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貌美阿姨的男护理,爽翻了 > 第九百二十八章 非遗里的中国

第九百二十八章 非遗里的中国

第九百二十八章 非遗里的中国 (第2/2页)

不仅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她参与到了一项有意义的事业中,为传统工艺的传承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邢梦洁抱着呆胶布,看着院子里来来往往的游客和学员,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呆胶布已经成了“古艺新境”的明星,每天都有很多游客来和它合影,它也总是温顺地配合着,仿佛知道自己是在为传统工艺的传播做贡献。
  
  周慧看着自己和团队的设计成果,心中满是成就感。
  
  她计划将“苏州记忆”的模式带回乌镇,结合乌镇的水乡文化,打造属于乌镇的非遗文创品牌,让更多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焕发生机。
  
  徐佳莹和苏木并肩站在玉兰树下,看着庭院里的一切,相视而笑。
  
  姨婆拄着拐杖,慢慢走到他们身边,看着满院的年轻人,看着那些蕴含着传统工艺精髓的产品,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她知道,这些老手艺不会再消失了,它们会在这些年轻人的手中,以一种全新的方式,继续传承下去,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阳光透过玉兰树的枝叶,洒在每个人的身上,温暖而明亮。
  
  这份美好与热烈,并没有局限在钮家巷的一方庭院里。
  
  随着《非遗里的中国》专题节目的热播,“苏州记忆”文创项目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在苏州乃至全国掀起了层层涟漪。
  
  节目播出后的第二天一早,徐佳莹还在和周慧团队讨论“古艺新生”系列的包装细节,庭院门口就传来了轻轻的敲门声。
  
  邢梦洁抱着呆胶布跑去开门,门外站着两位背着相机、拿着笔记本的年轻人,脸上带着礼貌的笑容。“您好,请问这里是‘古艺新境’吗?我们是《苏州日报》的记者,我叫李敏,这位是摄影记者张强。”
  
  领头的女记者递上名片,语气诚恳,“我们看了《非遗里的中国》的节目,对‘苏州记忆’项目特别感兴趣,想过来采访一下,不知道你们方便吗?”
  
  邢梦洁连忙回头喊徐佳莹和苏木,声音里难掩兴奋:“佳莹姐、苏木哥,有记者朋友来采访啦!”
  
  正在工作室讨论工作的众人闻言,纷纷停下手中的事情走了出来。
  
  徐佳莹快步迎上前,接过名片笑着说:“李记者、张记者,你们好!欢迎欢迎,快里面请!”
  
  苏木也跟着招呼:“没想到节目刚播完,你们就找过来了,真是太效率了。快坐,我给你们泡杯碧螺春。”
  
  李敏和张强跟着众人走进庭院,目光立刻被眼前的景致吸引。
  
  白墙黛瓦下,玉兰花开得正盛,桂花树下的缂丝织机旁,沈师傅正在指导学员编织。
  
  竹编体验区里,周师傅带着几位年轻人在编收纳篮,竹丝在他们手中灵活翻飞。
  
  不远处的展示架上,“工艺融合”系列和“古艺新生”系列的样品整齐陈列,缂丝竹编收纳篮、苏绣榫卯台灯、晕色绣云纹围巾,每一件产品都透着匠心与美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