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津浦平汉路阻敌
第二十一章,津浦平汉路阻敌 (第1/2页)刘启文(1899年—1937年11月),字靖远,河南淅川人。1915年,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21年,考入保定陆军大学第七期。1925年,分配至东北军将领董英斌部下任连长,因其治军严明,勇猛顽强,于1936年晋升为东北军第一一五师少将师长。1937年,东北军整编后,刘启文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六十七军第一〇八师第三二二旅少将旅长。
1937年8月,日军进犯上海,刘启文所部调往河北沧县增援同日军作战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阻击日军沿津浦路南侵。11月初,刘启文部又奉命率部驰援上海前线。8日,进驻上海松江阵地,阻击金山卫登陆的日军,他亲率部队据守要冲,多次予敌重创。但因此时仅剩第六十七军孤守松江,刘启文部腹背受敌,战斗十分惨烈。在所部伤亡惨重的情况下,刘启文率部转移,在松江城内十里长街与日军巷战。10日,日军冲破松江北关防线,刘启文所部被日军包围。部队在突围过程中遭到日军猛烈攻击,伤亡惨重。危急之中,刘启文亲自率部向日军冲击,中弹牺牲。
1899年,刘启文出生在河南省淅川县盛湾乡单岗村。父亲为清末秀才,为人正直,对他影响颇深。
1912年,刘启文入天津南开中学读书。
1915年,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1918年毕业后,到吴佩孚部先后任排长、连长等职。
1921年,又以优异成绩考入陆军大学。
1925年毕业后,参加东北军,历任团长、旅参谋长、师参谋长、旅长等职。
1936年,刘启文升任第一一五师少将师长。同年7月,参加“抗日同志会”(联共抗日的秘密组织)。“西安事变”中,刘启文奉调驻防西安市郊。他和东北军“少壮派”军人一起,力主扣留国民党中央要员及50架飞机,并以不撤兵为条件,逼蒋介石释放张学良。
1937年初,东北军因西安事变被蒋介石分割、缩编,刘启文被降职为第六十七军第三二二旅少将旅长。8月,曾赴河北沧县增援正同日军血战的第二十九军。11月初,为阻击由金山卫登陆之日军,第六十七军奉命进驻上海松江阵地。8日,进入松江南江边阵地。9日凌晨,刘启文率第**四团扼守30号铁路桥要冲,多次给日军以重创。当时,国民革命军其他部队已奉陈诚密令撤退,只剩第六十七军孤守松江,而刘启文的第三二二旅又处于右翼危险区。12时,团长王熙瑞阵亡,30号铁路桥失守。刘启文率部在松江城内十里长街与日军巷战。10日晚,日军突破北关,逐步向西关的军、师指挥所逼近。刘启文在率部突围时,被日军机枪击中,以身殉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