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津浦平汉路阻敌
第二十一章,津浦平汉路阻敌 (第2/2页)1934年—1935年,蒋介石把第六十七军推到鄂豫皖和陕甘“剿共”前线,损兵折将;与此同时,华北危机,民众沸腾,爆发了“一二·九运动”,东北军官兵为之震动。中国共**在陕北召开瓦窑堡会议,真诚希望停止内战,一致对敌,深为东北军将士所拥护。在这诸多因素推动下,张学良将军以民族利益为重,毅然放弃**政策,实现了西北大联合。第六十七军时驻甘肃平凉一带,成为红军笃诚的抗日友军。
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第六十七军所辖第一〇七师、第一〇八师、第一一五师、第一一七师按原建制调出西北,进驻安徽阜阳、涡阳及河南沈丘、界首等处。
1937年春,蒋介石和陈诚把东北军各军长召集到南京开会。6月,又召集东北军各军长到开封,由刘峙主持召开正式整编会议,第一〇八师系由原第一〇八师和第一一五师合编,师长张文清,副师长唐振海,参谋长梁同淇,下辖第三二二旅和第三二四旅,由夏树勋、刘启文分任旅长。整编未及一月,就爆发了卢沟桥事变。第六十七军全体将士通电请缨。8月下旬,又接第一战区电令,立即驰赴大城至文安防线,接替宋哲元部王长海师,堵击由独流镇出动的日寇。9月中旬,第六十七军展开反攻,以第一〇八师为主力,第一〇七师一部配合,占领东皇庄,夏树勋旅、刘启文旅突破敌阵地,分围北赵阵地,姚马渡之敌归路已断,遂拼力突击,毙敌甚众,敌乘汽艇驰援,被第六十七军击沉五艘,敌尽溺毙。
1937年10月下旬,上海告急。时驻河南新乡的第六十七军,接到第一战区转发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命令,南调上海,参加淞沪会战。11月9日拂晓,敌人5000余名从黄浦江登陆,向第一〇七师阵地进攻,一部向第一〇八师阵地迂回,逼近铁路。为解除右翼威胁,第一〇八师刘启文旅长命令第**四团王熙瑞团长率两营兵力向31号铁桥攻击,激战至上午9时,该两营官兵伤亡惨重。王熙瑞团长重整余部,亲率冲锋,但寡不敌众,战况已无法挽回,王团长当场自戕殒命,为国牺牲。下午4时,张师长亲率师直属队督战,上校参谋谢景唐负重伤,通讯营长邵玉田阵亡,直属队官兵多数殉国。敌人愈攻愈猛,迫近松江西关,师长率少数卫士会同刘、夏两旅长,率余部向敌人反击,刘启文旅长中弹牺牲。晚8时,敌人冲入西关,迂回北关,师长率少数部队仍同敌人拼死战斗,至晚9时,接到军部命令,向佘山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