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秦人的悠闲生活 > 第二百零九章 南方传闻

第二百零九章 南方传闻

第二百零九章 南方传闻 (第1/2页)

矩常说在关中有比他还要优秀的同龄人,去年考试时他落榜了,是他没有写好考卷。
  
  尽管如此,矩还是有事能做的,他可以参与支教。
  
  其余的人也还有机会,公子扶苏说过每隔两年都会有机会的。
  
  听到这些话,张良蹙眉思量着,人们都知道了这个机会,那么就还会有不计其数的人为了这个机会奔赴潼关,潼关的学城就会一直繁荣。
  
  矩看着漫天的细雨,他低声道:“听说公子扶苏的孩子就在潼关读书,可惜我从未见过那位小公子。”
  
  “你没见到那位小公子吗?”
  
  “我可能见过他。”矩思索着道:“听说小公子与寻常的孩子一样,一起在潼关城读书,但我不知是哪一个,潼关的孩子实在是太多了,小公子就在其中。”
  
  言罢,矩又觉得熊毛身上臭烘烘的,便牵着它去雨中洗一洗。
  
  如今暑气未消,又是蜀中多雨的季节,人都容易臭烘烘的。
  
  从河西走廊来的矩又喜洁净。
  
  其实不管是矩,公子扶苏其余弟子都是这样的,不论是饮食还是生活方式,都很讲究洁净,就连喝水也要煮沸才喝。
  
  张良见过好多个支教夫子,也与诸多夫子有往来,譬如稂,王馀……他们的生活方式都是一样的。
  
  有了新身份之后,这一年间张良真的是在用心教书,也会常看一些从关中送来的书籍。
  
  关中书籍也都有诸子百家的论述,但公子扶苏将他们拆分。
  
  诸子百家的学识依旧在,但讲述诸子百家学识的人已不是诸子的传人了。
  
  而是这些支教夫子。
  
  张良正在写着明天要讲课的文章。
  
  等天色黑了,张良点亮了油灯,继续书写着。
  
  熊猫就睡在屋内,它呼吸时一身皮毛起伏不定,隐约还能听到鼾声。
  
  直到夜色深了,张良也才睡下。
  
  翌日,雨还未停歇,远处的巴蜀大山被水雾笼罩。
  
  张良背着书袋子走出家门,带着矩一起去教书。
  
  孩子们早早就在书舍中,张良带着矩走入书舍中,一群孩子就安静了下来。
  
  一位年迈乡长带着一群人而来,乡长十分尊敬地行礼道:“韩夫子?”
  
  张良上前行礼道:“老乡长。”
  
  老乡长拄着拐杖,看了看身后的一群人,又道:“他们是从桂林郡来的人,来蜀中读书,他们的孩子都带来了。”
  
  张良看了看这群孩子,孩子们穿着也很简单,不过眼神很明亮。
  
  老乡长又道:“韩夫子,他们要问束脩的事。”
  
  张良道:“不用束脩,孩子留下吧。”
  
  老乡长笑着点头。
  
  让矩领着几个孩子进入书舍,张良要开始今天的教书的,今天教的依旧是论语。
  
  孩子们读着论语,读书声也在巴蜀大山中郎朗回响。
  
  每一次教书,张良都是尽心尽力,今天的课结束之后,张良又去河边抓鱼,身为支教夫子在这里是没有田地的,乡长每个月都会送来稻米。
  
  这也足够吃了,张良在岷水河边抓了一条鱼,放入竹筐中就回了家。
  
  在蜀地生活久了,人也随之平静了许多。
  
  有了这个假身份,张良也就不用过着东躲西藏的生活。
  
  每天除了教书,也无别的事可做。
  
  提着鱼回家路上,张良还会去江原县的县府要一些近来从关中送来的文书,看看文书中的内容,就能知道近来关中发生的事。
  
  张良总能从咸阳丞相府发来的文书中,看到一些政令的深意。
  
  县令站在县府门前,将文书递给张良,又道:“韩夫子,因赋税之事王家被抓了不少人,人都押送至关中,可留下来的铁矿与盐井又该如何处置。”
  
  张良迟疑道:“丞相府没说这事吗?”
  
  县令尴尬道:“我还未写文书去,不知韩夫子能否帮我。”
  
  张良走入县府内,先是拿过了县内的赋税账册,看着其中记录,过了片刻之后便开始写盐铁处置之法。
  
  这些盐铁自然是要交给关中,并且让县府代管,并且等待关中派人下来。
  
  在蜀中这一年,不论是乡里各个村子的矛盾,还是账册赋税之事,张良给这位县令都帮了不少忙。
  
  “韩夫子真是个好人,这一年间好在有你帮忙。”
  
  张良帮他写了一道文书,道:“你看看,是否合适。”
  
  县令看了眼,道:“合适,很合适。”
  
  张良提着自己的竹筐又要走,县令上前道:“韩夫子?”
  
  “还有事吗?”
  
  县令拉着他的手道:“韩夫子,你帮了县里这么多事,县里的人也都是信服你的,你以后能否留在县里做事。”
  
  “我没有参与考试,也没有资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