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身先士卒的将军
第二十章,身先士卒的将军 (第2/2页)1937年11月5日,侵华日军在杭州湾金山卫登陆,企图切断中国守军的后路。危难时刻,第67军受命担负掩护上海主战场中国军队撤退的任务。邓玉琢率领第107师官兵冒雨进军,抢占了松江县(今松江区)城。11月6日晚,在松江东南米市渡附近的阵地上与登陆日军浴血奋战,打退日军多次进攻。1I月8日夜12时许,第107师已完成了阻击任务,上海主战场中国军队大部队已安全撤离。但此时,侵华日军已将松江县城三面包围,仅剩的苏州河大桥又被敌机炸毁。11月9日傍晚,邓玉琢在白鹤港组织部队渡河突围,他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正在这时,突遭日本便衣队袭击,邓玉琢及军长吴克仁、军参谋长吴桐岗等人壮烈殉国,邓玉琢所率领的第107师将士也大都为国捐躯。
然而,这悲壮的“松江.三日”,在当时不仅未得到国民政府的表彰,反而被诬陷为投敌叛变,撤销了第107师番号,邓玉琢和他领导的第107师蒙冤长达40年之久。
1988年9月,《人民日报》发表了老一辈革命家吕正操、方毅、宋黎撰写的《血战失地、贡献中华》的抗日战争回忆录,详尽追述了东北军第67军将士英勇抗战、血染疆场的事迹和邓玉琢将军对日作战牺牲的经过。1993年3月,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邓玉琢为革命烈士。同年6月,东港市前阳镇人民政府在烈士的家乡修建了邓玉琢烈士纪念碑,并将烈士陵园开辟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