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修仙弃徒,回乡种田唱歌 > 1347.干坏事

1347.干坏事

1347.干坏事 (第1/2页)

骆一航开车,和齐若木从天汉一路南下。
  
  过南郑进入川省。
  
  从南江县继续往南。
  
  到巴中的时候已经过了中午。
  
  他们还没吃午饭呢。
  
  骆一航索性转头下了高速,找了家小馆子,点了芋儿鸡、粉蒸肉,两碗巴州肥肠粉几样当地特色解决午饭。
  
  呼噜呼噜吃的满头大汗。
  
  肚子是吃饱了,但又把馋虫勾起来了。
  
  没吃过瘾。
  
  吃饱和解馋,是两个概念。
  
  俩人出了小馆,看隔壁有家卖巴中罐罐饭的。
  
  索性,进去再要一锅。
  
  罐罐饭就是砂锅里焖熟的米饭。
  
  拿荷叶盖顶,把饭焖至半熟后加入腊肉、火腿、肥猪肉、香菇、笋片、芋头等食材。
  
  咕嘟咕嘟焖熟了,腊肉、火腿、肥猪肉的油脂都渗透进米饭里。
  
  临出锅再铺上厚厚一层辣椒。
  
  火辣辣、油光光、喷喷香。
  
  砂锅底下的锅巴嚼起来嘎吱嘎吱。
  
  美滴很,美滴很。
  
  临走的时候,齐若木又买了一包提糖麻饼,带到车上当零嘴。
  
  咬了一口发现是甜的又给撂下了。
  
  然后就着这饼子就开始聊。
  
  “我小时候那会儿,就奔着赶集的时候吃这一口火烧。小屁孩子没俩钱,五毛钱拿个烧饼裹驴肉焖子,俗话说天上龙肉,地下驴肉,你别管这肉是哪一块,那都是好东西,刚出炉的火烧用刀切个口子,把那和了香油的烂碎驴肉做的焖子往里一夹,往嘴里这么一送,一口下去饼也散了,焖子也化了,满嘴是又咸又香又鲜,那可比吃肉还美了。”
  
  他是冀省人,老家保定下面县里的,考上农大之后才去的帝都。
  
  保定那地方喜欢吃驴肉。
  
  不过齐若木小时候家里穷,赶大集时候爹妈才给个一两块零花钱,那也舍不得买整块驴肉,也买不起。
  
  就买块碎驴肉做的焖子夹火烧解馋。
  
  焖子就是驴肉剁碎了,大集上的一般是边角料,碎的也看不出是什么部位,加上驴肉汤,加上淀粉,搅合成糊糊上锅蒸,让它定型。
  
  就跟肉皮冻似的。
  
  拿热烧饼一夹,它就化了,肉汤渗进饼里,饼皮子也带着肉味。
  
  听着齐若木说起小时候的事情。
  
  骆一航也来了兴致。
  
  “我小时候倒是没你家那么穷,但零花钱也不多,小屁孩子拿钱干啥,也就买瓶醋买个酱油时候贪污个块八毛的。”
  
  “好在我们家那边山多,嘴馋了就往山里钻,山里好东西多,还不要钱。”
  
  “还记得小时候最惦记山里的野地莓,我们叫‘萢儿’。藏在草丛里面,红的发紫,指甲盖大小,一簇一簇的。你得拨开毛茸茸的叶子才能找见,一找到就是一大片,那股酸甜气直往鼻子里钻。”
  
  “整根捋下来,一大把攥手里,也顾不得擦,一把都扔嘴里那才过瘾。”
  
  “一开始酸的哟,得眯眼。等一会儿,甜味噌地蹿上来,满嘴清香。”
  
  “然后把嘴唇染得紫红紫红的,不过千万别染到衣服上,不然回去就是一顿打。”
  
  “有时候还能撞见野草莓,那个更甜,香气更足,不好找。”
  
  “找着了舍不得吃,捧在手心里看半天……”
  
  齐若木拿起麻饼,又咬了一口。
  
  撇撇嘴又给放下了。
  
  接着说道:“到帝都上学之后也穷啊,那时候城里的同学,每个月生活费有五百的,有一千的,我一个月就两百块钱,吃饭都够呛,大一的时候又没法勤工俭学,就这儿我一个月还攒下二十块钱,一年攒下两百块钱买个二手手机。”
  
  “但那时候馋啊,来帝都上学,哪能不吃顿烤鸭。烤鸭是真买不起。九月份到的帝都,一直到了十二月份,我才一咬牙一跺脚,花两块钱坐公交,来回四块钱,去趟全聚德,买了一个鸭油酥烧饼。不舍得大口嚼,一点一点砸么着吃。吃着吧,感觉也就那样,算是圆了个念想。”
  
  咋还伤感起来了?
  
  忆苦思甜啊?
  
  往常闲聊天时候齐若木讲过他的过往。
  
  小时候日子是苦,不苦他也不知道用功,从山河四省考到帝都985,哪个不是头悬梁锥刺股,还得脑子聪明才行。
  
  据他说,他上学的时候挺没自信的,一眼望去,好些个比他学习好比他用功的学生,他在他们县里都不拔尖。
  
  结果上了大学之后,一眼望去,一马平川,跟华北大平原似的。
  
  所以,到大二的时候就崭露头角,被杜教授挑走,跟着文英泡实验室,混迹在试验田里,祸祸别人的毕业论文。
  
  他研究土壤肥料的嘛,没事就给别的同学田里加点料。
  
  有的涨势喜人。
  
  有的嘛……被追的满操场跑啊,最壮观的时候后面二十多个人追。
  
  也正是由于广大同学们的“热情奉献”,他在毕业前就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研究生毕业后更是成为了国内肥料领域知名年轻科研工作者。
  
  脸皮厚点,自称科学家也行。
  
  都科学家了,收入水平自然就上来了。
  
  别的不说,去个种植基地指导两句,收个六位数不过分吧。
  
  人家还得感恩戴德的。
  
  骆一航后山上那几十棵老茶树,就是齐若木去指导两句的成果。
  
  咨询费收了三十万,但效果呢,那片茶场出产的茶叶上了一个档次,当年就多挣了三百多万。
  
  这就是他的本事。
  
  顶好顶好的干活壮丁。
  
  ——
  
  两人一路聊着天,一路继续往南。
  
  过了巴中、广安、绕过山城,进入贵州。
  
  贵州跟山城挨着的就是桐梓县。
  
  到桐梓的时候天已经擦黑了。
  
  再进山不方便,索性在县城先住一夜。
  
  骆一航又带着齐若木去了上回跟凌同杰过来时候吃过的那家鱼庄。
  
  这也算是让他追随师弟的步伐了。
  
  吃完了饭,俩人也没什么想逛的。
  
  回到宾馆躺床上刷手机。
  
  刷着刷着,骆一航突然坐起来,招呼齐若木,“走,带你干坏事去!”
  
  “啥玩意?”齐若木蹭的坐起来。
  
  莫名其妙的就跟着骆一航出了宾馆。
  
  俩人也没开车,溜达着走了二十多分钟,快有两公里了,才到了一条藏在老小区里的商业街。
  
  说是商业街,就是个有些商铺,有些摊位的市场。
  
  就跟无数老小区边上的那种自由市场一模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