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乡试考题
第204章 乡试考题 (第2/2页)黎诉的对策既有继承,又有创新,特别是“官给补偿”一条,考虑到了实施的可行性,非纸上谈兵之辈所能及。
最后在结尾部分写道,“然法非难立,难在实行;令非难下,难在持久。若得清廉之吏,真心为民者任之,则不出十年,野无旷土,国无流民,仓廪实而教化可兴矣。”
黎诉既提出了解决方案,又指出了执行的关键,思路之缜密。
黎诉写完这篇毫无倦意,反而神采奕奕。
黎诉稍作休息,用了些干粮清水,便开始处理前六题。
这些题目对他而言虽然太过简单,但他并不敷衍,每一题都精心作答。
《论语》“君子喻于义”一题,他不仅阐释经义,更结合刚才的策论,论述为官者若只知求利而忘义,必导致土地兼并等社会问题,前后呼应,相得益彰。
午后未时,黎诉七题皆已答毕。
这时寻常考生此刻或才完成一半,黎诉已经在仔细检查和对自己的文章进行润色。
第二天考的是诏、表、判等应用文体。
黎诉同样应对自如,写出的诏书庄重得体,表文情真意切,判词明察秋毫。
在“拟梁太宗赐张然手诏”的题目,他模仿太宗语气惟妙惟肖,既显君臣相得之情,又有治国安邦之要,文采斐然中见深沉睿智。
第三天考经史时务策五道,题目涉及边防、漕运、科举、盐政等方方面面。
黎诉引经据典,对历朝制度得失了如指掌,提出的建议既符合圣贤之道,又切合实际。
尤其是漕运一题,他不仅指出当前漕运弊端,还算出了改进后每年可节省的漕粮数额,精确到石,显示了他不仅通经史,算数造诣也是同样精通。
正在黎诉满意地欣赏自己的答卷时,一股臭味袭来,黎诉没忍住呕了一声。
黎诉:“???”他这边也不是臭号啊!
隔壁的兄台是在干嘛?是拉裤兜里了吗?
随即,黎诉想到之前好像看到过,有的学子实在憋不住,也不想自己的答卷被戳上屎戳子时,会把袜子脱下来,直接解决在袜子里面……
虽然被隔壁的学子举报,会被取消考试资格,但大家都是寒窗苦读,其中的辛苦谁都清楚,一般没有学子会选择举报,忍忍就算了。
但可想而知,现在是八月份的天,天气炎热,那臭味阵阵袭来,其中的酸爽,只有亲身坐在这个位置的人才知道。
黎诉沉默地捂住鼻子,双眼无神,但也没有要举报隔壁兄台的意思。
现在也只能忍着点了,黎诉庆幸自己沉浸在题目中的时候能够忽略外界的一切。
所以这个影响不了他答题,只能影响他进食……
当其他考生还在奋笔疾书时,黎诉已检查完毕,捏着鼻子给自己灌了一口水。
算是让他体会了一把什么叫做食不下咽。
黎诉的答卷厚厚一叠,字字珠玑,卷面整洁如刻版印刷,无一字更改。
交卷钟声响起时,黎诉离开时脚步肉眼可见的加快,他终于逃离那股臭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