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的饭馆通北宋 > 264 力压正店

264 力压正店

264 力压正店 (第1/2页)

身为谢家次子,谢正亮如今已全权打理内城的三家正店。
  
  其父谢居安今日代表京畿父老赴宴宣德楼下,故宣德楼对面这三处摊位,便由他坐镇。
  
  论经营之才,他实胜长兄谢正瑜一筹。
  
  之所以未能接手水运,一因他不愿同长兄相争,二因他天性嗜食,比起统筹水运,他更愿琢磨吃食。
  
  生于坐拥三家正店的富贵之家,自幼珍馐环绕,又管不住嘴,以至于长成了谢家上下独一份的丰腴体态。
  
  单论这一点,谢正亮最是钦羡妹妹谢清欢,分明同样贪嘴,却怎么吃都不长膘。
  
  清欢的性情喜好与他最是相投,他也最是疼爱这个妹妹。以往,店里每出新菜,他总会让她第一个尝鲜。
  
  如今想来,或许正是这份溺爱,反助长了她的胆量,终致其离家出走,一去不回。
  
  每念及此,谢正亮常自责难安。
  
  幸而两月前得小妹家书,知其平安,心头重负方才稍稍释然。
  
  熙攘的人流忽如潮水般向两侧分开,数名中官在禁卫的护从下徐徐行来,其后仆役抬着数口红漆木箱。
  
  不消问,这定是官家给潘楼的赏赐。
  
  赐酺盛会,占得御街正中彩棚者历来会进献膳食,官家亦会循例赐赏,这并不代表进献的菜肴有多美味。
  
  潘楼那螃蟹羹,谢正亮尝过,中规中矩,无甚新意。大抵螃蟹这种食材,本就难出新意。
  
  他本未往心里去,却见那颁赏队伍行至半途,忽的一分为二:一队仍往潘楼的摊位而来,另一队竟折向西行!
  
  “咦?”
  
  不止谢正亮,周遭正店的掌柜皆已发现这一不寻常之处。
  
  显是有临时的赏赐。
  
  却不知是哪一位艺伎受赏?
  
  众人皆作此想,无人疑及食肆。
  
  御前献食皆需提前备办,毕竟与宴者众多,现点现做根本来不及。
  
  至于官家会否临时起意,索唤街边的吃食,至少迄今为止没有先例。
  
  退一步讲,纵使官家临时起意,矾楼、高阳正店等名店近在咫尺,何须舍近求远?
  
  “……陛下圣德巍巍,泽被苍生!小民幸蒙圣上青眼,必当精益求精,将潘楼百年基业发扬光大,以飨东京万民!”
  
  潘楼的东家潘屹扯着嗓子大喊,满面春风,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谢正亮冷眼旁观,暗自腹诽:任你喊破喉咙,楼上的人也听不见。
  
  与此同时,一个惊人的消息在人群中弥散开来,很快传入谢正亮耳中:另一受赏者并非艺伎,竟是同行!
  
  “哪一家?!”
  
  “听说是家川饭店,名唤吴记川饭……”
  
  “吴记川饭?”
  
  一众正店掌柜面面相觑,尽皆茫然。
  
  这又是从哪儿冒出来的食肆?连听都不曾听闻!
  
  谢正亮当即招呼店里的杂役:“走!瞧瞧去!”
  
  不止正店的掌柜疑惑不解,吴铭同样大感意外。
  
  他本是抱着重在参与的心态,想着还和以前一样,上午做会儿生意,下午便领略东京风物,本没打算在此次赐酺宴上露脸扬名。
  
  但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官家的赏赐固然丰厚,麻烦也随之而来。
  
  临走前,李宪将官家有意召吴掌柜入尚食局之事如实转告,提前贺喜道:“以贵店卤肉的滋味,依李某浅见,此事已是板上钉钉。凭吴掌柜的手艺,今后执掌尚食亦未可知!”
  
  吴铭口中称谢,心下却暗生忧愁。
  
  御厨的确是个好差事,俸禄优渥,差事清闲,平日里只须备官家的早晚两餐,唯有举办宫廷宴饮时稍微忙碌些。
  
  对古代庖厨而言,御厨就相当于今天的国宴大厨,挣钱尚在其次,更是一种殊荣,在旁人眼中,断无拒绝之理。
  
  但弊端也很明显:一入宫门深似海!御厨非特旨不得出宫,纵在宫里,亦困于殿中省方寸之地,不得自由。
  
  更何况还有两界门的限制,他不可能把两界门迁进皇宫大内。
  
  因此,这御厨横竖是当不成的。
  
  送走李宪,何双双急问:“吴大哥,你真要入宫当那御厨?”
  
  李二郎、锦儿和孙福亦目光灼灼地望着吴掌柜,面带忧虑。
  
  吴掌柜若是进宫,吴记必将闭店,他们就只能另谋生计。
  
  但放眼整个东京,绝无第二家食肆有吴记这般优渥的待遇,亦无第二个掌柜如吴掌柜般宽厚仁善。
  
  何双双尤其紧张,她上月才交了“拜师礼”,尚盼着同灶王爷共修大道哩!
  
  吴铭正色道:“我的目标没变,在吴记川饭做成东京第一正店之前,我不会分心他务。”
  
  四人闻言,皆松一口气。
  
  吴铭问道:“此前可有庖厨拒绝朝廷差雇的先例?”
  
  何双双立时明悟症结:吴大哥如今是凡人之躯,自当受世俗礼法约束,难与官府相抗。
  
  她轻轻摇头:“若只是寻常差雇,拒便拒了,今上以仁治天下,断不会为难。可御厨带有品级,并非寻常差雇,尚食更是正五品之职,寻常庖厨,无有拒此殊荣者,至少双双未曾听闻。”
  
  在内诸司里,尚食局算是非常特殊的存在,御厨多为未净身的男性,虽在宫里,却不入禁中,虽有官品,却无实权,本质上和三司修造案雇佣的百工没有差别。
  
  百工,尤其是顶级的工匠拒绝官府的差雇,在本朝的确数见不鲜,以至于官府许多时候不得不采用和雇的方式招募人手——前者由官府单方面开价,后者则由双方洽谈酬劳。
  
  然而,这不是钱的问题。
  
  赵官家给的再多,吴铭也非拒不可。
  
  问题在于,如何婉拒?
  
  吴铭略一沉吟,或许,唯有请醉翁等熟客代为说项,只不知,诸公是否愿意?
  
  “明日愁来明日忧!”
  
  吴铭豁然一笑。
  
  赐酺盛会,十年难遇,岂能因此扰了游兴?
  
  遂将此事暂搁脑后,嘱咐铁牛照看摊位,招呼四人逛会。
  
  一行五人离了摊位,汇入宣德楼方向的人潮。
  
  东西御街上,游人如织,车马塞途。夹道彩棚吆喝不绝,露台乐棚歌舞未歇,更有无数路岐人散落其间,吐火、吞剑、踏索、弄丸……引得围观者阵阵惊呼。
  
  行不多远,何双双忽然轻扯吴铭衣袖,朝迎面的人群努了努嘴,悄声道:“吴大哥,瞧那位体态丰腴的锦衣官人,他便是谢家次子谢正亮。谢家内城的三家正店,如今皆由他打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