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三奇炸场
第70章 三奇炸场 (第2/2页)季同学在吴郡的风评是有口皆碑,很多士子都见过他在娱乐场所的风采,遭人质疑也是正常。
钱仲玉听到就笑了。
那劣马岂能忍得住这口气,就连他这余杭钱家的都被怼的火冒三丈,就连许师都被其屡屡冲撞,于公更是留下一个“明月何处”的典故。
苏州的无名士子还真是有胆色啊,坐等看戏。
果然,季瑞的眉毛都立起来了。
这一辈子受的最大的气就是郭北,因为那些业鬼不听人言也不在乎他有没有钱。
到了外界也只有汉文兄会收拾他,其他人谁都没服过。
要是这口气咽下去以后在崇绮还怎么混,钱仲玉那厮还不得笑掉大牙。
于是从袖口之中掏出刻刀,吓得众人连连后退。
你要做什么?!
那名士子更是面如土色,书上说的一言不合以剑击之竟然是真的!
同学!气量要大啊,杀人可是犯法的。
季瑞则是冷笑一声,走到一旁的石头上开始挥舞。
力从地起,劲贯全身,千钧之力传递到手腕之上,
火花四溅,金石相鸣。
这种熟练的感觉不知为何让人感到心疼。
同样的一句话在纸上力道过大,山石之上倒是刚刚好。
一行话一气呵成。
柳家人大喝一声:“好!”
石头之上刻字哪有在纸上那般轻松,他手腕之力已经松懈,刻可以,但不可能刻的如此快,还刻的如此之好。
真不愧是崇绮学子,柳叔父在那里想来一定很快乐。
而且这字确实不俗,甚至已经有了几分道理在其中。
“内蕴神秀,外撑骨架,几有当年孙寿的几分能耐。”
孙寿何许人也,秦朝一玉工。
也不是什么书法名家,他人生最高光的一刻是给秦朝左丞相镌刻了八个篆字,贯穿了秦后的整个历史长河。
李斯的下场风评在此时不是很好,所以绕了一道来夸赞季瑞。
此言一出,懂行之人自然是惊叹。不懂行的人也是微笑装懂。
于公脸色微妙,季瑞的为人让他很想给上一矛,但是这字也确实刻的很有气象。
真不知道许汉文是怎么教的学生,无法琢磨。
季瑞秀翻全场后收起刻刀,得意的扫视一圈,尤其是盯着那个说酸话的士子看了好几眼。
“士别三日,当怎么看?”
士子羞愧而走,钱仲玉习以为常的点头,就是这个混账味没错。
苏州书院这边气氛有些尴尬,这事不占理,对方霸道一点也没话说。
接下来为了缓和气氛,宁采臣准备上台演奏一曲。
大人物们议论纷纷,这可是弹琴啊。
师教授的名望在场之人都非常了解,先帝时期曾任太宰,宫廷掌乐太师。
越是名士越是珍惜羽毛,能让学生携琴而来,定是有几分造诣。
有人立刻安排了一名擅长琴道的学生准备迎战。
“他弹的很好,多备几块丝娟。”
师教授的提点让苏州方面有些惊讶。
弹的好.学生不要上了,立刻请来苏州有名的琴道大家,以琴会友。
就如请来柳家人一样,不得不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