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混乱的两端
第59章 混乱的两端 (第1/2页)不出意料,大地上蛰伏的疫鬼之气未因金龙溃散而反扑。
去年那场焚尽九州的龙火实在太过彻底,一年来新生的灰雾稀薄得可怜。
扬州地界上,家家户户门前的桃符无风自动,朱砂绘就的符文明灭闪烁,将那些试图侵入的疫鬼之气如蛛网般绞杀殆尽。
其他州郡虽有些许骚动,但天地自有规则运转,阴阳交替间便将那些不成气候的灰雾消解。
唯有几处古战场遗迹和乱葬岗中,还有些许阴秽之物在蠢蠢欲动,却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万象更新的进程虽被打断,却仍在缓慢推进。就好比一条奔流的大河,纵然被巨石阻挡,终究还是要向东流去。
真正的混乱只发生在两处。
钱塘保安堂,此刻正被海量情报淹没。更离谱的是,这些急报中还夹杂着数十封字迹各异的“请战书”:
“许堂主!何时北上?某愿为先锋!”
许宣无语得把这张字体稀烂,但是剑气冲天的请战书给扔到一边。
我有说要造反吗?
你们到底想干什么,去年只是为了引动人道龙气而迫不得已给了那个瘪犊子一巴掌。
从本心来说……那一掌的手感很好,但这不是自己北伐的理由啊。
更让他哭笑不得的是师门来信,无名老僧竟送来一枚贝叶,上书:“紫金钵已备好,要否?”
“佛祖在上……”许宣扶额长叹,“咱们净土宗好歹是镇守各方的名门正派,怎么一个个比魔教还好斗?”
话刚出口,他突然愣住。
想想若虚师兄当年追打北境大妖的英姿,想想更早那位“魔僧”幻化画壁的操作,再往前追溯白莲圣母掀翻半个修行界的往事.
“好吧……”许宣讪讪地摸了摸鼻子,“确实一脉相承。”
祖庭护短尚可理解,但当他展开白鹿书院送来的玉简时,表情就很微妙了。
“汉文吾弟:闻君欲行大事,特备苍璧相助。”
落款是沈山长龙飞凤舞的签名。
“老沈……”许宣捏着玉简有些发懵,“我什么时候跟你说过我曾经化红衣引神龙的故事了?”
可转念一想,那方祭天的“苍璧”确实是难得的至宝,能调动文运,加持人道气运……
“咳,既然你都这么说了……”许某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玉简塞进袖袋,脸上露出无奈又窃喜的表情,“这份人情我记下了,下次就用。”
只是地府之中的张华也来凑什么热闹,现在阴间这么关注阳间了吗?
还说五大鬼帝道场同步收缩防御范围,准备面对阳间的冲击。
黑山已经滑到了第六大狱的边缘,准备随时前往外海避难。
至于吗?
真想飞到天上大喊一声这次真的不是我干的。
但没用啊,为名声所累。
只能希望洛阳里的那帮人能争点气,找到真凶,还我清白。
不然等他驾临,必然要闹他个腥风血雨!
洛阳城内已是一片腥风血雨。
铁甲禁军在街巷中横冲直撞,刀光剑影间不时有修士从屋顶跌落。
弓弩手早已占据各处钟楼、望台,淬了破罡剧毒的箭矢在月光下泛着幽蓝的寒光,冷冷对准每一个飞速移动的可疑身影。偶尔有不信邪的修士试图御风而起,下一秒便被数支弩箭贯穿护体罡气,如断翅的鸟雀般栽落。
更可怕的是钦天监的“观星台”正在缓缓转向,那上面镶嵌的八十一枚照妖镜,将整座城池照得无所遁形。
皇朝不是没有针对修行者的底蕴,只是以往光靠皇朝气运就足够遮风挡雨才一直没有拿出来。
但现在的人啊……都是疯子,说不好的。
九州各地的大修士们纷纷开启水镜术或者法宝,无数道神识跨越山河,齐刷刷聚焦洛阳。
所有人都想知道:这人道中枢,又要闹什么幺蛾子?
“总不能……再来个‘龙行九州,掌掴天子’吧?”有人低声喃喃,道出了所有人心中的隐忧。
更有许多人,目光不由自主地瞟向洛阳城外,神识细细扫过洛水两岸的每一寸土地,内心深处竟隐隐期待着一道熟悉的身影。
期盼着一个红衣大巫,能再次踏着洛水波涛而来,于万众瞩目下,上演一场石破天惊的大战。
晋帝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更加不敢出去,死死攥着龙袍袖口,指节发白。皇道气运的反噬让他头痛欲裂,但比起三年前那记耳光,这点疼痛简直微不足道。
而且……习惯了。
三年的时间足以让一个帝王锤炼出坚韧的神经抗性。
“国师!”他突然厉喝,“还不去降妖伏魔?!”
收拾不了敌人,还收拾不了你吗?
我躲在这里,你也跟着‘保护’过来?
国师不得不站在密室门口,金丝袈裟下的佛躯发出细微的“咔咔”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