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章 被看上的茶叶
第六百六十章 被看上的茶叶 (第2/2页)“你也知道,厂里的产能就这么多,总不能停掉别的产品,专门生产小型烘干机吧?毕竟其他产品也能赚外汇。”
他抬眼看向周益民,带着询问的语气:“你说我应该怎么决定?”
周益民其实在胡厂长提到小型烘干机时,就差不多猜到他想说什么了。
他沉思片刻,给出一个中肯的意见:“胡厂长,我觉得小型烘干机可以考虑再开一个专门的厂子来生产。为了它停掉其他产品,实在不太划算。”
“您想啊,小型烘干机的市场就那么大,就算现在受欢迎,也总有饱和的一天。”
“可咱们厂其他产品不一样,都是经过市场检验的,长期稳定赚钱。要是为了短期利益停掉它们,万一被其他厂子抢占了市场,再想夺回来就难了。”
胡厂长听完,重重地点了点头,脸上露出赞同的神色。
他也是这么想的,钢铁厂现在的不少产品都是香饽饽,多少厂子盯着呢,要是自己这边松了手,别人肯定会趁机分一杯羹。
“你说得挺有道理,还是你考虑得周全。”
周益民笑了笑:“胡厂长过奖了,我就是站在具体生产的角度说说看法。”
胡厂长端起搪瓷缸又喝了口茶,心里那点关于茶叶的小念头又冒了出来,他看着周益民手里的茶叶罐,嘿嘿笑了两声:“益民啊,你这茶叶是真不错……”
周益民一看他这表情就明白了,爽快地把锡制茶叶罐递了过去:“胡厂长要是喜欢,这茶您就拿去喝。”
胡厂长眼睛更亮了,也没客气,接过来掂量了一下,满意地笑了:“那我就不客气了,回头让我家那口子给你做点酱肉送过来。”
“您太客气了。”
两人又聊了几句关于扩大生产的细节,胡厂长这才拿着茶叶罐乐呵呵地走了。
周益民看着他的背影,无奈地笑了笑,转身坐回办公桌前,继续处理没完成的工作。
胡厂长捧着那罐茶叶,脚步轻快地回到自己的办公室。
刚一进门,就把茶叶罐小心翼翼地放在办公桌最显眼的位置,像是得了个宝贝。
他在椅子上坐定,指尖还残留着茶叶的清香,心里那点犹豫彻底消散了。
他伸手拿起办公桌上的黑色电话,手指在拨号盘上转了几圈,接通了上级领导的电话。
电话那头很快传来一个沉稳的声音:“小胡,你是考虑清楚了吗?”
胡厂长深吸一口气,重重地点了点头,语气坚定地说:“领导,我想清楚了。还是麻烦您协调一下,另外开一个小型烘干机厂吧!”
说完这句话,他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整个人都放松了不少,后背往椅背上一靠,紧绷的肩膀也垮了下来。
电话那头的领导显然没料到他会是这个答案,沉默了片刻,语气里带着点小小的震惊:“你确定?”要知道早上通电话的时候,胡厂长的态度还十分强硬,坚持要把小型烘干机的扩大生产放在钢铁厂内部,说什么也不肯另开新厂,没想到这才几个小时,态度就有了这么大的转变。
胡厂长笑了笑,解释道:“确定。刚刚跟底下人聊了聊,觉得另开新厂确实更合适,既能保证小型烘干机的产量,又不影响钢铁厂其他产品的生产,两头都不耽误。”
领导一听,也松了口气,这样最好,胡厂长能自己想明白,总比他强硬出手要好得多:“好,既然你想通了,剩下的事情就交给我吧!我会尽快安排人去考察选址,协调相关部门办理手续。”
“那就多谢领导了。”胡厂长连忙道谢。
“谢什么,都是为了工作。”领导说完,便挂断了电话,开始着手安排后续的事情。
胡厂长放下电话,看着桌上的茶叶罐,嘴角忍不住向上扬。
放下电话,上级领导靠在宽大的办公椅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他心里清楚,扩大小型烘干机生产是眼下的重要任务,既然胡厂长那边已经松口同意另开新厂,那接下来就得尽快落实。
他想起上次有个类似的项目,就是找了一家效益不好的厂子改造后投入生产的,既盘活了闲置资源,又节省了重新建厂的成本和时间,效果很不错。
这次也不妨照此办理,找一家效益不好的厂,改造成能生产小型烘干机的厂,这样既能快速投产,又能解决那个厂子的困境,可谓一举两得。
想到这里,他拿起桌上的内部电话,拨通了秘书办公室的号码:“小陈,你过来一下,把最近整理的效益不好的工厂名单给我拿过来。”
“好的,领导,我马上就来。”电话那头传来秘书小陈恭敬的应答声。
没过几分钟,办公室门就被敲响了,秘书小陈手里拿着一个文件夹走了进来,恭敬地将文件夹放在领导面前的办公桌上:“领导,您要的效益不好的厂的名单都在这里了,我按照亏损程度做了排序。”
领导点了点头,示意小陈放下文件夹可以出去了。
待小陈离开后,他打开文件夹,里面是一份详细的名单,上面罗列着十几家工厂的名称、地址、主要产品以及最近一年的效益情况。
这些厂子大多是因为产品老旧、管理不善或者市场萎缩等原因,陷入了亏损的困境,有的甚至已经半停产状态。
领导一页一页地翻看着名单,眉头微微皱起,仔细筛选着合适的目标。
他需要找一家地理位置合适、厂房和设备还能利用、工人基础也还在的厂子,这样改造起来才更顺利,能尽快投入生产。
他的手指在名单上划过,时不时停下来,看着某家厂子的详细信息,嘴里还小声嘀咕着:“这家位置有点偏,运输不太方便……这家设备太老旧了,改造起来成本太高……”
筛选了半天,他终于在名单上圈出了几家看起来比较合适的厂子,打算明天让人去实地考察一下,再做最终决定。
放下名单,他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心里踏实了不少,感觉这个事情又推进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