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越人许宣
第265章 越人许宣 (第1/2页)孔周见到许宣也是眼前一亮。
他今日观赏藏剑之时听到下人禀报,有越人来访还大吃一惊。
越国离此地距离何止千里,他也只是在书中见过记载。
同时也知道越国的剑最出名,欧冶子大师为当世第一铸剑名家。
来到大门一看,确实不似周边几国人士。
这也太有气度了吧。
有些人即便站在人群中都犹如鹤立鸡群,而开启装逼模式的许宣气场全开更是不得了,在外貌上绝对可以靓绝卫国。
“在下孔周,不知先生如何称呼。”
“许宣,越国铸剑师。”
好好好,这才叫投其所好。
越国的铸剑师对于一个喜欢收藏名剑之人的吸引力直接拉满。
孔周立刻把人引入屋内开始攀谈。
主要还是有些怀疑,跨越几千里,横穿多少国度,还是只身一人来此.
现在即便那些学派之主以及有名的贤者出门都要带足弟子车队,没个几百人都很难走远。
毕竟要随时面对流民,贼寇,乃至于成建制的士卒。
大家都抱着出门可能随时会打一场小型战争的情况来准备。
许宣这.有点厉害了。
许某人一点不慌,表示自己是追随几位贤者的车队才跨越两河而来。
“出越,路过吴,邘,钟离,徐,彭,宋,曹,如此才到卫国。”
“途中在宋国见到了徐国的.”
周王朝为了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后续分裂吞并又何止七十一。
加上这个时代信息传播不便,全靠口口相传,只有一些超级大国或者特殊的名头才会让世人得知。
孔周也只知道越国制剑闻名,中途的国家还不知道几个。
许宣借此一顿猛坎,编的小故事一个接一个。
出门在外,身份是自己给的。
若是平庸之人又如何去看一个贵族的藏品。
于是某人亲身经历了吴越两国的争端,还于秦溪山麓铸就传世双剑。
脱离国家争斗后许某人北上,途径宋国又亲眼见证了太宰华督杀害宋殇公,而从郑国迎回公子冯拥立为君之事。
这些故事讲的非常考究,不是当地人根本寻不出破绽。
履历很快就征服了眼前这名贵族。
“是我无礼了,先生当真大才。”
孔周折服,这样的厉害人物又有什么理由要欺骗自己呢。
就连卫国也不过是在郑国和宋国以及晋国这三国夹缝中生存的小国,没有多少值得欺骗的地方。
周游各国,与诸多名人谈论道理,这样的人生比自己璀璨太多了,中年贵族甚至有些自卑。
“宣出身越国,最好名剑。”
“一路行来拜访过诸多剑师以及名匠,闻听孔周之名所以才绕道来卫。”
孔周顿时心情大好,春秋战国时期最讲究一个名一个义。
即便是生死大仇也要敬重对方的名与义。
想不到他竟然也有闻达于越国的一天,当即请许宣前往藏剑室。
剑室之中摆放的不多,只有十几柄。
没有一柄是许宣听过的。
看来卫国确实是小国,这样的武器都可以混出一个藏剑名师的名号。
只是主人家希望得到的可不是鄙夷,于是开始了认真品鉴。
许某人在干将莫邪之中是真的铸过剑的,而且手中接触过的神兵也不止三五柄。
不止是铸剑还是品剑都说的是头头是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