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回:徐庶忠孝两难 玄德深情相送
第71回:徐庶忠孝两难 玄德深情相送 (第1/2页)曹仁心中愤恨不已,亲率本部兵马,连夜渡过河去,一心要踏平新野。单福打了胜仗回到县里,对刘备说:“曹仁把军队驻扎在樊城,如今得知吕旷、吕翔二将被杀,肯定会率领大军前来交战。”刘备问:“那我们该如何应对呢?”单福说:“要是他把所有的兵马都带来,樊城就会空虚,我们可以趁机夺取。”刘备向他询问具体计策,单福凑近他耳边,低声说了一番。刘备听后非常高兴,提前做好了准备。
没过多久,有探马来报:“曹仁率领大军渡河过来了。”单福说:“果然不出我所料。”于是请刘备出兵迎敌。两军摆开阵势,赵云出阵叫对方将领答话。曹仁命令李典出阵,与赵云交战。两人大约打了十几个回合,李典估计自己敌不过赵云,就拨转马头回阵了。赵云纵马追赶,曹军两翼的弓箭手放箭阻止,双方这才各自收兵回营。
李典回去见曹仁,说:“对方军队十分精锐,我们不能轻视,不如退回樊城。”曹仁大怒道:“你还没出兵,就已经动摇了军心;如今又临阵脱逃,按罪应当斩首!”说着就命令刀斧手把李典推出去斩首,众将苦苦哀求,才免去了他的死罪。于是曹仁调李典率领后军,自己亲自率领前部兵马。
第二天,曹仁击鼓进军,布成了一个阵势,派人问刘备:“你认识我这个阵势吗?”单福登上高处观看后,对刘备说:“这是八门金锁阵。八门分别是休、生、伤、杜、景、死、惊、开。从生门、景门、开门杀入就会吉利;从伤门、惊门、休门杀入就会受伤;从杜门、死门杀入就会死亡。如今八门虽然布置得很整齐,但中间缺乏主持。如果从东南角的生门杀入,再往正西的景门杀出,这个阵势一定会大乱。”刘备传令,让军士守住阵角,命令赵云率领五百士兵从东南方杀入,直接往西方杀出。赵云领命后,挺枪跃马,率军直奔东南角,呐喊着杀入曹军的中军。曹仁见状,向北面逃去。赵云没有追赶,而是突然从西门杀出,又从西边杀回东南角。曹仁的军队大乱,刘备指挥军队冲杀过去,曹军大败而逃。单福命令不要追赶,收兵回营。
曹仁打了败仗,这才相信李典的话,于是又请李典来商议,说:“刘备军中一定有能人,我的阵势竟然被他破了。”李典说:“我虽然在这里,但很担心樊城的安危。”曹仁说:“今晚我们去劫寨。如果得胜,再做打算;如果不胜,就退兵回樊城。”李典说:“不行,刘备一定会有准备。”曹仁说:“如果这么多疑,还怎么用兵!”于是不听李典的劝告,自己率领军队作为前队,让李典作为后应,当夜二更时分去劫寨。
再说单福正和刘备在营寨中商议事情,忽然一阵强风刮起。单福说:“今晚曹仁一定会来劫寨。”刘备问:“那我们该怎么应对呢?”单福笑着说:“我已经预先计划好了。”于是秘密地进行了部署。到了二更时分,曹仁的军队快要到达蜀营时,只见营寨四周火起,烧着了寨栅。曹仁知道有埋伏,急忙下令退兵。赵云率军冲杀过来,曹仁来不及收兵回寨,急忙向北面的河边逃去。快到河边时,正想找船渡河,岸上突然杀出一彪人马,为首的大将是张飞。曹仁拼死作战,李典保护着曹仁下船渡河。曹军大半都淹死在水中。
曹仁渡过河后,上岸直奔樊城,让人叫门。只见城上一声鼓响,一员大将率军而出,大声喝道:“我已经夺取樊城很久了!”众人惊讶地一看,原来是关羽。曹仁大惊,拨转马头就跑。关羽在后面追杀,曹仁又损失了不少兵马,连夜逃往许昌。在路上打听,才知道刘备军中的军师是单福,是他设的计谋。
