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回:徐庶忠孝两难 玄德深情相送
第71回:徐庶忠孝两难 玄德深情相送 (第2/2页)程昱每天都去问候徐母,谎称自己曾经和徐庶结为兄弟,对待徐母就像对待自己的亲生母亲一样,时常送一些物品给她,每次都亲自写信。徐母也因此亲笔回信。程昱骗到了徐母的笔迹,就模仿她的字体,伪造了一封家书,派一个心腹之人拿着信直奔新野县,寻找“单福”的军营。军士把这个人引见给徐庶。徐庶知道母亲有信来了,急忙把他叫进来询问。来人说:“我是馆下的走卒,奉老夫人的命令,有封信带给您。”徐庶拆开信一看,信中写道:“最近你的弟弟徐康去世了,我举目无亲。正在悲伤的时候,没想到曹丞相派人把我骗到了许昌,说你背叛了朝廷,把我关进了监狱,多亏程昱等人相救才免了死罪。如果你能投降,就能免我一死。你看到这封信后,要念及我养育你的恩情,连夜赶来,保全孝道,然后再慢慢想办法回家耕种,免遭大祸。我现在性命难保,只盼着你快来救援!不多说了。”
徐庶看完信后,泪如雨下。他拿着信来见刘备,说:“我本是颍川的徐庶,字元直,因为逃难,改名为单福。之前听说刘景升招贤纳士,特地去拜见他,和他谈论事情后,才知道他是个无用之人,所以写信辞别了他。我连夜到司马水镜的庄上,把这件事告诉了他。水镜严厉地责备我不懂得识别明主,还说刘豫州在这里,为什么不去侍奉他。我于是在街市上故意唱狂歌来打动您,幸好您不嫌弃我,重用了我。无奈老母现在被曹操用奸计骗到许昌囚禁起来,想要加害于她。老母写信来召唤我,我不能不去。我不是不想为您效犬马之劳,报答您的知遇之恩,只是母亲被抓,我实在不能尽心尽力。现在我要告辞回去,希望以后还能再见面。”
刘备听后大哭道:“母子是天性相连的至亲,元直你不要因为我而有所顾虑。等你和老夫人相见之后,或许还能再来指教我。”徐庶拜谢后就要离开,刘备说:“请再留一晚,明天为你饯行。”孙乾悄悄地对刘备说:“元直是天下奇才,长期在新野,对我军的虚实了如指掌。如果让他回到曹操那里,曹操一定会重用他,我们就危险了。主公应该苦苦挽留他,千万不要放他走。曹操见元直不去,一定会杀了他的母亲。元直知道母亲死了,一定会为母亲报仇,全力攻打曹操。”刘备说:“不行。让人杀了他的母亲,而我却任用他的儿子,这是不仁;把他留下来不让他走,断绝他们母子的关系,这是不义。我宁愿死,也不做不仁不义的事情。”众人都感叹不已。
刘备请徐庶喝酒,徐庶说:“如今听说老母被囚禁,即使是美酒也难以下咽。”刘备说:“我听说先生要走,就像失去了左右手,即使是山珍海味,也没有滋味。”两人相对而泣,坐着等待天亮。
第二天,诸将已经在城外安排好了筵席为徐庶饯行。刘备和徐庶并马出城,来到长亭,下马告别。刘备举杯对徐庶说:“我和先生缘分太浅,不能长久相聚。希望先生好好侍奉新主,成就功名。”徐庶哭着说:“我才能微薄,承蒙您重用。如今不幸中途分别,实在是因为老母的缘故。即使曹操1逼迫我,我也终身不会为他出一个计谋。”刘备说:“先生走了,我也要远遁山林了。”徐庶说:“我之所以和您一起图谋王霸之业,是因为我有一颗忠诚的心;如今因为老母的缘故,我的心已经乱了,即使留在这里,也于事无补。您应该另外寻求高贤来辅佐,共同图谋大业,怎么能如此灰心呢?”刘备说:“天下的高贤,没有人能超过先生。”徐庶说:“我只是一个平庸的人,怎么敢承受这样的赞誉。”
临别时,徐庶又回头对诸将说:“希望各位好好侍奉使君,争取名垂青史,不要像我一样有始无终。”诸将无不伤感。刘备舍不得和徐庶分别,送了一程又一程。徐庶辞别说:“不用劳烦使君远送了,我就此告别。”刘备在马上握住徐庶的手说:“先生此去,天各一方,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相见!”说完,泪如雨下。徐庶也流着泪告别。刘备站在林边,看着徐庶骑马和随从匆匆离去。刘备哭着说:“元直走了,我该怎么办呢?”他含泪远望,却被一片树林挡住了视线。刘备指着树林说:“我要把这里的树都砍了。”众人问为什么,刘备说:“因为它们挡住了我看徐元直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