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 第319章 商界领袖

第319章 商界领袖

第319章 商界领袖 (第2/2页)

粪夫们乱战,一连数天,租界居民叫苦连天,没了粪夫们挑粪,家家户户臭气熏天,法国总领事气的直跺脚。
  
  好在杜月笙及时在香港发号施令,粪帮才恢复平静。
  
  和杜月笙聊了一阵,他又说道:“这次光良你虽然不在沪市,但平安银行购入200万救国公债,并成立救助难民的机构,沪市民众也知道你虽然被困香港,但也在救国救民,功劳甚大。”
  
  陈光良说道:“谈什么功劳,都是一个负责任的企业该做的,不值得夸奖。”
  
  杜月笙也是会说话,陈光良明明是提前先跑,但却成为了‘被困香港’。
  
  事实上,沪市的市民和南鲸政府,也都是认为陈光良是正巧在香港,然后因为战争而不能回沪主持公益,但给予的支持依旧非常巨大。
  
  还没有那个企业团体,一下子购入200万的救国公债,毕竟这实在过于庞大。
  
  说实话,陈光良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也知道这基本就是打水漂——1941年才回筹钱还本金,但那个时候的法币,贬值不知道多少去了。
  
  但陈光良也考虑过,反正是储户的钱,无所谓了。
  
  陈光良和杜月笙在香港的第一次见面,并没有交流什么深入的东西,不过双方也对目前的形势进行了交流。
  
  杜月笙知道,陈光良一向非常有远见,就询问道:“光良,你觉得这场战争我们会赢吗?”
  
  事实上,杜月笙等人的情绪是非常悲观的,只是不想当汉奸而已。
  
  陈光良很自信的说道:“我们肯定会胜利,日本的战略是灭亡华夏,而他自身的资源非常稀缺,所以战争只要一场场的打,哪怕输多赢少,但只要一点点的消耗日本,以空间换时间,最终日本还是经不起消耗的。更何况,正面战场输了,就打游击,只要我们华夏人不屈服,这个民族就有希望。”
  
  事实上,前世不是日本人想打太平洋战争,而是华夏把日本拖到不得不打太平洋战争,去扩大石油、橡胶等重要物资的需求地。如果华夏政府在1941年已经彻底败了,那日本完全不会先打太平洋战争。
  
  杜月笙一听,顿时说道:“还是你一向看事看得清楚和明白!”
  
  虽然比这个年轻人多活几十年,但是谈论这种事的时候,他们永远都不会有陈光良脸上的自信。
  
  “哪里,我只是认为,华夏人的思想崛起,这个民族就不会败而已!”
  
  “有道理”
  
  汉奸虽然有,但抗战的决心还是主流。
  
  翌日,陈光良在平安银行大厦的办公室里,听取了这边平安银行精力李鸿生的工作汇报。
  
  “自从11月份以来,内地不少资本纷纷通过武汉、广州、上海来到香港,我们平安银行在汇兑上的业务猛增十倍.与此同时,平安银行(香港)的存款增加迅速,已经达到1200万港币.平安银行迎来大发展的机遇。”
  
  这几年,平安银行一直在全国布局,建立了一套‘汇兑系统’,简单来说,如果你在武汉,想将资金转移,但一路的安全又得不到保证,那自然选择银行的汇兑系统,安全有保证。
  
  而随着内地来港的富翁增加,平安银行的存款自然也大大增加。
  
  陈光良满意的说道:“确实迎来很好的发展,不过存款增加,我们的资金出路,你觉得该如何?”
  
  李鸿生当即说道:“第一,今年我们修建厂房、住宅,投资逾200万港币;第二,现在来港建厂的沪市企业家不少,我们准备提供一定的帮助。”
  
  在之前,平安银行(香港)趁香港地产市场低迷,购入了50万平方尺的工业用地(耗资150万港币左右)、购入15万平方尺的住宅地皮,耗资近80万。
  
  这些地皮又需要庞大的建筑费,平安银行(香港)便动用储户的存款投资。
  
  陈光良说道:“支持沪市企业家来港建厂是没有问题的,但贷款期限要控制在三年时间,不宜过长。”
  
  “好,我明白了。”
  
  如今平安银行在香港可谓投资收获颇丰,拥有一幢德辅道的十层写字楼大厦、几十万平方尺的工业厂房(一层、两层都有,一层为主)、几十万平方尺的出租住宅(3至5层的唐楼、洋房),每年收租近百万港币。
  
  “陈先生,沪市天厨厂的人到了!”
  
  陈光良起身,随即说道:“请他们进来”随即对李鸿生说道:“正好,沪市天厨厂有意在香港办厂,我邀请他们考察我们的厂房,一起见见。”
  
  “好的”
  
  以陈光良在沪市商界的地位,那些沪市工厂来港投资,自然会找他合作的。
  
  不一会,天厨厂厂长的俞伯康、天厨厂创始人吴蕴初的妻子戴仪,走了进来。
  
  “陈先生”
  
  “俞厂长、吴夫人,请坐”
  
  随即,大家坐下后。
  
  戴仪率先说道:“我丈夫听闻陈先生在抗战前,就已经在香港、川蜀布局白糖、酒精、纺织等工厂,非常佩服不已。说是来沪建厂,一定要来拜访你一下。”
  
  陈光良笑着说道:“我和吴先生算是老熟人了,听闻他有意在香港和重庆建厂,也是愿意给予一点建议。对了你们这次来港建厂,可是非常聪明的决定,香港这边有家粤省的味精厂,其品质完全和天厨没法比;且香港地理方面,实际上出口更加方便,你们的产品若是出来,一定能畅销海外和供应内地。”
  
  俞伯康连忙说道:“有陈先生的肯定,那真是太好了。听说,平安银行在香港投资了数家工厂,有意对外出租?”
  
  闻言,陈光良让人将平安银行的工厂资料拿出来,说道:“这上面是十几家工厂的资料,有的基本建好,有的还在建设中,但也快了。天厨厂虽然购入地皮和新建工厂是很轻松,但至少也需要一年时间,而现在往往时间是最重要的,我们可以租赁给你们,当然你们也可以选择一边租赁,一边自行购入地皮建厂。一年多的厂房建设时间,都足以让你们的产品赚回投资了。”
  
  戴仪连忙点头说道:“是的,我丈夫也是这样说的,有陈先生的帮忙,最快时间投入生产,才是上上策。”
  
  天厨厂的设备,很多都是沪市拆的,所以眼下最大的困难就是建厂,第一时间生产。吴蕴初为了达成这个目的,连妻子都派出来,为的就是力争早投产。
  
  随后,陈光良便安排人去带他们现场考察。
  
  接下来,有更多的沪市企业家来港建厂,平安银行不仅可以提供厂房,亦可以提供贷款。
  
  与此同时,陈光良也网罗一批沪市的企业家的交情,大家很快就会推举陈光良成为大家的领袖。
  
  陈光良甚至想到一个问题,此次他提前在香港和重庆投厂,这个事情商界已经公开。这样一来,等1945年后,如果陈光良卖掉沪市所有产业,一定会成为‘风向标’,更多沪市的企业家会追随他的脚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