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水成这样、审核什么
第533章 水成这样、审核什么 (第2/2页)他手中的这份清单,英文原版长达七百多页,加上中文的注释和说明,超过了一千三百页。
厚得像一块砖头。
这就是赤裸裸的、毫不掩饰的西方心态。
他们即便同意让华夏加入WTO,也只是想把华夏永远地限制在一个只拥有初级加工业和庞大消费市场的人口大国地位上。
遏制华夏的崛起,才是他们从始至终、从未动摇过的核心想法。
不管坐进白宫的那个人,是什么肤色,是什么性别,是什么党派,这一点,永远都不会改变。
那些对美国抱有不切实际幻想的人,不是蠢,就是坏,没有第三种解释。
刘清明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这次的代表团,会陷入一个思维误区。
那就是完全从技术的角度去和欧洲人谈判,天真地希望他们能够发发善心,把套在脖子上的绞绳稍微松一松。
当然,这种严格的限制,也有好有坏。
好的一方面,是外部的巨大压力,能够极大地刺激和促进国内的自主研发,倒逼着华夏在各个被“卡脖子”的领域,一点一点地追赶,直至最终完成超越。
而坏的一方面……
对自己这个重生者来说,实在是太不友好了。
自己脑子里那么多领先时代二十年的黑科技,在这样严密的封锁之下,根本没有用武之地。
这还怎么装逼?怎么让读者爽?
刘清明看入了神,完全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期间,下属陈默又悄无声息地进来了两次,将新找到的各种相关资料,分门别类地摆放在他的桌上。
为了避免打扰到他,陈默的动作轻手轻脚,几乎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直到一阵刺耳的手机铃声,猛地将刘清明从沉思中惊醒。
他拿起手机,屏幕上跳动着两个字。
胡金平。
刘清明迅速摁下了接通键。
“老胡。”
电话那头传来胡金平压低了的、快速的声音。
“你等会。”
随即,电话那头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然后,一个沉稳而有力的声音响了起来。
是黄文儒。
“小刘啊,刚才在开会,找我有事?”
“黄书记,”刘清明坐直了身体,“上次跟您说的那件事,准备得怎么样了?”
黄文儒的声线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
“我刚刚还在常委会上提到了这件事,会上讨论了一下,基本上问题不大。不过,小刘,你得给我个准话,这件事,是不是真有戏?”
黄文儒加重了些许音量。
“我可是已经向吴省长做了专题汇报的!”
吴省长。
吴新蕊。
刘清明微微一笑。
他这是在向自己表示决心,这件事,他会不惜一切。
刘清明没有丝毫犹豫,只说了两个字。
“相信我。”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
黄文儒了解刘清明的行事风格,言出必践,从不放空炮。
他说“相信我”,那就意味着,他有相当的把握。
黄文儒的呼吸似乎都顺畅了许多。
“好!小刘,那你具体跟我说说你的计划。”
“事情是这样的,”刘清明组织了一下语言,用最简洁的方式,将整个计划的核心盘托出,“岛内的积架公司,他们实验室里掌握了一项非常先进的芯片制造工艺。”
“但这项技术,还停留在理论和实验阶段,没有办法转化为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他们本来想与日本的尼康、佳能这两家光刻机行业的龙头合作,共同开发。但是日方经过评估,认为技术风险过高,投入产出比不明确,拒绝了他们的要求。”
刘清明语速平稳,吐字清晰。
黄文儒听得极其认真。
他对于那些复杂的技术细节并不关心,他只想知道,这件事,值不值得做,以及,究竟能不能做成。
刘清明很清楚他的关注点,直接跳过了繁琐的技术细节,切入了正题。
“现在,这家积架公司,正在欧洲寻求新的合作伙伴。根据我得到的情报,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他们很可能会和一家荷兰公司达成合作协议。”
“这家荷兰公司,在行业内一直被日本的两家巨头压制,市场份额很小。他们迫切地希望通过改变生产工艺,实现技术上的弯道超车。但是,他们的资金并不雄厚,而且,他们的美方股东对于这次高风险的合作,还在犹豫。”
刘清明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
“黄书记,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电话那头,黄文儒的呼吸陡然急促了几分。
他立刻抓住了关键。
“你的意思是,我们要想办法引进这项技术,让它落户到我们云州?”
“对。”
刘清明给出了肯定的答复,但随即又泼了一盆冷水。
“但是,难度非常非常大。这里面牵涉到太多复杂的因素,商业谈判、技术转移、还有……地缘政治。”
“综合评估下来,我只有四成把握。”
刘清明把话说到这里,停了下来,然后,他抛出了那个最关键的问题。
“黄书记,这样的风险,您愿意干吗?”
四成把握。
这是一个极低的成功率,近乎于一场豪赌。
电话那头,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刘清明甚至能清晰地听到,黄文儒那变得粗重起来的呼吸声,一下,又一下,敲击着他的耳膜。
这个决心,并不好下。
一旦失败,投入的巨额资金打了水漂不说,对于黄文儒个人的仕途,也必然会造成难以挽回的负面影响。
但刘清明知道,黄文儒有他的追求。
他不想永远活在自己那个无比强势的前任,也就是吴新蕊的光环之下。
他渴望在云州这片土地上,真正做出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烙上属于他黄文儒的独特印记。
良久之后。
就在刘清明以为他要放弃的时候,黄文儒的声音,再度从听筒里响起。
他的声音不再有任何犹豫,变得无比坚定。
“怎么干?”
刘清明心中一定。
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