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世子稳重点 > 第八百七十五章 对酌叙旧

第八百七十五章 对酌叙旧

第八百七十五章 对酌叙旧 (第2/2页)

“民间百姓愚钝,不知其解,关于新政的解释权,全在地方官员手里,他们为了私利故意曲解新政,利用歪曲的新法解释盘剥百姓,以肥私囊,百姓怨声载道,却不敢反抗朝廷,只能忍气吞声,挣扎求活。”
  
  苏辙说到忘情处,用手指蘸了酒水,在桌上划了三个圈。
  
  “朝廷,地方官,百姓,朝廷新法没有恶意,百姓大多良善,问题出在哪里?”
  
  说着苏辙用力点了点中间那个圈,道:“出在地方官员身上,没有朝廷的监管监察,他们就是地方上的土皇帝,是割据的诸侯,在他们的地盘上,他们说了算。”
  
  “长此以往,大宋必有亡国之虑,官家登基后提出设立监察府,臣以为正是时候,也该给地方官员们狠狠敲打一记了。”
  
  苏辙朝赵孝骞拱了拱手,道:“社稷有幸,得明君治世,关于设立监察府一事,臣愿支持官家到底。”
  
  赵孝骞点头。
  
  他知道苏辙这番话不是虚伪的客套话,也不是为了谋求旧党的地位而故意逢迎。
  
  事实上,早年王安石在世时,苏辙便与他当面驳斥过新法,尤其是“青苗法”的部分。
  
  苏辙对王安石说,“让百姓侥幸得钱,非国家之福,叫吏员靠法催督还债,对百姓不利。”
  
  “青苗法”在中央朝廷,是帮百姓度过难关的及时雨。
  
  但它在民间,却成了让百姓家破人亡的高利贷。
  
  落差为何如此之大?就是因为地方官员的曲解,朝廷缺少监管地方的政策和力度。
  
  话说到这里,君臣都满意了。
  
  赵孝骞突然笑了起来:“说好与子由先生畅饮叙旧,为何说着说着又聊到了朝政国事,来,子由先生,你我共罚一杯。”
  
  苏辙哈哈一笑,端杯与赵孝骞一饮而尽。
  
  然后赵孝骞与苏辙很默契地不再提新政与监察府,聊起了风花雪月。
  
  古代人聊风花雪月,说到风尘的部分,大多是聊我与某某青楼女子相会,我作了一首什么牛逼诗词,她又作了一首什么牛逼的诗词和之,我的诗词哪里哪里好,她的诗词哪里哪里妙。
  
  过了一千年,男人们聚在一起聊风花雪月,只会说“我昨天上了一个妞,很润”。
  
  然后别的男人会义正严词地指责,“道德在哪里,人性在哪里,地址在哪里”。
  
  人类进化了。
  
  他们已懂得用简单的方式,去完成简单的事,省去了其中最繁琐最烧脑的部分。
  
  每一分钱都花到了实处,过程当中绝不掺杂学问,才华这些无谓的东西。
  
  赵孝骞和苏辙聊得很欢快,他的女人有两位曾是青楼花魁,而他本人,也是名满天下的赵半阙,他这样的人在青楼里,绝对是抢手货。
  
  聊到酣畅处,苏辙眉飞色舞,正说他当年在青楼作过一首什么词,这时郑春和悄然入殿,低声禀道:“官家,章惇在宫外求见。”
  
  赵孝骞一怔,与苏辙对视一眼。
  
  苏辙哂然一笑:“官家不过与臣对酌一番,章相公急了。”
  
  赵孝骞微微一笑:“也该让他急一下了,不然越来越飘,真以为朕是软柿子,那么好拿捏。”
  
  想了想,赵孝骞扭头看着郑春和,道:“今日已晚,朕不见他了。你告诉他,朕与子由先生相谈甚欢。”
  
  郑春和愕然:“就这一句么?”
  
  “是的,就这一句。”赵孝骞满怀恶意地一笑:“朕能保证,就这一句话,章相公今晚肯定会失眠。”
  
  …………
  
  失魂落魄地离开宫门,章惇回到自己的府邸。
  
  当天夜里,章相公果然失眠了。
  
  他不知道官家与苏辙到底聊了什么,但他很想知道。
  
  心中的压力越来越大,章惇躺在床榻上辗转反侧,认真反思官家即位后,自己和新党的种种作为。
  
  最后他终于得出一个结论,自己和新党确实有点欠收拾。
  
  政事堂对设立监察府一事拖延磨蹭,这就是跟皇帝对着干。
  
  所以,天下有什么事是非他章惇不可的?朝堂缺了他章惇,难道就转不动了?
  
  政事堂内外,不知多少人对他这位宰相的位子虎视眈眈,多少人愿意无条件无原则地效忠官家,而他章惇干了什么?
  
  想到这里,章惇终于忍不住了,突然翻身而起,穿戴衣裳从后院走到书房,点亮了烛台后,章惇伏案疾书。
  
  “臣章惇,伏惟圣意。设监察府一事,于社稷基业利在千秋,臣以为可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