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醋溜肚丝
第五十一章 醋溜肚丝 (第1/2页)天色依旧灰蒙蒙的,像块拧不干的旧抹布,压得人心头也沉甸甸的。
今日后院灶房里,却是一片截然不同的景象。
一口肥硕的猪肚正在粗盐和米醋的合力揉搓下,褪去粘腻,露出底下白韧的肌理。
阿桃挽着袖子,卖力地搓洗,额角沁出细密的汗珠。
这活儿费劲,却半点马虎不得,稍有异味,便毁了一锅好菜。
“姑娘,这肚儿可真难伺候。”阿桃喘了口气,将初步搓洗好的猪肚浸入清水盆中。
“吃食上的功夫,多半在这些看不见的地方。”戚萝另起一锅冷水,将猪肚整个放入,又拍进几块老姜,撒上一把花椒,“去腥臊,除污秽,火候到了,它自会把最好的滋味回报你。”
冷水煮沸,撇去浮沫,直到再无异味冒出,才将猪肚捞出,投入凉水激紧。
待放凉后,稳握菜刀,顺着纹理片成薄片,再改刀成均匀细丝。
刀工稳且快,切出的肚丝根根分明。
另备了青、红椒丝,泡发好的黑木耳同样切丝,再切上些许葱姜蒜末,齐整码在盘中备用。
铁锅烧热,一勺底油滑锅,油温七成,抓一把干辣椒段和花椒粒扔进去,“刺啦”一声,煸炒出霸道的焦香麻辣气,随即用细网笊篱捞出弃之。
就着这滚热的辣油,倒入葱姜蒜末爆香,紧接着将沥干水的肚丝倾入锅中,旺火急炒。
锅铲翻飞,肚丝在热油里迅速蜷缩、变色,变得脆韧。
烹入一大勺陈醋,酸香蒸汽“轰”地窜起,瞬间盈满灶房,霸道地冲散秋日沉闷。
酱油、盐、少许糖调味调色,翻炒均匀后,倒入青红椒丝和木耳丝,继续大火颠炒。
最后勾入薄芡,让芡汁紧紧包裹住每一根肚丝,亮油包汁,色泽诱人。
“出锅。”
一盘醋香浓郁、点缀着红绿椒丝的醋熘肚丝端上桌。
肚丝脆嫩弹牙,酸辣咸鲜恰到好处,极是开胃下饭。
刚摆好碗筷,院门便被不轻不重地叩响了。
阿桃下意识看向戚萝。
戚萝神色不变,擦擦手:“去开门吧。”
门外站着的竟是丹霞,独自一人,手里提着个小小的食盒,脸上堆着笑,眼神却有些飘忽。
“戚姑娘,阿桃姐姐。”她福了一礼,“云鬓姐姐被嬷嬷叫去吩咐别的事,让我来送还盛膏子的小壶。”
食盒里确是一只白瓷小壶,洗得干干净净。
“有劳丹霞姑娘跑这一趟。”戚萝点头,目光掠过她微乱的鬓角和略急促的呼吸。
“姑娘客气了。”丹霞说着,眼神却不由自主地往院里瞟,鼻子悄悄吸了吸,“好香啊……姑娘又在做好吃的了?”
“不过是道家常小炒,登不得大雅之堂。”戚萝侧身,“姑娘若是不急,进来坐坐?”
“不了不了,还得赶回去复命。”丹霞连忙摆手,脚下却像生了根,眼睛又往那盘醋熘肚丝上溜了一圈,喉头微动,“就是……就是方才走过来,觉着身上有些发冷,姑娘这儿有口热茶么?”
戚萝心下明了,对阿桃道:“去给丹霞姑娘倒碗热茶来。”
阿桃应声去了。
丹霞趁这间隙,飞快地低声道:“戚姑娘,您昨日说的……那醉仙楼冯掌柜摔跤的事,可是真的?我听着怪吓人的。”
戚萝拿起抹布,慢条斯理地擦着灶台:“码头上的闲话,传来传去,谁晓得真假。许是亏心事做多了,脚下滑吧。”
丹霞干笑两声:“也是……哎,这世道,做点生意真是不易。”
她像是随口抱怨,手指却无意识地绞着衣角。
恰此时,阿桃端了茶出来。
丹霞接过,假意吹着热气,眼神闪烁,又压低了些声音:“说起来……姑娘这几日闭门歇业,损失不小吧?我听着都替您着急。其实……有些事,何必那么较真呢?冯掌柜在汴京根基深,郡主虽能护您一时,可这开门做生意,终归是琐碎烦难,防不胜防啊……”
她话说得推心置腹,满是同情。
戚萝擦灶台的手停住,抬眼看向她,目光清亮,仿佛能直看到人心里去。
丹霞被她看得一阵心虚,忙低头喝茶掩饰。
“丹霞姑娘说的是。”戚萝忽然笑了笑,接过阿桃递来的干净碗筷,拨了半盘醋熘肚丝,又拿了两块早上蒸的茯苓米糕,用油纸包好,塞到丹霞手里,“生意上的事,我自有计较。这点吃食,姑娘拿着路上垫垫肚子。天冷,吃饱了才暖和。”
那醋熘肚丝的酸辣香气直往鼻子里钻,丹霞推辞的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下意识攥紧了油纸包,触手还是温热的。
“这……这怎么好意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