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寻根之旅(2)
第五十三章 寻根之旅(2) (第2/2页)王旭感到很意外,没想到我们的乡镇基层领导干部政策理论水平也这么高,并不是我们经常说的政策水平差,作风简单粗暴等。之所以这批人成为干群矛盾的焦点,因为他们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个环节,要直接面对群众的各种具体的利益诉求,利益的碰撞难免会摩擦出火花。
王家岭村支部书记王建设喊了几个与王征血缘关系相对较近的老者,早早地在家里等候。见面后,大家一一握手寒暄。王旭对王副乡长说,我们到家了,您就不用陪着了,先去忙吧。便让小柳开车送他回去。
论关系,王征与村支书和另几位老者,都在五服以外了,但不管怎样,也是一个老爷爷,同姓同宗同脉,仔细看,其中有些人在模样长相上还真有相似之处,或神似、或形似,让人感叹基因的力量。但也正是这个基因的力量,让一个家族紧紧团结在一起。论辈分,王征与王建设还是平辈,王建设55岁,小王征近20岁,是弟弟,王茹和王旭该喊他叔叔。
老人们聊天,自然是聊过去、回忆故人旧事,感叹人生苦短,人生如戏,人生不易。王建设说:“我们这一支王姓家族本不是邻海本地人,明洪武年间,朱元璋当皇帝,我们祖先从山西太原一带迁移到邻海县。最初落户在长平乡的王家屯,这个地方是当年军队屯田之地,后来,明朝灭了大元,军队也走了,但留下了一些房屋建筑,我们的祖辈就在这里安顿下来。以后,慢慢又扩散到其他村子,其中就包括我们现在的王家岭。”
王建设接着说:“我们这一支王姓家族在外面有功名、事业有成的人并不多,在县里有名的有几个,第一个就是你们一家人,王旭现在有出息,成了局长了,是咱王家的骄傲;再一个就是县城雅娟超市的采购副总经理王宏,她姐姐是超市老板王娟,但人家是嫁出去的姑娘,成了李家的媳妇,进不了老王家的族谱。王娟和王宏姊妹俩,父亲早年当过兵,转业后安置到县供销社工作,干到科长退休,现在已经不在了。还有一个,你们可能想不到,就是原来龙虎乡的书记林玉飞。”
听说林玉飞,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便问道:“他不是姓林吗?”
“他其实不姓林,他也是王家屯人,家里兄弟姊妹七人,一家九张嘴吃饭,父母不堪重负,就将当时只有三岁的王玉飞送到太平乡太平村的姥爷家,姥爷家无男孩,便让王玉飞改姓林,林玉飞由姥姥姥爷抚养成人,初中毕业后,赶上他姥爷的堂侄林峰在龙虎公社干副书记,林玉飞便到龙虎公社当了一名临时工,这孩子悟性高、会来事,没挪地方,一口气干到公社书记。可惜的是,一时糊涂,管不住自己,犯了错误。本来,虽然他改了姓,还是在族谱当中的,今年重新续家谱,有人就建议将他的名字去掉,我倒觉得不妥,人谁还能保证一生不犯点错误。这种处罚的理由上不得台面的。”
听老支书讲完,苏颖感叹道:“县城居然这么小,各种关系真是错综复杂,让我想到一个词,牵一发而动全身。前几天,我们要处罚一个看似非常普通的人,没想到这人竟搬出一位县领导出面讲情,最后才知道,人家还是知己亲戚。”
王旭悄悄地对苏颖说:“所以说我一直佩服贾明同志,人家能把“关系”两个字运用得出神入化,成为自己始终屹立不倒的护身符。攀不上内戚,就想办法当外戚。那天我没有让他继续论下去,否则,说不定现在他也是我们家的外戚呢。”
王茹说:“那我们凯凯和小雪岂不是成了近亲?”
老支书拿出珍藏的族谱查了查,发现,王旭、王宏、林玉飞幸好还都是平辈。往前倒十几辈,300年前是一个老爷爷。
大家都说,这只能算是亲上加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