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从梁祝开始燃烧世界 > 第93章 更像是太平道

第93章 更像是太平道

第93章 更像是太平道 (第1/2页)

傅清风从袖中取出几张仔细迭好的纸,递了过去:“那道人所问以及家父当时的回答,小女子觉得蹊跷,便尽力记下了几分,都写在这上面。”
  
  “阳九百六之期,世必生灾异,水旱相继,兵革横起,疫疠流行,死亡枕藉。”
  
  “金丹存思,致真成道,可为种民,避世延康。”
  
  “大道好生,务先救物;天尊开劫,度人济世。”
  
  宁采臣接过那几张纸,轻声念出上面记录的对话。
  
  这些言论初看之下,其实并无太多惊世骇俗之处,无非是道教关于末世灾劫的常见预言。
  
  道教对宇宙运行自有其一套解释体系,认为天地阴阳循环,每隔特定的周期便会因阴阳严重失衡而引发大规模的自然灾害与社会动荡。
  
  如水旱、兵戈、瘟疫等,导致死亡枕藉,生灵涂炭。
  
  其核心观念在于,将这些灾变归因于自然法则的周期性崩溃,同时又隐晦地将人类道德的沦丧视为引发或加剧灾变的深层诱因。
  
  这就是劫难的由来。
  
  而在这末世景象中,道门高人将会应运而出,开劫度人,救济世间。
  
  个体则可以通过修炼金丹大道、存思守一等法门恢复与“道”的合一,成为被选中的“种民”,从而避过灾劫,延康续命。
  
  这套理论强调通过内观神灵形象精思凝想来实现精神的升华,体现了道教将个体肉身修炼与宇宙秩序重建紧密结合的独特救世逻辑。
  
  这类言论看似有些“反动”,容易引人遐想。
  
  但实际上,几乎每一个有点规模的教派都有类似的末世论或救赎观。
  
  毕竟,唯有描绘出足够的苦难与灾难,才能反衬出救赎的珍贵与信仰的“纯粹”。
  
  净土宗也有类似的内容,只是许宣从来没当一回事,只当一乐。
  
  白莲教更是大讲特讲这些东西,圣父更是乐不可支。
  
  他会告诉所有人他看过《2012》吗?
  
  然而,当宁采臣翻到后面几张纸,看到傅天仇与那道人后续的辩论时,眉头渐渐蹙起,敏锐地察觉到了些许不对劲。
  
  “后圣帝君统领种民,太平反空无,奉翼后圣君……”
  
  宁采臣念出这一句时,语气微微一顿。
  
  其实单是“种民”这个词就已经足够微妙,而这一句更是透露出非同寻常的意味。
  
  这分明是在预言一位名为“金阙后圣帝君”的神圣存在将降临世间,统领被选中的“种民”,开启一个全新的“太平之世”。
  
  在这套理论中,末世的毁灭与新世的重生是一个必然的循环。
  
  而这位“帝君”作为救世主,其统治下的“太平之世”不仅意味着宇宙秩序的恢复,更是一种道教理想中绝对公平安宁的终极社会的表达。
  
  这已经带有了几分不容于当世王朝的“造反”意味在里面了。
  
  若细思之下和白莲教有些相像,但更多的却是有点人间道国的意味。
  
  莫不是.太平道?
  
  时至今日很多埋头苦读的读书人都忘了这个道门的可怕,只有跟着许宣学一些经世致用之学才会了解。
  
  而且老师对于这个道门的感官似乎并不差,只是可惜当初大贤良师已经尽力了。
  
  终究是天道不允,降下群星争锋。
  
  席卷半数天下,终究只是做了拉开帷幕之人。
  
  读到此处,宁采臣和旁边的季瑞以及早同学都已觉得这道士绝非简单的游方之人,其背后必然藏着某种阴谋。
  
  因为谁会莫名其妙对一个儒家出身且性子顽固的老头子说这些东西?
  
  这分明就是故意在戳傅天仇的肺管子!
  
  果然,傅天仇一听这等言论当即就炸了,与那道人激烈辩论起来。
  
  那道人也不恼,反而顺势提出空口争论无益,邀傅天仇次日前往城外的神山之上“论道”。
  
  没错,那山就叫做神山。
  
  位于芜湖县东北部,由神山、赤铸山、大小火炉山及马鞍山五座山峰组成,山上流传着诸多神话传说,地脉灵秀,在这一带也算是一座小有名气的灵地了。
  
  第二日傅天仇便带着几名随从和家丁,信心满满地上山,打算好好教训一下这个妖言惑众的道士,让他见识见识什么叫真正的儒家正道。
  
  然后……傅天仇就消失在了山上。
  
  傅清风姐妹带着所有家丁护卫在山上不眠不休地搜寻了一天一夜,几乎翻遍了每一寸草木,却没有找到任何打斗的痕迹,
  
  更没有发现父亲留下的任何线索,他就如同被那山峦凭空吞噬了一般。
  
  理论上,朝廷命官自有皇朝气运庇护,等闲妖魔邪祟根本无法近身,更别说直接加害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