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诗掌双绝
第64章 诗掌双绝 (第1/2页)吟罢一步踏出,竟不沉坠,履波如履平地。鞋底竟不沾湿,湖面只微微漾开一圈涟漪,旋即平复如镜。
双足在水面上交替轻点,便如踏在实地一般,身形倏忽来去,潇洒飘逸。
路人惊叹:这正是武林中失传已久的“登萍渡水”轻功,练到极高深处,方能如此举重若轻。
旋即许宣掌势一起,画风陡变!
“下则为河岳!”一声断喝,右掌缓缓推出。这一掌毫无花巧,平实无奇,却带着一股沛莫能御的沉重之势。
掌风所至,轰然巨响,水面竟被压出一个径约丈许的巨大掌印凹坑,四周湖水翻涌如沸,浪花溅起丈余高。
那并非巧劲,而是纯粹、霸道、碾压一切的至大至刚之力!
轻灵步法与雄浑掌力本是武学大忌,一者求轻,一者求重,真气运行南辕北辙。
但这书生却将二者强行融于一身!
在波涛间纵横腾挪,身影依旧潇洒,但每一掌劈出,都似有万钧之力,双掌开合间,隐隐然有风雷之声。
“上则为日星!”又是一声清啸,他身形拔起,于最高处双掌环抱,如托山岳,继而猛然下按!
轰隆!
整个湖面为之剧烈一颤,以他为中心,河水猛地向下塌陷,形成一个巨大的漩涡,浪涌如山,向四周排开,气势磅礴,直如海倾!
更奇的是,那雄浑无俦的掌力之中,竟有点点微弱却执拗的星火之光闪烁明灭,并非内力显化之象,而是一种……灼热的精神气魄!
那光芒微弱,却穿透水雾,竟让人心生暖意,仿佛目睹薪火相传,百折不挠。
每一朵火星亮起,他掌势便更沉一分,气魄更壮一分,仿佛汲取着天地间某种亘古长存的力量。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一首正气歌打完,借着那反震之力,身形如被无形丝线牵引,倏然倒飞而出,轻飘飘地落向二十丈开外的大船。
青衫在水汽中划过一道弧线,方才那搅动湖海的滔天气势瞬间收敛得无影无踪。
负手立于船头,衣袂微湿,神情依旧平静,仿佛方才那番惊天动地的演练不过是信手翻了几页书卷。
从容帅气的一塌糊涂。
唯有湖面久久不能平息的波涛,以及空气中残留的灼热战意,证明着那并非幻象。
寻常百姓早已惊得呆若木鸡,怔在原地。
他们不通武艺,全然不懂什么轻功掌法的精妙之处,方才那一刻,却只觉一股磅礴浩然的气魄随着许宣的掌风扑面压来,几乎让人喘不过气,胸腔里又有一股热血被莫名引动,不受控制地沸腾翻滚,直欲燃烧起来!
短暂的死寂之后,是山呼海啸般的喝彩声轰鸣而起,震动了整个码头。
“好!!!打得好!”
“我就说‘铁掌镇钱塘’这种霸道的名号绝不是乱起的!今日总算亲眼得见了!”
“这掌法打得真是……俊啊!刚猛霸道,又透着股说不出的潇洒!难怪能打遍江南无敌手!”
“何止是镇钱塘!我看许相公这铁掌,镇的分明是整个江南啊!”
就连方才还在懵圈的西门县令,此刻也忍不住跟着抚掌叫好。
这掌法确实好,刚柔并济,意蕴非凡;但那引动他文心的诗句意境,更是绝妙!他此刻才回过味来,那几句诗……
其实那《正气歌》中的词句并非第一次在江南地界流传,早有只言片语不知从何处冒出,在文人墨客间悄然传诵,引得无数猜测,却无人知其源头。
只是……
西门县令望着船上收势而立、气息平和的许宣,心头仍有一丝文人式的惋惜:“如此好诗,如此正气……为何不配上一套剑法呢?”
诗剑双绝,白衣胜雪,弹剑长歌……那才是他想象中才子英雄应有的风范,才是更般配的CP啊!
船上的许宣仿佛能感受到岸上那缕细微的遗憾,心中不由暗笑。
若真配上剑法,那便是“越女剑法·正气歌”了。招式固然华丽,却也难免被那些眼毒的高手窥破自己剑法的虚实。
远不如这看似朴实、却蕴含王道气劲的掌法来得高深莫测。
毕竟,他用这双拳头,可是实打实地打死过不少妖魔鬼怪,乃至……人的。
这份沉淀下的杀伐之气,比任何精妙剑招都更能震慑人心。
大船,就在这震耳欲聋的欢呼与议论声中,缓缓驶离了喧闹的岸边。
许宣,北上!
人群中的小青,黄金瞳瞪得溜圆,内心已是翻江倒海:“………”
“好好好,好一个书生和尚!”她几乎要磨碎一口银牙,又是气恼又是佩服,还夹杂着难以言喻的兴奋。
“你的上限到底在哪里?!这种又拉风又接地气、还能把文雅和霸道揉在一起的骚操作,到底是怎么想出来的啊啊啊啊啊!”
“我以为你最多就是现场写首酸诗糊弄一下……呜呜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