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章 假银真绝活
第 10章 假银真绝活 (第1/2页)即便是换上了舒适的现代鞋子,在走到第二个山头时,谢秋芝也实在撑不住了,扶着路边的枯树直喘气。
"上来。"谢锋二话不说蹲下身,宽阔的后背像堵墙。
谢秋芝犹豫了一下,还是趴了上去,哥哥的背比她想象的更宽大,带着淡淡的汗味和安全感。
谢广福擦了把汗,故作轻松道:"就当是提前演练逃荒了,要不就当是在健身房跑步?"
谢秋芝的心情被谢广福安抚着,趴在谢锋的背上竟然沉沉睡了过去,她真的很困,谁家好人半夜三点就要起来赶路?她才十三岁,还在长身体,更是贪睡得不行。
太阳照在身上时,谢秋芝终于醒了,这时候她也望见了县城的轮廓。
“爸,放我下来,我自己下地走路。”谢秋芝都蒙圈了,没想到自己竟然睡了这么久,什么时候换成谢广福背她她都不知道,实在是有些羞愧。
谢锋这两天喝了粥吃了饭,身上的木薯毒素也散去了,现在浑身都有力气,虽然还是比不得在现代的身体,但是他有意识的锻炼自己,把背妹妹这件事当做在负重锻炼,倒是不觉得辛苦。
谢秋芝刚下地就看到前面残缺的城墙像老人缺了牙的嘴,城门处排着长长的队伍——官差在挨个检查路引和照身帖。
照身帖就是半个巴掌大的光滑竹片做成的古代身份证,上面有姓名籍贯身份等信息,背面还加刻官府小印和编号作为防伪。
谢广福不是第一次来县城,所以照身帖早就准备好了三人的竹片身份证。
谢秋芝低头看腰间自己的竹片身份证,正面阴刻楷书:
民籍女谢氏秋芝
大宁永和十六年三月辛亥年廿三生谢家村
业农无官役
身长五尺一寸面白手腕有痣
今给此帖以验身
毋得冒替违者论如律
竹片背面小篆:宁阳县印
这个照身帖是两年前的了,律法规定每隔三年就要换一次,所以现在还在有效期。
"不对劲,"谢锋眯起眼,"怎么这么多流民?"
果然,城门外聚集着上百个衣衫褴褛的人,有的抱着饿得哇哇哭的孩子,有的直接躺在路边等死。一个断了腿的老汉在唱莲花落:"...可怜我三个儿啊,两个填了沟壑,一个换了三升麸..."
谢广福因为又照身帖,排一排队就能顺利进城。
城里的景象更让人心惊,本该热闹的街市,开门的铺子不到五成,粮店门口站着持棍的伙计,布庄把最次的粗布都摆了出来。
此时不过是上午9点,三人身上先来到城里最大的典当铺。
"瑞福当铺"在多个县城都有分号,后边的东家实力深不可测,即便是在荒年店铺的金字招牌仍是擦得锃亮。
三人进去,柜台高得离谱,谢秋芝踮起脚才勉强露出眼睛。
掌柜的是个精瘦老头,手上正用放大镜验一块玉佩。
"典什么?"老头头也不抬。
谢广福把布袋推上去:"几支南边带来的簪子,您给掌掌眼。"
掌柜的漫不经心地打开布袋,突然"咦"了一声,他拿起那支"蝶恋花"对着光细看,又拿起放大镜观察,随后眼睛越瞪越大。
"不是银的..."谢秋芝小声说。
"废话!"掌柜的突然笑了:
"老夫活了五十岁,还能不识得银质,就是老夫还没见过这样的手艺。"
他手指摩挲着簪身的缠枝纹:"这蝴蝶...像是活的,缠的线怎的这样细?莫非是蚕丝线缠绕?这颜色这么亮是怎么做到的?能绕到这个份上,宫里匠人都未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