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哪边是贼
第282章 哪边是贼 (第1/2页)荥阳。
联军盟誓时,众人相互推让,谁都不肯上坛。
张邈便问张超:“听说贤弟在广陵,万事皆无需自理,都由功曹臧洪处置,臧洪何许人?”
张超立马会意:“臧洪文武兼备,才干智略皆胜于我,可谓海内奇士,超请以臧洪升坛举誓!”
孔融、孔伷等‘群贤’纷纷表示臧洪定是天纵奇才,正该主持誓坛,于是共推臧洪上台。
臧洪倒是不推辞,升坛歃血盟誓,语气慷慨激扬,声情并茂的发表了一场鼓舞人心的演说,连稿子都没要。
“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刘备、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士民,沦丧社稷,翦覆四海。”
“我等举义兴兵,并赴国难,荡平宵小,拨乱反正!”
“凡我同盟,当齐心戮力,以致臣节,殒首丧元,必无二志!”
“若有悖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尽皆鉴之!”
臧洪的演讲其实还挺有气势,台下‘群贤’颇有些热血沸腾的意思,一个个都开始山呼誓言。
不过……一个连官都不是的郡吏,居然领着一群两千石官员盟誓,看着总觉得有那么点不对劲……
……
盟誓之后,袁绍准备进军虎牢关。
好歹是正规军,而且名义上是为了‘拨乱反正’,袁绍也没搞什么贼寇做派,只是自表为后将军,以示为后将军袁隗复仇之意。
当然,这自表的后将军朝廷肯定是不认的,属于局域网称号,群内头衔……
张邈负责粮草调度,其兵马交由卫兹率领。
曹操作为总参军,负责兵马调度。
曹操与袁绍是多年老友,当年在雒阳鬼混时一直都是袁绍的小弟,又同样算是何进旧部,得知的所有消息也都是基于袁绍的说法,前来相助袁绍本也是很自然的事儿。
但临出兵时,曹操却显得有些沉默。
袁绍见曹操神思不属,将其拉到账内问道:“孟德在思虑何事?”
“本初,我是在想……为何至今未曾见到朝廷传告?连个讣告都没有……”
曹操低着头轻声问道:“本初可是隐瞒了什么?”
袁绍愣了愣,神情有些冷意:“孟德此言何意?”
“本初,你我乃多年故友,无论如何我都该帮你……”
曹操抬头看着袁绍:“但我得知道雒阳到底发生了什么……本初,你举此兵马,真的是为了拨乱反正吗?”
“……我袁氏在雒阳的亲族,全数死于董氏之手,我亲眼见族父从城上坠落而亡……”
袁绍沉默了一会,恨恨说道:“我想带回族人尸骨,却被刘备追击,以至族人遗骨无法归乡!又被董卓派兵追杀,险死还生,袍泽死伤无数……”
“我以天为誓,绝无半句虚言!我不为拨乱反正,只为复仇雪恨!但若言私仇,恐无人相助,我只能举义讨逆!”
“孟德……你可愿助我复仇?!”
说到后面,已是恨怒浮于脸上,连眼眶都红了。
曹操缓缓点头:“可是……本初,公路为何没来?”
“雒阳祸起时他就私自离京了,他为一女子与我相争……我不知他去向,根本无从联系。”
袁绍咬了咬牙:“若他未私自出京,族父一家也不至于全数尽陨……”
见袁绍恨怒之情并非作伪,曹操叹了口气:“既是为此等深仇,便是落大逆之罪,我也该相助本初……我先遣人送家父离乡避祸。”
两人毕竟是老朋友,多年的交情,既然袁绍是为了报家仇,其它的也就无所谓了。
曹操还是讲义气的。
……
好不容易说服了曹操,但军议时,袁绍又犯了难。
“国贼执掌朝廷,我等必被诬为逆乱之军……为今之计,当速攻以求早日致胜,若是久战,数万兵士皆忧心家小,恐一朝尽散……”
袁绍向账内‘群贤’们问道:“不知诸位谁愿做先锋?”
众人面面相觑。
冷场了好一会儿,张邈提议:“鲍韬勇武过人,当可为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