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呸,谁爱吃得苦中苦,谁就去吃
第19章 呸,谁爱吃得苦中苦,谁就去吃 (第1/2页)谢秋芝假装没看见,转身从包袱里摸出一把炒熟的黄豆,分给里正家的孩子们做零嘴。
孩子们欢呼着把黄豆放进嘴里,嘎巴嘎巴嚼起来。
里正妻子王氏感激地冲谢秋芝点点头:"难为你有心,这一路上怕是连口干净的水都难喝上了。"
"应该的。"谢秋芝笑笑,一屁股又坐到谢文旁边,两人坐在板车上,两条细腿晃呀晃的,像是在荡秋千。
天光大亮,队伍终于排好了顺序,最前面是举着黄旗的族老家,足足有三十口人,接着是里正家的驴车,然后就是谢秋芝一家的板车,后面跟着其他有板车的人家,再往后是徒步的村民,队伍最后还有一面黄旗,由村里另一个壮汉举着。
每个村子按人口配跟队的官差,谢家村配了三名官差帮忙维持秩序,若是有闹事和拖后腿的就会被记在村志里,到时候到了京畿道不仅会秋后算账,分田地的时候也是挑剩下的。
这些规矩,谢大虎从队伍前头一直重复到队伍后头,全村没人不知道,所以上路第一天,大家都还算老实,没人敢惹事,就怕被官差记上一笔。
谢大虎穿梭在队伍前后巡视,不时高声提醒:"记住府衙的规定!哪个村子先到目的地,就能优先选地!闹事找茬的人秋后算账,脚程慢落后的人咱能拉一把是一把,没有那六成的人口,大家谁也别想先分地,别只顾着自己,能搭把手就搭把手,这次京畿道一共划了十八个村,竞争激烈,咱们谢家村要争这口气!"
谢锋把玩着瑞士军刀,听着周围的议论声,嘴角微微上扬,他凑到谢秋芝耳边:"这比赛有意思,像极了现代的团建活动。"
谢秋芝噗嗤一笑,引来里正家孩子们好奇的目光,她扬起笑脸冲他们招招手。
里正家的孩子们都觉得秋芝姐姐是全村姐姐里长得最好看的,笑起来就更好看了,也学着她招招手,扬起一个大大的笑脸。
"出发!"随着里正一声令下,长长的队伍像一条蜿蜒的蛇,缓缓蠕动起来,打头的是族老家的青壮,人已经翻过远处的山丘,队尾的老弱才刚迈出村口。
谢秋芝和谢文被谢锋按在板车上,他舍不得弟弟妹妹冒着烈日赶路,他自己是当兵的,不管是体力还是耐力,不仅在整个谢家村都是头一份,就是是十几个村的青壮汉子要和他一对一比划,他也是不怕的。
他有力气,就该让家人过得轻松些,九岁的谢文看起来才七岁的样子,很明显的营养不良瘦瘦弱弱的,个子还小,走在路上一下子就掉进前头车队扬起的尘土里,不仅埋汰还累人。
唯一的妹妹谢秋芝就更不用说了,在现代就是个娇娇嫩嫩的女娃,是家里的团宠,他舍不得她吃一点苦头,现在顶着十三岁的身体,身体比谢文好不到哪里去。
谢广福和李月兰也是这样的想法,前头的队伍刚启动,后面就扬起一阵的尘土,呼吸都有些困难,更别说小娃娃下地赶路了。
什么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都是胡说八道,这苦谁爱吃谁就多吃,他们家的孩子能不吃就不吃,而且放着板车不坐就是傻子,他们家的小子和姑娘就不吃那些没必要吃的苦头,小孩子就要开开心心无忧无虑的。
谢文和谢秋芝刚开始还挺不自在,全家人都走路,哥哥和老爸还要推车,他们是不好意思坐车的,非要自己下地走,但是面对扑鼻盖眼的尘土,连路都瞧不清除,只好灰溜溜上车了。
坐在板车上,回头看着渐渐远去的谢家村,谢秋芝心头涌上一股说不清的滋味,那破旧的土屋,干涸的水井,还有村口那棵她爬过无数次的老榕树,都在飞扬的尘土中慢慢模糊。
"别看了,"李月兰摸摸女儿的头,"往前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