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真传之始
第九章 真传之始 (第1/2页)每月十五,月圆之时,丹房便笼罩在一片诡异的氛围中。
周藏岳记得很清楚,那是他来丹房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子时刚过,原本醉卧在青焰炉旁的二长老突然睁开双眼,眸中竟无半分醉意,反而清明得骇人。老者一言不发地起身,取出一道道泛黄的符箓贴在枣木大门上。
“封!“二长老低喝一声,符箓瞬间化作无数道金色丝线,将门窗封锁得严严实实。
随后,里面传来了令人心悸的动静。
起初是炼丹时特有的控火声,炉火嗡鸣,比平日更加急促。接着是药杵捣药的撞击声,一声声沉重有力,仿佛带着某种难以宣泄的情绪。最后便是令人心惊的砸鼎声,青铜药鼎被重物击打的嗡鸣震得窗纸簌簌作响,间或夹杂着压抑的怒吼,像是困兽在笼中挣扎。
周藏岳站在门外,掌心渗出细汗。他从未听过二长老发出这般声音,那嘶吼中带着痛苦与绝望,完全不像平日那个醉醺醺的老者。
这样的动静持续整夜,直到天明时分才渐渐平息。
十六清晨,周藏岳推开丹房门,被眼前的景象惊得怔在原地。
丹房内一片狼藉:青焰炉旁散落着碎裂的琉璃药瓶,深褐色的药汁在地面凝成斑驳的痕迹;三只小鼎翻倒在地,鼎身留着新鲜的掌印;二长老瘫倒在墙角,那件常穿的紫袍沾满药渣,白发散乱如草,手中还紧紧攥着一个空了的酒葫芦。最让周藏岳心惊的是老者眼角未干的泪痕。
“二长老...“周藏岳轻声呼唤,小心翼翼地服侍老者喝完醒酒汤。过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二长老的眼皮微微颤动,终于缓缓睁开双眼。
只见二长老颤巍巍地从怀中取出一个青玉小瓶,倒出一枚泛着幽幽青光的丹药服下。不过片刻功夫,他周身的酒气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散,原本浑浊的双眼渐渐变得清明,最后竟锐利如鹰,完全不见先前的醉态。
“你来多久了?“二长老的声音依旧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三个多月了。“周藏岳恭敬地回答。
“今日...测灵根。“老者微微颔首,目光如电般扫过周藏岳周身。
晨雾如轻纱般缠绕在丹房的青瓦飞檐,露珠顺着茅草缝隙滴落,在青石板上敲出细碎的声响。周藏岳跟着二长老走到院中,发现今日的测灵石被擦拭得格外光亮,石面上的纹路在晨曦中泛着莹润光泽。
他依言将手掌贴上冰凉的石面,感受到石内传来的微弱吸力。
测灵石毫无反应,连最微弱的光晕都没有泛起。
二长老眉头微皱,枯瘦的手指按在测灵石边缘,一股精纯的灵气注入石中。测灵石剧烈震颤,却依旧暗淡无光,连最基本的五行感应都消失无踪。
“果然......“二长老收回手,眼中竟闪过一丝欣慰,“灵根尽无,反而干净了。“
周藏岳愣在原地,心中涌起一阵失落。他本以为这些时日的修行能有些许进步,却不料竟是这般结果。
“傻小子,这可是天大的好事。“二长老忽然大笑起来,笑声中带着几分释然,“你可知这世间多少修士,因灵根所限,终生难有寸进?修行路上处处是坎。而你......“
他拍了拍周藏岳肩膀,眼中闪着惊喜光芒:“灵根尽无,入我丹道一门,不靠灵根取天地灵气,而以万物本源为引。这条路虽与众不同,却可保你一生无忧。“
周藏岳怔怔地望着二长老,一时难以消化这番话中的深意。
正午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将药柜的阴影拉得很长。二长老罕见地收拾了正屋,每个药抽屉都擦得干干净净,上面的标签墨迹未干,散发着松烟墨的清香。石桌上整整齐齐地摆着一本厚册,显然是刚准备好的。
“坐。“二长老倒了两杯清水,虽然身上还带着些许酒气,但动作却异常稳健,“从今日起,你便是我真正的传人。灵根之事,不必再放在心上。“
水杯在周藏岳手中微微一颤。
“世人皆道修行靠灵根,如同草木靠根须吸水。“老者的声音带着奇异的清醒,“但他们不知道,有些传承本就不要这些束缚。丹道一途,重在悟性,贵在坚持。你灵根尽无,反而能专心致志,不受外界干扰。“
窗外老槐树的影子慢慢倾斜,斑驳的光影落在二长老斑白的鬓角。他忽然从怀中取出一块残破的木牌,上面刻着模糊的古纹,却始终不说来历。
“入我门下,学的是安身立命的本事。“二长老的指尖抚过木牌裂纹,那古朴的纹路在晨光中若隐若现,“丹药之道,可治病救人,可延年益寿,可助人修行。学好这门手艺,天下之大,何处不可去得?你可愿学......“
“弟子愿意!“周藏岳毫不犹豫地双膝跪地,向着二长老郑重地磕了三个响头。额头触碰冰冷的地面,心中却涌起一股暖流。这三个多月来,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见前路。
二长老微微颔首,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他扶起周藏岳,将那块古木牌郑重地放在弟子手中:“这木牌跟随老夫七十余载,今日便传于你。记住,丹道重德,以药济世,方为正道。“
黄昏时分,二长老带着周藏岳来到后院井边。“这口井通着地下灵脉,每月十五月圆时,井水会带上一丝太阴的精华。“二长老取出一只青玉瓶,井水入瓶时泛起淡淡银光,“但今日你只需记住:丹道重在理解药性,掌控火候,不在灵根优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