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 章 官差赶流民
第20 章 官差赶流民 (第1/2页)队伍走了整整一上午,直到日头最毒的正午,里正和官差才下令原地休息。
三个官差骑着瘦马来回巡视,确保没人掉队,然后牵着马躲在一棵枯死的槐树残影下,借着这点可怜的阴凉,摊开那张皱巴巴的路线图。
"他娘的,这差事真不是人干的!"矮壮官差姓赵,人称赵黑子,骂骂咧咧地指着地图上标注的补给点:
"你看看,青州府给的'粥棚'就设在城外三里地的乱葬岗旁边!这哪是施粥?这是给饿死鬼预备的!"
高个官差姓陈,叫陈进虎,是三人里资历最老的,闻言冷笑一声:
"你当那些州府老爷真在乎这些逃荒的村民?要不是朝廷下了死命令要他们设立补给点,怕村民饿疯了变成流寇劫道,他们连这点'意思'都懒得给!"
最年轻的官差姓周,叫周青,才二十出头,是第一次押送逃荒队伍,他擦了把汗,苦着脸道:
"陈哥,这京畿道也太远了,我听说王麻子他们押送的是淮南道的,一个月就能到地方,咱们这至少得走两个月!"
赵黑子啐了一口唾沫,干裂的嘴唇渗出血丝:
"两个月?这鬼天气,马都瘦得皮包骨了,人能撑到就不错了!"
陈官差眯眼看了看远处席地而坐的逃荒队伍,压低声音道:
"州府给的粮草,说是够咱们仨和马吃,可你们也瞧见了,掺了麸皮的糙米,发霉的豆饼,连马都不乐意吃!"
周官差愁眉苦脸地摸了摸自己那匹瘦马的肋骨,叹气道:
"这马再这么饿下去,怕是连我都驮不动了……"
陈官差低头确认路线图,上面用朱砂笔圈出的"补给点",几乎全设在州府城墙外最荒僻的地方。
青州:城外乱葬岗旁设粥棚,粥水稀得能照见人影。
徐州:废弃驿站暂歇,提供井水,但水桶要村民自己下井打。
兖州:官道旁搭草棚,施舍陈年粗盐,美其名曰"补充体力"。
最可笑的是,每个补给点旁边还用小字标注着"仁义之施""皇恩浩荡"之类的漂亮话。
"陈哥,你就别看了,老子真想把这破图撕了!"
赵黑子暴躁地踹了一脚枯树,扬起一片尘土,"什么狗屁'仁义之施'?兖州那个盐棚,去年就有流民为抢盐打死过人!这一路上要是那些补给点能靠得住母猪都会上树了,一路上还不是要自给自足,有银钱的还能进城买点补给,没有银钱的迟早饿死在路上。"
陈官差阴沉着脸:"咱们这趟差事,说好是'护送',实际上就是盯着这群人别闹事变成流寇,真要饿死了太多人,引起瘟疫,州府老爷们只会说咱们办事不力!朝廷又不怪不到他们头上。"
周官差突然压低声音:"陈哥,我听说……有些差役会偷偷收钱,把队伍往富庶的庄子带?"
陈官差眼神一厉:"闭嘴!这种话也敢乱说?"他警惕地看了眼不远处的村民,又补充道:"咱们只管按图走,别的少打听!"
谢家的午饭很简单,一人两个烙饼,和一粒牦牛肉干,谢文和谢秋芝都把自己的饼子分出一个给谢光度和谢锋,他们拉车需要吃饱一些。
谢秋芝啃着嚼劲十足的饼子,脸颊鼓鼓囊囊的像个小仓鼠在吃东西,扭头看到长长的队伍里有些人家连干粮都没有,只能拔些草根嚼在嘴里充饥。
"别吃太快,"谢广福低声提醒,"有人在看我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