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香江基地
第318章 香江基地 (第2/2页)陈光良说道:“总能安稳几年时间,当然到时候我们去重庆时,肯定也是日本要对英国宣战前夕。重庆那边,我也投资了不少物业,有地方安置大家。”
庄铸九、盛七很惊讶,合着这位什么都算好了,听说陈光良还在川蜀投资了白糖、酒精、纺织、食品等工厂,而且工厂基本都在租界,这份远见真是无人可敌。
这时候,庄铸九和陈光良讨论起国际形势来。
他问道:“日本向来惧怕西方列强,怕是不敢开战吧?”
陈光良说道:“欧洲有德国这个军国主义国家,必然相当于亚洲的日本,所以国际形势也不容乐观。”
他想保住‘时代影业’,第一就是在香港和东南亚购置地皮,战后就能迅速成为崛起的资本;第二,1941年上半年,将电影器材等,转移只奥门仓库,战后可以第一时间复业。
只要做好这两样,战后的‘时代影业’将成为香港第一电影公司,以后邵氏也就能做个老二了。
庄铸九这时候说道:“既然无法避免,那时代影业还要去东南亚投资?”
陈光良坚定的说道:“必须,因为我的目光已经看向战后,只要日本战败,我们所有的地皮和物业就能拿回来。这次投资,我希望你主要是购入新加坡、吉隆坡的地皮,在上面建电影院时,建筑则是节省和动作快,一年后,我会停止东南亚的投资。”
庄铸九已经成为他的得力助手,这几年时代影业在香港和东南亚的发展,离不开他的奔波。其本身就是出自常州大家族,能力是非常出众的,所以陈光良才如此器重他们夫妇。
如今时代影业的资产值在500万以上,可谓绝对是丰厚的资产,陈光良自然很器重。
庄铸九认真的说道:“好,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聊完正事,陈光良抱着盛七的2岁女儿,颇有些也想要个女儿的想法。
盛七故意说道:“这次我们一起来香港躲避战乱,我看要不要结个儿女亲家?”
她和庄铸九有一儿一女,女儿是小的,平常在沪市时,也和陈文杰、陈文铭一起玩。
盛七是很想结这个亲事的,毕竟她知道陈光良的眼光长远,将来这个家族肯定是非常强大的。
严人美没有说话,而是将目光看向陈光良。
陈光良说道:“都什么年代了,还摆那一套,我个人是支持自由恋爱的,如果他们将来有看对眼,我当然会支持。庄先生,你说呢?”
庄铸九点点头,说道:“陈先生说的有理,让孩子们多交流,他们有这种想法才行。”
他能怎么说,自然是既表态,同时又不得罪老婆。
盛七这时候说道:“你这话说的,你当年和仁美,还不是.”
严人美娇声说道:“干妈,你哪壶不开提哪壶!”
她现在对陈光良的感情,自然是有些忌讳过往的事情,当年毕竟她还有些不愿意嫁陈光良,不是陈光良不优秀,而是她当时想多读书。
盛七自知没理,感觉将话题扯开,说道:“反正我们两人,是很好的朋友!”
她本身和严人美关系很好,但自从他们夫妇加入时代影业后,就关系更好了。毕竟时代影业象征着她和庄铸九的事业,也给了庄铸九和盛七很高的社会地位和荣誉。
第二日,陈光良来到九龙的新丰纺织厂。
厂长张芳硕,是从沪市调过来的,属于留日的纺织人才;事实上,九龙新丰纺织厂的管理层、技术人员,甚至是优秀女纺织工人,有很多都是沪市调来的。
凭借这些人才的调来,新丰纺织不仅可以顺利开工,而且经营也越来越好。
考察时,张芳硕为陈光良介绍道:“陈先生,现在我们工厂已经拥有3.62万纱锭,1520名纺织工人,并实行‘三班倒’开工,产品50%销往东南亚.特别是我们的‘鳄鱼牌’等牌子的布匹,在东南亚非常受欢迎。”
此时,整个新丰系统的管理和技术人员,都对这个老板保持着崇高的敬意。
陈光良看着工厂忙碌的景象,满意的说道:“我们马上回得到军方纱布订单,租界两家工厂、香港工厂,甚至是重庆工厂,这四家工厂都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保持着繁忙的景象。香港工厂有个优势,那就是运输至大后方最方便,但又比重庆工厂更具备生产上的优势。”
重庆工厂,今年下半年才逐步开工,目前产能还没有得到释放。而且重庆工厂从建立开始,就是困难重重,包括与地主谈判买地、配合重庆电力公司完成接电工程,建立公共码头,自行架设铁管从长江取水解决每月1.5万加仑用水,修建公共马路,修建防空洞,商场、医疗诊所、消费合作社,出资请警察维持秩序,筹办小学等,都要出钱出力。
那边唯一的优势就是——消费水平低一些,100万的投资相当于沪市150万以上的投资;更何况,后来又增加‘50万贷款’投资,实质上重庆工厂和香港的产能差不多,但规模更庞大。
好在这些事情,有童润夫、李升伯等人才的加盟,不用陈光良操心太多。
张芳硕说道:“没问题,我们现在的产品就已经经粤汉铁路,销往国内。产量方面,我们也还可以提升不少。”
相比较重庆,不管是在租界开厂,还是在香港开厂,各方面都是更方便。
难怪这一次工业西迁,很多人都比较消极,甚至是抗拒,包括申新四厂这些知名企业。
当然此次工业西迁,实际上此时已经是‘交通堵塞’,陈光良当初给卢作孚的100万航运投资,此次也是大显异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随后,陈光良在工厂顿足了很久。
此时新丰纺织的四家工厂,主要是由童润夫、李升伯等专业人才负责,经营上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特别是在技术上,更是稳稳压过香港、粤省工厂一筹。
沪市的工业技术,冠绝全国,生产的纺织品,在香港和粤省属于高等品,在东南亚更是很受欢迎。所以新丰纺织是沪市的投资和技术,基本是不愁产品的销路。
短时间打开局面,自然是顺理其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