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许师说的
第586章 许师说的 (第2/2页)抽象吗?抽象。
但有没有必要?太有必要了。
于是点点头,等会到保安堂收集一下情报,再布局一些手段就立刻出发。
回到书院,许宣立刻开始解决一些小问题。
先把祝英台叫来问一问田假之中都发生了什么,让两人关系变得如此和谐。
毕竟院士夫人可是叮嘱过自己要看好祝家的小姑娘,不能有一些过界的行为出现。
许宣觉得这种突然和谐的转变内里隐藏着不为人知的事情,需要探究一下。
祝英台倒是直接,干脆利落地一摊手:“我不知道。”
许宣:“……?”
“就是突然就正常了。”祝英台一脸坦然,“我原本还想给他一竹简的。”
许宣沉默两秒,缓缓问道:“你为何……想给梁山伯一剑?”
祝英台的剑法如山石崩塌,一简就是一剑,普通人可真吃不住。
“许师您不是在课上说过吗?”
许宣:“……?”
我什么时候教过你砍同桌了?你不要诽谤我啊!
祝英台振振有词:“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嗯,是我说的。
出处是《论语·卫灵公》,强调犯错后需及时改正,否则过错将成定局。
但……这和砍同桌有什么关系啊?!
祝英台继续补充:“您还说过——‘以刑去刑,虽重刑可也’!”
嗯?!
这……这也是我说的,不过……这是法家言论啊。
法家认为,通过严厉的刑罚可以遏制犯罪,达到“以刑止刑”的目的。
好家伙,你搁这儿融汇百家呢?!
外儒内法,圣王之道?
许宣揉了揉太阳穴,突然觉得心累。
就算融汇学科也要学到精髓再执行,你这……就挺直接,挺显性的。
要不说你能入了李英奇的眼,也学会了保安堂特色越女剑法呢。
自小青开始,这一脉有着很相似的特性。
一个乱字,一个莽字就够了。
让祝英台回去好好读书,顺便抄一遍论语加深一下印象。
随后叫来了梁山伯。
看来问题出在这小子身上——总不可能去田间地头转了一圈,突然就大彻大悟了吧?
“说说吧,怎么回事?”许宣端起茶盏,慢悠悠地抿了一口。
梁山伯站在那儿耳根微红,支支吾吾了半天,愣是没憋出一句完整的话。
“许师,我……”
“嗯?”
“……您放心!”他突然抬头,眼神坚定得像淬了火的铁,“我一定会好好读书的!”
许宣:“……”
这觉悟……怎么有种壮士断腕的悲壮感?
切了?
还是也领悟了钢铁意志?
不过既然他态度如此坚决,许宣也懒得深究了。
只要事情在往好的方向发展,管他中间发生了什么?
就是可惜了……梁祝的故事怕是要就此终结了。
再没有“十八相送”,没有“化蝶双飞”,只有两个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书院模范生。
啧,人间少了一段凄美爱情,多了一对卷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