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0章 星愿碾压式的压力
第1060章 星愿碾压式的压力 (第2/2页)在檀锦程这里,哪吒已经是被判死刑了,去年他们那个新势力销冠,其实也是水分很多。
“额,好吧,我考虑考虑。”
张永有些愕然,这是老板第二次对他这么说了,可见老板有多不看好公司,作为CEO,这多多少少是有些打脸的。
“你现在走的话,还能回到我们的体系之内,再晚点我就不敢要你了。”
见张永一脸难堪,檀锦程笑着提醒了一句,作为尉来打江山的功臣,张永想出去证明自己的心情他能够理解,当时的合众也确实是他最好的选择。
以张永在合众新能源不太成功的职业生涯,再直接回到尉来汽车那肯定是不行的,不过以张永的能力,放到路特斯,宝腾或者是尉来海外分公司去开拓市场,还是绰绰有余的。
这算是他最后一次提醒张永了,做到这份上也算是仁至义尽了,真等到哪吒倒闭之后,以新势力倒闭之后一地鸡毛,丢下烂摊子跑路的格局,他确实是不敢再用张永了。
新势力倒闭了一大堆,在倒闭之前提桶跑路还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倒闭之后就难了,也不会再给他们抛头露面的机会了,毕竟名声太差了。
盯着檀锦程的背影,张永陷入了沉思。
要说这位前老板对他还真不错,除了在任时给予高额的薪酬待遇之外,在离职之时也提了不少的建议,此后的几年里虽然二人联系不多,但每每到关键时候,他提点请求,这位老板都会提供帮助。
当然,原则性的问题不行,例如说这次他想提融资的事儿,还没提就被拒绝了。
重新回到尉来体系?怕是不太可能了吧。
4月22日,星期六。
星途星愿开启预售,场面火爆,尉来APP里,星愿的话题度超过了任何一款车型,社区论坛里都是星愿的话题,各大社交媒体上也是话题性十足。
“老板,用户画像出来了。”
首日预定,星愿的成绩非常好,而根据后台数据,星愿的用户画像也有一个立体的形象。
“男性用户占比居然高达38%,哈哈,这跟你们想象的不一样啊,马上加大产能。”
A0级轿车,往往用户群体是以女性用户居多,毕竟A0级轿车对于男性用户来说,实在是有点小了,七万块买星愿,与加三万元买S01,普遍的男性用户应该是会选择后者的。
家庭层面增购占比57%,平均年龄34.5岁,首次购车的用户占比不高。
“一款漂亮的买菜车,大概就是星愿的定位了。”
性价比,配置以及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对于换购或者增购用户而言,比之合资品牌有太多的优势了,不过檀锦程最为看重的还是购车的平均年龄段。
35岁是目前社会上一个热门话题,也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但是在消费市场,35岁却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我国居民消费的年龄结构大致呈现倒U型。
30岁至40岁达到一生的消费高峰期,星愿能够抓住这一阶段消费群体,是最为成功的,至于说是男是女并不重要。
不过真正驾驶星愿的,应该还是以女性用户为主,哪怕是男性用户购买,后续也是给老婆或者女朋友用的,又或者是中产以上的家庭给保姆买的。
预售三天,尉来正式对外公布星愿的预售成绩,三日积累超五万订单。
“首月交付要超过两万辆啊,星途S01能占据多久多久的销冠还不知道呢。”
星途S01目前的单月平均销量已经逼近四万辆,是继秦PLUS与毛豆Y之后的第三款爆款车型,哪怕如此,星途S01上市之初也比不上星愿的预售成绩。
“也不知道特斯拉20万元以下价位的车型,能不能给尉来造成一些压力。”
星愿的爆火,给其他车企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连续两款爆款,彻底的让尉来掌控了10万元区间市场,尉来以高端形象杀入大众市场,算是给大家开了天眼了。
关于特斯拉20万元以下价位的车型,市场上传得是沸沸扬扬,不过特斯拉一直没有正面回应,尉来以上而下的打法,确实是给了其他企业一些参照案例。
“现在唯一能够制约尉来的,大概就是他们的产能了。”
新车上市,产能爬坡是必经之路,尉来目前的产能确实是一个大问题,星愿很长一段时间的交付也至少是在一个月以上,这是目前无法改变的。
不过首月交付超过两万辆是没什么问题的,尉来这个能力还是有的,单月交付两万辆是什么概念?直接进入新能源汽车销量前十了。
“他们的进步太快了。”
爱知县的丰田总部车间,车展期间参观尉来的丰田高管们,搞回去了一辆星途星愿,此时星愿已经被拆得七零八落的了。
通过拆分,丰田大致上分析出星愿的BOOM成本,按照他们的分析,星愿几款车型的单车成本大致上在6万元至7.5万元区间。
也就是说,星愿的单车毛利率大致可以维持在9%至11%区间。
若要覆盖企业的研发,生产,营销等方面的固定成本投入,按10亿元基数计算的话,那么尉来只需要完成12.5万辆的销量量就能够实现盈利。
即使是把成本放大一些,差不多20万辆的销量,尉来就绝对能够实现在星愿这一款车型上正盈利了。
“也就是差不多只需要半年,这一款车型他们就能够实现盈利?”
