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惊人的计划,全面复苏盘古之心
第六百一十三章 惊人的计划,全面复苏盘古之心 (第2/2页)这是除与东皇达成协议外,唯一的复活祖巫之法,后土娘娘根本没得选。
现在她不与敖丙合作,借其之力进一步复苏盘古之心的话,那想要复活祖巫,就只能跑去与东皇谈判了。
与敖丙合作,还是与东皇这个最大的仇敌谈判?如何选,不言而喻,但凡有别的选择,后土娘娘都不会与东皇谈判。
而且,与敖丙合作,还有另外一个好处。那就是,敖丙的能力有目共睹,在他的帮助下,盘古之心的复苏程度必将远超在巫族手中。
那时,巫族虽然付出了一半的盘古神血,但所得到的,仍旧远超先前。
哪怕付出一半的代价,巫族也没亏,这难道还不够?不能再奢求太多了。
“原来如此,听着很诱人,但我有一个更好的主意,不知娘娘可有兴趣听听?”
沉默许久,敖丙突然笑道。他猜出了后土娘娘的用意,也赞同她的条件,就是合作的模式得改改。
什么叫共同开发盘古之心与盘古神殿,完全没有意义,也没有必要。
后土娘娘应该干脆一点,直接把盘古神殿与盘古之心全都交给他经营,然后坐在家中等收益就行。
巫族的手段太差了,从盘古神殿与盘古之心在他们手中这么多年,也没发挥出多大的价值就能看出。
与他们共同运营这两件宝物,根本无法利益最大化。还得他亲自上手,操纵一切才行。
“什么主意?道友不妨说来听听,若是可行,我不会拒绝。”
后土娘娘闻言喜道,她不担心敖丙搞什么幺蛾子,因为与敖丙合作过的人都知道,与他合作,绝不会亏,区别无非是赚多赚少。
“我们先来说盘古神殿,此物在你巫族手中,根本发挥不出多大的价值。你们能凭它做什么?在里面以都天神煞大阵演化天地,然后凭此成就无极混元之境?”
敖丙先说盘古神殿,此物最大的价值,就是在里面开天辟地。
然外界大混沌都有极限,何况是这小混沌。极限就是造化境圆满,和太古洪荒差不多。
凭借着这个世界,巫族未来绝不会缺强者。无极造化境的强者或许诞生不了几个,但混元大罗金仙将连绵不绝,每个时代都会出一两个,以确保巫族长盛不衰。
这对别的势力来说或许够了,甚至是远远超出了预计。但对巫族来说不够,远远不够。
巫族可是曾经的洪荒霸主,这些收获虽然大,但他们怎可能就此满足,他们要变得更强,重新成为天地霸主。
可想要成为天地霸主,族中不仅要强者如云,还得有顶级强者坐镇。
所谓顶级强者,放在洪荒天地晋升前,指的是混元大罗金仙。而在如今,顶级强者指的是无极大罗金仙,也就是造化境强者。
这还只是如今,在未来的话,要求还会更高,指的是半步永恒的存在。
盘古神殿是有极限的,最多只能让巫族诞生出造化境圆满的强者,想要再进半步,这就超出了盘古神殿的极限,不是它能做到的。
这时,就需借助别的力量。
“道友所言,正是我所想。以都天神煞大阵于盘古神殿之中行开天辟地之事,待其发展至极限,便能成长至堪比太古洪荒的程度。”
“那时,借此界之力,我巫族不仅能进一步复苏盘古之心,还能诞生出更多的强者,莫说重回巅峰,就是超越巅峰也不难。”
后土娘娘点了点头,承认敖丙所言,正是她心中所想。她先前提议的合作,就是与敖丙联手开辟这片混沌海。
将这片混沌海开辟成大天地,再将盘古之心放入其中,到时有整片天地之力加持,必能使盘古之心进一步复苏。
如此一来,盘古之心便有了足够的力量去重新孕育十二祖巫。
后土娘娘的想法很好,但却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她能力有限,就算拼尽全力,所开辟的世界也不过是顶级的寰宇天地,连诸天万界都达不到。
没有诸天万界,也就是造化境的力量,如何促使盘古之心进一步复苏,重新孕育十二祖巫?
虽然随着世界的演变,未来也终有晋升为顶级诸天万界的一天。但想要等到这种未来,谁知道要多久?后土娘娘根本等不了。
所以她才会决定与敖丙合作,到时合他二人之力,轻易就能开辟一个诸天万界级别的世界。
原先后土娘娘是这么想的,可现在听敖丙的意思,似乎有别的办法不成。
“娘娘这办法没问题,就是效率太低了。不如按我的办法来,你把盘古神殿给我,让我将它融入鸿蒙无上天中,促使其圆满。”
“然后,我再将盘古之心融入鸿蒙无上天,调动整个洪荒天地的力量来加持它。”
“那时,盘古之心就不是进一步复苏那么简单了,而是直接重回巅峰,宛如盘古大神复生,甚至是比盘古大神复生还要更强。”
“这时盘古之心所产出的神血,将是真正的大道神血,蕴含着永恒之气,连造化境强者炼化,都能得到莫大的好处。”
“除此之外,随着盘古之心全面复苏,它将再次拥有孕育盘古精血,乃至心头血的能力。”
“这才是真正的宝物,一滴盘古精血,足以造就一尊混元大罗金仙。一滴盘古心头血,足以造就一尊混沌魔神。”
想到这样的场景,哪怕是以敖丙的修为,情绪也不免激荡起来,说话的声音都大了不少,充满了激情。
“可惜,盘古玉楼未能重回巅峰,不然的话,我完全能用盘古玉楼承接整个洪荒天地的元气,经由它的转化后,再输送给盘古之心。如此,方能把效率拉满。”
“哪怕盘古大神复苏,亲自修行,所产生的神血估计也不过如此了。”
末了,想到盘古玉楼,敖丙又补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