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影帝:我谢谢你哦 > 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占领高地

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占领高地

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占领高地 (第2/2页)

“无论事前还是事后,也都没有过私下交流。”
  
  “所以我不是很清楚他对《叶问》的评价基础是什么。”
  
  “不过我认为,他的部分观点并不客观。”
  
  “我与《叶问》的工作人员一起拍摄,大家对待作品的态度相当认真。”
  
  “也受到了很多观众的认可,我不觉得,也从未参与过任何可以被贴上‘粗制滥造’这个词的作品。”
  
  “还有,感谢陆穿导演对我外形的肯定,毕竟他说我是偶像。”
  
  “我也会尽量去成为他口中的演员。”
  
  张远非常官方,并不算攻击性太强的回复了此事。
  
  之前他没有对此进行任何发言,也不接受采访。
  
  这就是他和光纤的交换条件,首访且专访。
  
  但访问内容,需要和他商量。
  
  他要把控大方向,就比如接下来的话题。
  
  “感谢您的坦诚,接下来,我想很多观众和您的粉丝还有一个疑问,最近也引起了相当多的讨论。”
  
  “那就是您和一众超模的联系,您能大致和我们聊一下吗?”
  
  “好的。”他面不改色的说着。
  
  “首先,我正在拍摄的这部电影中,有一个名叫封面女郎的正面角色。”
  
  “其扮演者是大家熟悉的捷克超模卡罗莱娜·科库娃。”
  
  “剩下的那些模特们,都是她的朋友。”
  
  “来到巴黎,是为了探班自己的朋友,并和她一起度假。”
  
  “我就是这样与她们结识的。”
  
  “之后在拍摄之余,与她们吃饭,逛街的时候,遭到了记者的跟拍,才出现了网络上的那些照片和新闻。”
  
  “我和她们只是普通朋友,一起吃个饭而已,还有很多剧组的演员在场。”
  
  “好的,那还有一件事,我们关注到,您与7日晚间,与这7位超模一同今日当地电影院观看电影。”
  
  “请问具体情况是怎么样的?”
  
  “我邀请这几位在饭后,前往影院,观看了陆穿导演拍摄的《南京南京》。”
  
  “她们不了解华夏的历史。”
  
  “在观看了这部影片后,知道了许多关于战争时期华夏的民族英雄史与日军的暴行。”
  
  “我觉得身为华夏人,有义务让更多世界友人了解到这段历史。”
  
  “而不是让其埋葬,无人知晓。”
  
  “她们看完后心情很沉重,但也对这段历史产生了兴趣。”
  
  张远添油加醋,稍稍改变现实后,给出了自己的“船新版本”内容。
  
  他大张旗鼓,和模特们一块将新闻搞的天下皆知,就是为了扩大影响!
  
  在海外,那几位超模的名气比他大多了!
  
  而他利用这些名气,就是为了让他去看《南京南京》这件事变得人尽皆知。
  
  从而“出口转内销”,传到国内。
  
  炒新闻,一定要有三段式。
  
  起,转,爆。
  
  没有转折,没有翻转,新闻就不够爆。
  
  他先和模特们一块大张旗鼓的当街溜子,就是要做出一副花花公子,自己在海外玩的很花的样子给大家看。
  
  老外不在乎,可国内观众不喜欢这种形象。
  
  所以,这是他故意在把自己的形象先压低。
  
  因为一位警察抓坏人,这叫工作,不叫新闻。
  
  一位死刑犯当街救人,因此受伤乃至牺牲,这新闻立马就炸!
  
  前后得有反差,大家才看的带劲。
  
  这就是文学中最常见的手法,欲扬先抑。
  
  张远骚的很,身边都是大洋马。
  
  所以他的夜生活一定非常丰富,需要打马赛克的那种。
  
  这是正常人的逻辑。
  
  而当他带着这批大洋马去看《南京南京》这消息出现时,就会和之前花花公子的身份形成剧烈反差!
  
  “原来他是领着外国大娘们去干这个了……”
  
  大家都会这么想。
  
  这样,翻转就来了。
  
  哪有人身边一群大洋马,却带去爱国主义教育的。
  
  这样一来,在国内不光能洗掉他“花花公子”的负面形象,还能反过来提高自己的正面形象。
  
  这种反差感,会带来戏剧性。
  
  观众就爱这个!
  
