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交岭
第三百六十九章交岭 (第2/2页)卫觊说道:“灵州旧地,仆多有遣人探闻,臣以为可复。今盘踞旧地者,多是匈奴、鲜卑之类,陛下欲复地,恐需引兵击之,再移民实边。”
“灵州旧地设灵武郡,卿先拟封奏疏呈上,务必多与满国公商议。”
侍从在张虞耳旁嘀咕了声,张虞便结束与卫觊的对话,让其先行退下。
“诺!”
卫觊颇有眼力见,遂徐徐离殿。
张虞将卫觊从陇右召回,可不单聊迁民之事,而是想让卫觊制定出恢复灵武郡的方案。灵武郡在西,西河郡在东,两郡位于黄河几字形两侧。若想要让在朔方重设郡县,势必要徐徐用功,先恢复灵武郡,有了辎重补给区,才能源源不断供给朔上诸郡。
“让士廞(xīn)进来!”
“诺!”
不待卫觊离殿,张虞便传唤士燮所遣质子士廞入殿。
少许,士廞毕恭毕敬入殿,向张虞行以跪拜礼。
“仆拜见陛下!”
“免礼!”
“曹操败亡,江东已安。卿久居交岭,今时入朝为质,不知能否深言交岭之事?”张虞问道。
士廞斟酌一番,说道:“陛下,交岭之地,山川长远,习俗不齐,言语同异,译言方通。民如禽兽,长幼不分。长吏为官,有无无差。故汉世之来,中国罪人杂居其间,稍使学书,粗知言语。”
“官吏教导,四百余年,由此已降。然虽粗知礼节,但习俗不同,如交阯、九真诸县,尚有兄死弟娶妻嫂之礼,长吏不能禁止。日南男女裸体,不知羞耻,如同禽兽。”
“故县官羁縻,田户租赋,自由裁决。或供名珠、香药、象牙、犀角、玳瑁、珊瑚、琉璃等名贵宝物,故国家不仰赋税。然两汉之时,律法宽松,官吏放纵,屡有违法。珠崖之废,起于长吏睹其好发,取发为髲(假发)。”
“南海黄盖为日南太守,下车以贡济不丰,挝杀主簿,令民生怨,遂遭驱除。九真太守儋萌设宴,邀请大吏,酒酣作乐,功曹番歆起舞为乐,儋萌愤而杖击,亡于郡内。番歆弟率众攻之,儋萌身亡。”
“九真民乱,我父讨之,难以克服。故刺史会稽朱符,以乡人为爪牙,侵虐百姓,黄鱼一枚则收稻一斛,百姓怨叛,山贼并出,符遂身亡。我父不得已掌郡,抚民夷君长,方令州郡稍安。”
“而近十余年来,因中原大乱之故,多有汉民迁之,我父礼仪厚待,弘扬教化!”
两汉之所以能轻易统治交岭,在于时代红利。
彼时交岭遍地蛮夷,不知耕作之法,不知长官之重,不晓兵戈厮杀。故两汉在交岭的统治更偏向殖民,如用火器吊打落后的冷兵器。因此为了汉化,吸收蛮夷为吏,且朝廷不断流放中原罪人到本地,让他们教授蛮夷。
因朝廷力量薄弱,故官府不指望征收赋税,而是让蛮夷上供珍品。其中蛮夷叛乱,绝大多数是长吏的肆无忌惮。典型如珠崖郡的废弃,其叛乱源自于长吏看到蛮夷漂亮的头发,欲取制成假发。
故想要治理好交岭,其道理简单,郡县长官不能横征暴敛,即便无所事事,也不能凭权利,胡作非为。
见士廞越说越偏,有为士燮讨功嫌疑,张虞打断说道:“士卿抚交岭有功,朕已知之。今下中国归一,而交岭偏安一隅,不知君父愿至长安为官否?”
“禀陛下!”
士廞坐席而叩首,恭敬说道:“仆临行前,我父叮嘱在下,言天下归一乃大势,今陛下欲招他入京,一封诏书足矣!”
“交州诸郡听候差遣,唯望陛下不负士氏!”
士廞的表态让张虞满意,说道:“朕准卿归州,招君父至长安。卿叔父之辈,贤者录用,庸者赏爵。”
见张虞放自己回郡,士廞不知真假,急忙说道:“陛下忧我父不能至,仆去信一封便可,何故命仆南归。”
张虞笑道:“卿安心归乡,如能说交州来降,朕自有封赏!”
按道理来说,质子不能归国。但在张虞看来,若士氏不降,他不介意让兵马顺势远征。
“谢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