不说曹仁败回许昌。再说刘备大获全胜,率军进入樊城,县令刘泌出城迎接。刘备安抚好百姓后,刘泌请刘备到家中设宴款待。刘备看到有一个人站在旁边侍候,看他气度不凡,就问刘泌:“这个人是谁?”刘泌说:“这是我的外甥寇封,原本是罗侯寇氏的儿子,因为父母双亡,所以来投靠我。”刘备很喜欢他,想收他为义子。刘泌欣然答应,于是让寇封拜刘备为义父,改名为刘封。刘备把刘封带回去,让他拜关羽、张飞为叔叔。关羽说:“兄长已经有儿子了,何必还要收螟蛉之子呢?以后一定会生出乱子。”刘备说:“我对待他就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他也一定会像对待父亲一样侍奉我,怎么会有乱子呢!”关羽听了很不高兴。刘备和单福商议后,命令赵云率领一千士兵镇守樊城,自己率领众人回到新野。
曹仁和李典回到许都,拜见曹操,流着泪跪在地上请罪,详细地讲述了损兵折将的事情。曹操说:“胜败是兵家的常事。但不知道是谁为刘备出的计策?”曹仁说是单福的计策。曹操问:“单福是什么人?”程昱笑着说:“这不是单福。这个人从小喜欢学习击剑,中平末年,曾经为别人报仇杀人,披散着头发,脸上涂着颜料逃跑,被官吏抓获。官吏问他的姓名,他不回答,官吏就把他绑在车上,敲着鼓在街市上游行,让市民辨认他,虽然有人认识他,但不敢说出来,后来他的同伴偷偷把他救走了。他于是改了姓名逃跑,改变志向去求学,四处拜访名师,曾经和司马徽谈论过。这个人就是颍川的徐庶,字元直,单福是他假托的名字。”曹操问:“徐庶的才能和你相比怎么样?”程昱说:“比我强十倍。”曹操说:“可惜这样的贤士归附了刘备,刘备的羽翼已经形成了,这可怎么办呢?”程昱说:“徐庶虽然在刘备那里,但丞相如果想用他,把他召来并不难。”曹操问:“怎么才能让他归附呢?”程昱说:“徐庶非常孝顺,从小就失去了父亲,只有老母亲在家。如今他的弟弟徐康已经去世,老母亲没有人侍奉。丞相可以派人把他的母亲骗到许昌,让她写信召唤徐庶,徐庶就一定会来了。”
曹操非常高兴,派人连夜去接徐庶的母亲。没过几天,徐母就被接到了许昌,曹操优厚地对待她。曹操对她说:“听说你的儿子徐元直是天下奇才,如今在新野辅佐逆臣刘备,背叛朝廷,就好像美玉落在了污泥之中,实在可惜。现在麻烦你写封信,把他召回许都,我在天子面前保奏他,一定会有重赏。”于是命令左右的人拿来文房四宝,让徐母写信。徐母问:“刘备是什么样的人?”曹操说:“他是沛郡的一个小辈,冒充皇叔,毫无信义,是个外表君子、内心小人的人。”徐母厉声说:“你怎么能如此虚伪!我早就听说玄德是中山靖王的后代,孝景皇帝的玄孙,他屈身对待士人,恭敬地对待别人,仁德的名声远近闻名,世上的儿童、老人、牧童、樵夫都知道他的名字,他才是当世的英雄。我的儿子辅佐他,是找到了明主。你虽然名义上是汉朝的丞相,实际上是汉朝的贼臣,反而把玄德说成是逆臣,想让我的儿子背弃明主投向黑暗,你难道不觉得羞耻吗!”说完,拿起石砚就朝曹操砸去。曹操大怒,命令武士把徐母拉出去斩首。程昱急忙阻止,进谏曹操说:“徐母冒犯丞相,是想求死。丞相如果杀了她,就会招来不义的名声,而成全了徐母的德行。徐母如果死了,徐庶一定会死心塌地地辅佐刘备来报仇;不如留下她,让徐庶身心分离,即使他辅佐刘备,也不会尽心尽力。而且只要徐母还活着,我自有办法把徐庶骗到这里来辅佐丞相。”曹操认为他说得有道理,于是没有杀徐母,把她送到别的房间供养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