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帝秦设计师 > 第50章 其是帝王,还是小儿?(北宋历史)

第50章 其是帝王,还是小儿?(北宋历史)

第50章 其是帝王,还是小儿?(北宋历史) (第1/2页)

未等始皇等人说话,李念又道:“好嘛,实际上,赵恒还真将‘澶渊之盟’当成了一桩让他自豪的功劳。”
  
  王贲道:“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看看人唐太宗,被迫和颉利可汗缔结“渭水之盟”后,深以为耻,没过几年,就把颉利给抓到长安来当舞王了。
  
  可赵恒不仅不觉得这是耻辱,还觉得自己做的挺不错,认为这是值得自豪的功业。
  
  王翦好奇道:“这‘澶渊之盟’究竟是怎一回事?”
  
  李念笑道:“根源还在于宋朝北伐失利,被迫从进攻转为防御。相反,宋从攻转防,辽却因胜转向主动进攻。”
  
  “赵恒继位后,曾向辽表示与辽修睦,两家交好的意向,但辽当时并没有接受。”
  
  蒙恬嗤笑道:“在战场上得不来和平,在战场外更别想得到!这赵恒真是异想天开,辽人大胜其等,其等不付出代价,辽人怎可能与之和议?”
  
  战场上打不赢,那想通过谈判交流求得和平则更难,除非割肉放血。
  
  李念点头道:“因大胜宋人,辽对宋有着俯视看轻的心理,觉得没必要和手下败将宋谈和。且当时的辽还酝酿着对宋发起主动进攻!”
  
  “咸平二年七月,辽圣宗耶律隆绪下诏‘伐宋’,消息传到宋后,宋大惊,赶紧布置防御,并召集军队反击辽军。在十一月时,赵恒甚至下诏亲征!”
  
  蒙恬笑道:“这赵恒也能亲征?他该不会也乘坐驴车夜逃两百里?”
  
  赵恒御驾亲征,真的假的,他有这能力吗他?
  
  该不会也拿张阵图出来让诸将依他的军事妙计领兵布阵吧?
  
  他爹都乘驴车跑了,这厮的能力只怕还不如他爹。
  
  王绾道:“虽赵恒能力许有不足,但其这份勇气倒可褒奖。辽主下诏征宋,其御驾亲征,不言其他,可提振宋军士气,使朝野内外决心抗辽。”
  
  始皇指出道:“但这也是因宋北伐时大败于辽,损失惨重所致。辽人伐宋是冲着灭宋而来,其若不御驾亲征,等辽军势如破竹、不能阻御,其在京中,还是在前线,又有何区别?”
  
  赵恒心里清楚,辽人是奔着灭宋来的,要是不想办法挫碍辽军的攻势,等辽军打到兵临城下,那就完了。
  
  宋在,他才是皇帝,要是宋被辽给攻占了,他自然也就啥都不是,甚至会沦为辽人阶下囚。
  
  轻重要拎清楚!
  
  从这点上来说,赵恒比他玄侄孙、那位大书法家要强许多。
  
  李念笑道:“正如陛下所言,赵恒并不是真有勇气,而是他知晓在这时不勇起来阻挡辽人,等辽人一路大胜,成了气候,他性命都有危险。”
  
  “实则,赵恒极其想要和辽人媾和,哪怕宋军能战胜辽人,他也依旧想和辽人讲和。所以在宋一朝,胜也赔钱,败也赔钱,胜了和败了一个样。”
  
  “甚至有宋臣认为,咱大宋富甲天下,用些许钱财便能买到平安,是一件十分划算之事。”
  
  也不怪宋朝大臣这么想,关键连宋朝皇帝都这样想,上都如此,下歪了也实属正常。
  
  可账不是这样算,以钱财求苟安,那是耻辱的和平,且他们能苟安也并非真因为钱财,而是在前线的宋军将士拼命搏杀。
  
  若没有宋军将士抵挡住辽军、金军,让辽人、金人看到宋硬扎的一面,即便宋朝愿意给岁币,也求不到和平。
  
  然而,讽刺的是,宋朝许多文官都认为是他们的“奇谋妙计”产生了效果,瞧不起在前线抵御辽人、金人的将士。
  
  李念接着道:“辽军此番南征,更像是一种试探,如果能趁机攻取宋朝大量疆土,甚至亡掉宋朝,自然更好,可如果没成,那就见好就收。”
  
  “见赵恒御驾亲征,耶律隆绪和其母萧太后认为宋人抵抗意志坚定,便熄了继续伐宋的打算,虽当时的战争形势更偏向于辽,但辽军主动退兵。”
  
  “在辽军退兵后,赵恒和众臣将之视为‘捷’,众臣纷纷向赵恒祝贺,赵恒当即作了二首《喜捷诗》,并亲自把诗题写在行宫墙壁,还令大臣写诗应和。”
  
  始皇等人听后,只有一个感觉:这也能叫“胜”、叫“捷”?这宋对“胜”、“捷”的标准定的是否有些低了?
  
  是辽人伐你们宋人,主动侵略打到你们地盘上,杀你们的人,抢你们的物资,现在辽人掳掠够了,见好就收,主动退兵,你们居然认为这是捷报,还好意思写《喜捷诗》。
  
  简直脸都不要了!
  
  这赵宋一朝,从上到下,从皇帝到群臣,要脸的似乎不多。
  
  要是李念知道始皇等人的想法,这才哪到哪儿,只能算开胃小菜,等到大书法家和赵九妹那批人登场,那才能深刻生动地展现啥叫毫无羞耻。
  
  “靖康之耻”,金人向宋廷索要美女,由宋廷当朝大臣亲自为金人搜罗,结果民间搜罗的美女不够,于是便将大臣妻女、皇帝妃嫔也送给金人抵数。
  
  这才是真耻辱,也是李念对宋没多少好感的主要原因之一。
  
  宋经济是不错,可有“靖康之耻”;宋文化发展确实不俗,可有“靖康之耻”;这根耻辱柱实在太丑陋。
  
  即使不提“靖康之耻”,也有赵九妹与秦桧谋害岳武穆的无耻事。
  
  和这些相比起来,赵恒认为是自己将辽军吓退,不要脸地写《喜捷诗》这点事,根本不算啥。
  
  李念接着道:“在这一次将辽军击退后,赵恒积极备战,他知晓辽不会只攻打他们一次,之后还会再来征伐。”
  
  “咸平四年,辽军再度伐宋,这一战,在损失数万人马后,辽军被宋军击败退兵。这些人马损失在辽军可接受范围之内,未伤其筋骨。”
  
  即使这份战报有夸大,但宋军应该确实在辽军这次的入侵中将之击败。
  
  宋与辽互有胜负,并未辽军就完全强于宋军!
  
  “遂在咸平六年,辽军再度来袭,但这次辽军赢了,赢了之后并未大规模侵袭,同样见好就收,退兵而回。在咸平六年一年多后,景德元年,辽人又一次伐宋,辽圣宗耶律隆绪与其母萧太后萧绰亲率二十万大军攻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