们的改造计划是经过政府批准的,会给大家合理的补偿——要么搬去新建的安置小区,要么拿补偿金,怎么选都比现在住老房子划算。”
  
  “划算?”陈老板冷笑一声,“我这杂货店开了二十年,巷里人缺什么都来我这买,这不是钱能衡量的!你给我再多钱,我也不搬!”
  
  赵峰的目光扫过人群,最后落在林夕身上:“这位就是林夕小姐吧?我看过您的画展,您的《银杏巷四季》很有名。其实,我们的改造计划里,也包含了‘艺术展区’,如果您愿意合作,我们可以把您的画挂在展区里,让更多人看到您的作品,这对您的艺术事业也是个很好的机会。”
  
  林夕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我的画,画的是银杏巷的生活,是这里的人和事。如果巷子没了,我的画也就失去了意义。我不会跟你合作。”
  
  赵峰脸上的笑容终于消失了,语气也冷了下来:“看来大家对改造计划有不少误解。我给大家三天时间考虑,三天后,会有人来跟大家签协议。如果逾期不签,我们就只能按照法律程序来办了。”说完,他转身钻进汽车,商务车扬长而去,留下一地尘土。
  
  邻居们都沉默了,空气里弥漫着压抑的气息。张婶蹲在地上,抹着眼泪;李爷爷坐在石凳上,眉头皱成一团;陈老板靠在杂货店门口,手里的香烟燃到了尽头也没察觉。
  
  “别担心,”林夕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我们不会让他们拆了银杏巷的。明天我就去政府部门问问,看看这个改造计划到底是怎么回事,有没有回旋的余地。”
  
  晨光点点头:“我陪你一起去。我们再收集一些证据,比如巷子的老照片、大家的居住证明,说不定能帮上忙。”
  
  接下来的三天,银杏巷陷入了从未有过的忙碌与焦虑。林夕和晨光跑遍了区政府、规划局、文物局,却得到了“改造计划合法合规”“支持城市更新”的答复,没人愿意真正倾听他们的诉求。陈佳佳则在网上发帖,呼吁大家关注银杏巷的命运,帖子很快被淹没在海量信息里,没引起多少关注。
  
  李爷爷找到了以前的老同事,对方是退休的文物局局长,听说银杏巷要被拆,特意来巷里考察。他看着老银杏树、百年老槐树,还有那些保存完好的青砖灰瓦老房子,连连叹气:“这么有历史价值的老巷,怎么能说拆就拆?可惜我已经退休了,说话没什么分量,只能帮你们写封推荐信,交给现在的局长,希望能有点用。”
  
  张婶则挨家挨户地走访,收集大家的签名,准备联名抗议。她走到巷尾的王奶奶家时,却遇到了意外——王奶奶坐在院子里,手里拿着一张协议,脸色苍白。
  
  “张姐,我……我签了协议了。”王奶奶的声音带着愧疚,“我儿子在外地打工,欠了不少钱,赵峰说只要我签字,就给我双倍补偿金,还帮我儿子还债。我实在没办法……”
  
  张婶愣住了,手里的签名表掉在地上:“王奶奶,你怎么能签呢?咱们不是说好一起抗议的吗?这巷子拆了,你住了一辈子的家就没了啊!”
  
  “我也不想啊,”王奶奶抹着眼泪,“可我儿子等着钱救命,我实在没别的办法……”
  
  消息很快传开,巷里的人都很失望。有人说王奶奶“自私”,有人说“这是被赵峰逼的”,还有人开始动摇——连王奶奶都签了,他们再抗议还有用吗?
  
  林夕得知消息时,正在整理巷里的老照片。她看着照片里王奶奶抱着孙子在老银杏树下玩耍的样子,心里五味杂陈。她知道王奶奶的难处,可一想到有人开始妥协,她就觉得一阵无力。
  
  “别灰心,”晨光走过来,轻轻抚摸她的头发,“就算有人签了协议,我们也不能放弃。还有很多人不愿意搬,我们要为他们争取。”
  
  林夕点点头,擦干眼泪,继续整理照片。她把照片按年份分类,从黑白的老照片到彩色的数码照,每一张都记录着银杏巷的故事——有张婶年轻时结婚的照片,有李爷爷教孩子们写毛笔字的照片,有陈老板刚开杂货店时的照片,还有她第一次来巷里写生的照片。这些照片,都是她要守护的回忆。
  
  第三天下午,赵峰带着几个人又来了。他手里拿着一份签好的协议,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大家考虑得怎么样了?王奶奶已经签了,还有几家也同意搬了。我劝大家别再固执了,早点签字,还能拿到更多补偿。”
  
  “我不签!”李爷爷第一个站出来,“我死也不离开这巷子!你要是敢拆,我就躺在这老槐树下,看你怎么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