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暮汉昭唐 > 第三百七十章比高、世二祖,何如?

第三百七十章比高、世二祖,何如?

第三百七十章比高、世二祖,何如? (第1/2页)

平州,襄平。
  
  在张虞让士廞为使,回乡劝降自家的父亲与叔父时,辽东使者经一月的赶路,从长安回到襄平。
  
  “仆拜见使君!”
  
  王烈、管宁满脸疲惫,风尘仆仆向榻上的公孙康施礼。
  
  “二君奔波万里,多有辛苦啊!”
  
  公孙康热情邀请二人坐下,并让侍从端上蜜水,问道:“孤闻唐皇遣兵南征曹操,不知战事何如?”
  
  “势如破竹,仆起程回长安之时,唐军已大破曹操。曹操困守金陵,余者郡县悉数归降。料用兵情况,今时唐军恐已破金陵,江东重归中国所有。”
  
  王烈暗有所指,说道:“昔唐皇曾招曹操归降,然曹操自视甚高。唐皇大怒,下诏诛其三族。城破之时,或是曹氏族灭之际。”
  
  闻言,公孙康神情微变,他对归降中原谈不上积极,毕竟山高皇帝远,作为割据一方的诸侯,与君王没什么区别。
  
  故公孙康心中甚至希望张虞南征兵败,那他就能多割据几年。但他没想到张虞破曹操速度这么快,前后大概也就半年多的时间。
  
  喝了口水,平复了下心情,公孙康问道:“不知卿可有见过唐皇?”
  
  “在长安时,唐皇几乎每日召见,咨问辽东之事!”王烈说道。
  
  “卿以为唐皇何如?”公孙康沉吟了下,补问道。
  
  “前到朝廷,幸能服侍唐皇。唐皇每日理事,自旦至夕,问民政,听兵事,察胡政。唐皇好骑射,每日必习鞍马之事,其之才略勇武,非人敌也!”王烈说道。
  
  “唐皇每日理政,夺下人之事,莫不疲惫?”公孙康酸溜溜说道。
  
  “非也!”
  
  管宁补充说道:“唐皇问政,却不治政。每日上午召公卿至紫辰殿,命尚书、计使、枢密、北院四部推理政事。财问计司,兵问枢密,政问尚书,藩问北院。如有不决之事,先报于丞相,再由唐皇决断。”
  
  “唐皇常以两汉之失为鉴,故理事开诚布公,无所隐瞒,明君是也!”
  
  “与高、世二祖相比,何如?”公孙康问道。
  
  王烈沉吟良久,说道:“人主之德,在于知人,其病在于多才。知人而善用,可令天下太平。多才而自用,虽有贤者,无所施之,仅用己策。”
  
  “高祖谋事不如张良,用兵不及韩信,治国不及萧何,知三人之才而用不疑,西破强秦,东伏项羽,曾莫与抗者。及天下既平,政事一出于萧何,法令讲若画一,民安其生,天下遂以无事。又继之以曹参,终之以陈平、周勃,至文、景之际,中外晏然。凡上乃高祖知人善用之余功。”
  
  “世祖中兴,才备文武,破寻邑,取赵、魏,鞭笞群盗,算无遗策,计其武功若优于高祖。然使当高祖之世,与项羽为敌,必有不能办者。及中兴大位,惩王莽篡夺之祸,虽置三公,但专任尚书,权归台阁,政事察察,下不能欺,一时称治。”
  
  “然才全则有弊,排异己者斥之见,专以一身任天下,其智之所不见,力之所不举者多矣。至于明帝,任察愈甚。故后汉之治,宽厚乐易之风,远不及前汉。虽号治安,皆其父子才志之所止。”
  
  “而观唐皇才略大全却不专任,枢密,筹划之士所聚之所,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计司,经营之才所汇之阁,经济天下,度国家诸部之支;尚书,善政之辈所居之台,治国安邦,理州郡诸邑之民;北院,精胡之徒所汇之地,通胡理藩,齐安四方之夷。”
  
  “今讨东南,徐晃献浮海奇袭之计,众多言不可,唯帝以为可行,遂破东南;先征巴蜀,陛下授计于徐晃,袭阴平渡绵竹,时兵阻于剑阁,徐晃行之遂平益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