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章 买米买车
第 11章 买米买车 (第1/2页)怀揣着巨款,三人来到城南‘裕泰’的店铺处,门前已排了十几号人,门板半掩,伙计只开一条缝,量一斗收一次钱。
糙米已经涨到一百四十五文,比掌柜说的价格又涨了五文钱,连麸皮都有人抢。
谢广福咬牙买了四斗表面有糠衣斑点的糙米,大概有50斤重,又各称了一升盐、一升酱,共划了七百文钱。
粮行掌柜一边称量一边叹气:“再卖两日,就不卖了。”
谢锋扛着米袋走在街市实在是打眼,很多流民盯着他瞧,又忌惮他的眼神。
谢秋芝拉着他到旁边五人小巷子里,左看右看,确定没人之后,直接把东西全收进空间,三人再次轻装赶往杂货店。
“广源杂货”货架已经空了一半,谢秋芝挑了生铁小锅一口、木锅盖一只,能煮粥的陶罐一个,缝衣针三包、一盏陶油灯,一捆灯芯,麻线两轴。
掌柜的娘子见他们买得多,从柜台下摸出两双“草裹脚”粗草绳编的鞋套,套在布鞋外能走山路,白送,这玩意挺好,要是套在他们现在穿的鞋子外面,也是一种障眼法。
如法炮制的把东西收进空间,已经是日上三竿了,来不及吃东西的三个人直奔牙行。
赵记车坊门口,两辆太平车和四辆独轮车并排,显得那太平车像两只伏地的老牛。
车架七成新,榆木辕上补过的铁箍还闪着桐油光。
掌柜的看到有人来,看到他们身上的破褂子,眼皮都懒得抬,又听说是"瑞福当铺"掌柜的推荐来的,一下子又来了精神,能从当铺出来,说明手里还是有些银子的。
他指着太平车介绍:“车架子都是榆木辕、枣木轮、铁箍、铁轴、铁销,全配,载重千斤不成问题,车板长六尺、宽三尺,可躺两人、坐三人、堆五石粮,还能送你旧麻绳两副、配套的油布车棚一顶、竹席一张、木桶两只。”谢秋芝惊讶的看着这个太平板车,看起来平平无奇,像是两个车轮架起来了一张小床,但是加上掌柜说的那些配置,怎么像是古代版的房车?
这玩意还能有油布车顶?但是以他们家的条件,拥有这辆车,是不是有点不合理?
谢锋围着车转了两圈,跺跺辕子听声,又掰了掰辐条,低声道:“辕子裂了半寸,轮辐缺两根,铁箍也锈了。八两,全套,再送一桶桐油。”
掌柜想了想近日府衙的大动作,咬牙点头:“八两就八两,就当是给"瑞福当铺"掌柜的面子。”
掌柜的称了碎银,三人立马推着车赶往永丰布庄。
还是门板半掩,布庄东家正在打包细软,布店冷清没人,谢秋芝选了一匹最粗的靛蓝土布,一丈油布,破棉被胎两床,夜里可以用来垫车板,粗麻袋三个。
东家一边量布一边叹气:“附近的村子大多要搬迁了,我们这县城这几天本该热闹的,但是大家兜里没银子,连逃荒都买不起布头了。”
谢秋芝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结账的时候买了两捆杂布头,最大的布头也只比手掌大些,她知道现在的日子苦,平时衣服能缝补就缝补,没人会整匹布买回去做衣裳,所以烂布头也有烂布头的用处。
买完想要的布,三人推着板车又躲起来,谢广福和谢锋站在死胡同外面守着,谢秋芝麻利的把板车和布匹都收进空间,空间的客厅里摆放着今天出来采买的东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