五月份是星愿交付的首月,首月交付两万辆是尉来对外公布的成绩,按照产能爬坡率来计算,尉来最早可以在十月份,最晚到明年一月份,就能够实现盈利了。
“这太疯狂了,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这可是一款年销量30万辆以上级别的车型,哪怕是生命周期较短的A0级车型,单月平均三万辆左右的市场预期,也能够给尉来带来1.8亿元的毛利润。
这还只是单一市场,如果出口的话,那规模会更大。
在巴西,土耳其等等市场,尉来的低端车型还是非常受欢迎的,其旗下的知豆汽车目前在这两大市场颇有号召力,在欧洲市场尉来品牌也具有很强的号召力。
“我们必须重视起来了,调整全球以及在华的战略布局了。”
尉来的ES以及L系列,哪怕卖在再好,在这些跨国企业眼里都觉得构不成任何的威胁,论品牌号召力,跨国车企不是华夏品牌能够比拟的。
但是,尉来连续推出的面向大众市场的爆款车型,让他们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
5月1日,星愿的预售依旧在进行着,尉来自预售三日公布具体数据之后,再没有公布预售成绩,外界想要打探消息,只能从尉来在各地产业基地的招工以及产线调整来分析了。
而国际车企面对国内新能源市场的变化,也加速了动作,四月份闹了个大笑话的宝马,在五月初就宣布全面融入ZG新能源产业发展,将于2026年在沈YAN投产纯电动BMW新世代车型。
同时,与之配套的BMW第六代动力电池项目全面动工,另外宝马位于沪市的新研发中心也将于七月份正式启用。
宝马虽然在公关上拉胯,这一次品牌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但他们并没有放弃国内新能源市场,近三年以来,宝马在华研发团队人数已经增加了三倍了。
目前宝马正处于品牌修复期,另外也在与尉来沟通重新在尉来APP上架MINIEV的事宜,严格意义上来说,尉来这一次单方面下架MINIEV是属于违约行为。
不过宝马不准备跟尉来对簿公堂,毕竟这一次是他们对于此次公关事件过于的低估了,而尉来也提前预警了,不存在责任。
当然,最为主要的是宝马极度依赖于尉来以及ZG的产业链,来推进他们的电动化项目,不想因为这些“小事”而影响双方的合作。
宝马总部其实已经后悔了,若是当初听从尉来的建议,那么这一次公关事件反倒是品牌推广的一次机遇了,很可惜,时间不能倒流。
福特汽车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也在五月初表示,面对ZG本土电动汽车制造商日益激烈的竞争争,福特无法保证能够战胜它们,福特汽车将把重点放在商用车上,以减少资本风险。
福特宣布在华裁员1300多人,加上年初计划裁员的国际知名零部件供应商,这已经是第二家明确表示因为国产汽车飞速发展而裁员的第二家跨国企业了。
至于一些传统的燃油车经销商,早就已经在默默裁员以及转换赛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