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四章 求援电报
第八百二十四章 求援电报 (第1/2页)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巴黎。
法兰西被英军的“战果”惊呆了,所有人都没想到世界第一强国的陆军如此不堪一击。
即便以前没法与夏尔的部队比,但至少能利用堑壕战与敌人僵持。
可现在,英国远征军包括殖民军在内共60多万大军,上千门大口径火炮,再加上两个月不停运输的弹药储备量,居然短短一天就被打得溃不成军!
或许是为了挽回一点颜面,基钦纳通过《费加罗报》发表声明:“这是殖民军战斗力不足的原因,我们很快就能挡住敌人的进攻保持防线完整。”
他把责任推给了殖民军,不敢说殖民军“哗变”,因为这有可能引起更大的恐慌。
许多人相信了基钦纳的话,毕竟德军第一天只前进了3公里,还算可以接受。
(注:德军第一天的主要任务是“暴风突击队”渗透进英军防线,主力部队在后方跟进,表面看起来进展不大)
资本家保持观望的态度,资产价格虽有下跌不过只是小幅振荡。
然而,第二天纸就包不住火了。
令人震惊的消息一条接着一条传到巴黎:
“英国远征军全面溃逃,航空兵和炮兵部队已基本被摧毁,没有任何东西能挡住德国装甲部队的进攻。”
“英国军队死伤十余万,被俘虏人数不详,估计有十万左右,英国远征军在默兹河以东的兵力已损失近半。”
“德国人长驱直入,仅一天就前进了45公里,这几乎是他们的行军距离,换而言之就是没有遭到任何阻挡。”
……
媒体除了《功勋报》外,其它报纸的报道、批评和猜测像雪片一样满天飞:
“难以想像,英国远征军对敌人居然没有一点阻滞作用。不仅如此,他们甚至将大批军火和物资送到敌人手中,为敌人的进攻提供助力!”
“听说这是因为殖民军‘哗变’导致的,殖民军普遍要求在夏尔的指挥下作战。”
“我原本不支持这种做法,但现在看来未尝不可。”
“我认为这与殖民军无关,其本土英军同样溃不成军,航空兵和炮兵甚至是本土精锐,它们的失败难道也是受殖民军影响?”
……
这时资产开始进入下行通道,不过下降趋势依旧不明显。
资本家已经学乖了,他们担心这是夏尔故技重施,借战争之力打压资本价格,而夏尔却趁机大批收购。
法兰西公民也同样对胜利充满信心,社会上普遍的说法是:
“别担心,我们有夏尔,只要夏尔的坦克一开动德国人就会被打回去了。”
“还有美国人,虽然他们兵力不多但装备精良。更重要的是他们是夏尔指挥的,跟英国人不一样!”
“是的,默兹河一线还有福煦和贝当的部队。”
……
夏尔听到这情况时只是微微一笑,看你们能忍到什么时候。
然后,他给加利埃尼发了一封求援电报:“我们的主力很可能会在默兹河被敌人围歼,情况万分危急,请将军务必做好增援准备!”
加利埃尼不敢怠慢,他在做增援准备的同时将夏尔这封电报在议会上一字不漏公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