  就像记者跟着刘茜茜去宾馆。
  
  却发现她和在《四大名捕》剧组认识的成泰燊老哥聊了一下午的《庄子》一样。
  
  不光聊了一下午,聊完刘晓丽还来接她。
  
  整的就像家长来接出门补课的小学生似得。
  
  有反转,不符合常识,才有意思。
  
  而且超模是“俗”,领着她们去看《南京南京》是“雅”。
  
  得先用俗的勾起大家的兴趣,才能引出雅的。
  
  先俗后雅,才显得更雅。
  
  “可是陆穿导演刚刚批评过您的电影,您还去看他的作品?”谢南照着提前准备好的内容提问。
  
  “这是两回事。”张远摆摆手。
  
  “我不知道陆穿导演对我有什么成见。”
  
  “但我认为《南京南京》这部电影反映了那段历史,值得观看。”
  
  “不能因为个人原因就对作品有成见。”
  
  “南京大屠杀这件事值得全体华夏人铭记,我认为陆穿导演拍摄这部电影,对维护历史,铭记历史有很大的作用。”
  
  背叛我的人,我都给100万,听懂掌声!
  
  他领着模特去看《南京南京》,而不是《叶问》,就是为了塑造“以德报怨”,“就事论事”的形象。
  
  自己是一位演员,对方是导演。
  
  并且在内容题材上,《叶问》虽然是爱国题材的动作片,但其“高度”肯定不如《南京南京》。
  
  陆穿因为这部电影,站在了自己更高的位置上。
  
  等于道德高地暂时被对方给占据了。
  
  所以张远让曾佳按兵不动。
  
  因为不能动!
  
  他的这部戏,外加他在帝圈的身份,将张远摆在了一个非常不利的角度。
  
  轻易对喷,很容易掉路人缘。
  
  莫说对喷,就算在网上阴阳,也很容易被观众,或者陆穿反戈一击,说自己在网上骂街。
  
  到时候再给他扣上不爱国的大帽子,这就麻烦了。
  
  所以得先发制人,把道德高地抢到自己手中!
  
  你骂我,可我因为民族大义,还给老外推荐你的电影。
  
  这样才能在人品上踩对方一头。
  
  并且这样立住后,陆穿就没法骂他了。
  
  再骂就是不识好歹,狗咬吕洞宾。
  
  甚至之前说的话都会被群嘲。
  
  “看看你和人家的格局差距……”
  
  可是,这样是高了,但还不够高。
  
  对方也能给他贴上心虚,讨好陆穿,或者作秀的标签。
  
  如何让对方无话可说,彻底占据话语权和道德高地?
  
  为什么同样是晚清大员,左宗棠的评价比李鸿章好那么多。
  
  左宗棠也没少捞。
  
  人没少杀,钱没少贪。
  
  可抬棺收复XJ这一件事,就够他在历史书上单开一页。
  
  华夏人民的情感相当质朴。
  
  唐明皇前半生励精图治,可称明君。
  
  但后期怠政,外加安史之乱,抹消了他的半生功绩。
  
  甚至在“死晚了”的帝王排行榜上都名列前茅。
  
  汉武帝晚年同样晚年昏庸,不光造成国库空虚,人口锐减,还带来了巫蛊之祸,险些让国家陷入混乱。
  
  但提起汉武帝,总体评价却是相当积极的。
  
  为何同样前期圣明,晚年昏聩,汉武帝和唐玄宗的历史评价会差那么多?
  
  关键就在于对外!
  
  汉武帝再昏庸,给匈奴都快杀绝了。
  
  唐玄宗却因为异族叛乱,险些断送大唐。
  
  光头评价差,不也是因为对外一条虫,内斗一条龙。
  
  但凡你别整出豫湘桂大溃败这种烂活,也不至于让华夏在二战末期的世界形象那么差。
  
  被西方贴上了大彩笔的标签。
  
  以至于国际开大会都差点没资格上桌。
  
  真就像老舍先生在《茶馆》中所说的。
  
  “我打不了洋人还打不了你吗!”
  
  要是光头对外勇猛,历史评价至少能好两三档。
  
  所以在华夏百姓,甚至文人,高层心中,对外和外部评价是相当重要的。
  
  你可以吃喝嫖赌,但只要对外有功,就会受到积极认可。
  
  就像张作霖,就是个封建军阀,坏事没少干。
  
  甚至在当时的诸多军阀中,张大帅都是比较卑劣的,典型的“土匪型”军阀。
  
  但在成为《崩坏·皇姑铁道》的开服玩家后,张大帅的历史评价明显比较积极。
  
  甚至被部分人贴上了爱国的标签。
  
  其实相对张大帅,少帅逼蒋抗日的行为,明显更具爱国主义倾向。
  
  可因为丢了东三省,少帅在民间的评价明显不如他老爹。
  
  这就是普通民众的思维。
  
  张远深知这一点。
  
  所以想要彻底占领“道德高地”,站的稳稳的,稳到陆穿想破脑壳都扒拉不动的程度,就只有一个办法。
  
  “还有一个问题。”谢南睁大眼睛,细细问到。
  
  “最近日媒出现了大量关于你的负面报道。”
  
  “因为你带领超模观看反日电影一事,引起了大量岛国人的不满。”
  
  “对此,你有什么想法?”
  
  听到这个问题后,张远搓动手指,嘴角带笑。
  
  这才是他搓出来的“大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