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圣父在行动
第230章 圣父在行动 (第1/2页)大学士走之前留下的一句话让书院众人遐想连篇。
这么年轻,说未来可期也实属正常。
只是等明年秋闱之后许教习拿了新的身份认证,再做几年学问,可能就真的不一样了。
一般书院这种地方若是有嫡系出身继承也不错,起码不会有太多老人反感。
目前年轻的学生们等到了那个时候也会是天下间有数的大人物。
论及儒门内部威望可能未来真的无人可与之匹敌。
而且许教习和谢家,钱家这些氏族的关系也不错。背后又没有复杂的名门望族关系缠身反倒是个优点。
当然这最快都是十几年后的事情。
要不说读书人想的就是多,仅仅是一句招呼就分析出了一堆小故事。
许宣倒是依旧保持着谦虚的本色,表示大家不要误会,只是和大学士相谈甚欢而已。
书院还是靠诸位教授以及殷夫人掌舵才能平稳前行。
随后回到书院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继续教书修行。
只是和大学士交流期间得知的很多内部信息还是让他内心有些波动。
那就是朝廷这个阳世维系秩序的体系已经烂到了习以为常的地步。
历史书和电视剧里展现的都是美化了无数倍的东西,真实世界里还要黑暗很多,甚至无脑很多。
也不是所有人都是人精,都是老谋深算。
还有不少靠着家世,靠着忠诚,靠着运作,靠着联姻上来的官员。
这些人简直就是一言难尽,还不如路边稚子。
大学士纵然一身浩然正气,可能在朝堂之上坚守无数年也是不易。
除了于公以及傅大人,还有几位儒家忠臣守望相助,坚持己心的原因之外。
更是因为刚开始晋帝也是个有雄才大略的雄主。
先帝当年被师教授以惊鬼神之曲伤到精神后不久就病逝了,当代帝王刚刚继位之时面临的风风雨雨不知道有多少。
外有异族入侵,内有白莲动乱,朝堂之上也是不安稳,某些王爷还有这不切实际的野心。
这一切都被晋帝一一解决,可以说做到了儒家期望的那个样子。
只是
铲除白莲教坛之后不知为何突然间沉迷求仙问道,事态也在随着年月的变迁迅速恶化到如此地步。
这是连大学士这些聪明人都想不明白的事情。
不然宋有德一个小小的县令怎么能够上达天听呢,纯粹是地方太不当人,实在编不出什么正经的好官了。
许宣听完除了感慨儒家此时人品不差之外
就是觉得既然如此稀烂,何必让天下百姓跟着沉沦。
不说改朝换代,也不说解放生产力什么的。
换个皇帝这么有性价比的事情你们就不考虑考虑?
刺客列传看没看过?多安排两个堵着杀,晋帝绕柱玩蛇皮走位都不好使。
实在不行我还可以提供红丸案做参考,他不是喜欢吞服丹药嘛,这个方式最简单了。
你们呐.太宠着陛下啦。
许宣一边摇头一遍感慨自己这个白莲圣父真的很有潜质,若是让咱踏入朝堂
两年?
司马家有那么多人?
收回心绪,思维扩散的有点癫狂,白莲法误我啊。
后天夜晚,许宣下了南山。
提前就约好了宋有德见面。
见面就是一顿寒暄,维系了一下感情。
顺带着一起奸笑两声,表示咱们是自己人的态度非常明显。
许宣觉得这是必要的伪装,就是这样的人设才能让贤兄更加放心啊,毕竟张嘴就是家国大义会让大部分人敬而远之。
顺道问问世家望族的赞助怎么样了,毕竟清理河道对于他们的帮助最大。
“贤弟放心,自从两大书院都表达了态度之后,这些自愿捐助就没有停止过。”
“愚兄还替你收了一份,都送到了保安堂。”
账目都有明细的,这个可不敢作假。
咱们宋青天不是不收钱的人。
只是不收明目张胆的钱,而且绝对不收小钱。
不收明目张胆的钱是因为送钱的人脑子有病,这种人绝对不能合作。青天的名望有多好用他可是尝到了。
不收小钱是爱惜羽毛,这种零零碎碎的一般都是对付老百姓的费用。为了和两大书院保持合作,他可不会被这种垃圾迷住眼睛。
钱收了,事还是那些事,没什么大不了的。
真有不能处理的就糊弄一下,或者恰巧被崇绮或者于公注意。
那这些就是咱宋青天的精神损失费了,两头通吃反而让其他人更加敬畏。
毕竟不是什么人都敢在于公眼皮子底下搞这些的。
许宣满意的点头。
总算教会这个死胖子了,当初劝他主动透露风声让于公关注,然后搞黑吃黑的时候还怕的不得了呢。
说什么一矛下来就死定了,贤弟莫要害我之类的。
当然现在还是怕的,只是事后还能勉强装出一副不过如此的姿态。
许宣认为合作伙伴可以不是圣人,因为那样的人靠不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