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李龙这是又要开洋荤出洋相了?
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李龙这是又要开洋荤出洋相了? (第2/2页)但是无奈人微言轻,或者说一个人没办法去扭转整个舆论氛围。
别说这个时候了,四十年后依然有人觉得北疆家家有牛羊,生活在草场。
见识嘛,不是人人都有。
“对了,现在羊肚菌的价格怎么样?”李龙问道。
“微涨。现在人们对于这么好的野蘑菇,认识还不到啊。”黄磊感慨。他们业内人知道这玩意儿是好东西,无奈此时还无人背书,所以羊肚菌虽然比普通野蘑菇略贵一点儿,但完全无法体现其价值。
李龙知道急不来。现在改开有十年了,许多东西在发展,这野蘑菇家养化也在进行。当人们知道野生的羊肚菌,至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无法人工种植的时候,价格就会涨起来了。
另外也需要专家背书,研究出羊肚菌的非凡营养价值,那才行。
看完野蘑菇的品质,李龙让黄磊等等,他先去给虾苗和蟹苗淋了水,然后带着黄磊去吃饭。
钟国强看李龙又带客人过来,挺高兴的,说道:
“小李同志,这么给面子啊,今天给你们送个菜,红烧肉怎么样?”
“行啊。”李龙笑着说道,“那谢谢你了。”
隔十天半个月刘高楼他们过来,李龙就会带着到这里来,连带着县里人都清楚外地人会喜欢到大肉食堂吃饭,这里名气又涨了不少。
所以钟国强自然高兴。
黄磊等钟国强离开后小声对李龙说道:
“你在这里人缘可以啊,还免费送菜!这一盘红烧肉怎么也得五六块钱吧?”
“哈哈,不算啥,我和老钟两个认识有五六年了。”李龙说道,“我也算这里老客户。”
另外一桌客人和钟国强开玩笑:
“钟经理,我也算老客,咋不给我送菜?”
“你要能让我这里每个月营业额增加两百块钱,我也给你加怎么样?”钟国强半开玩笑的说。
“那当我没说。”那虽然是老客,一个月能来两回,吃个十来块钱都是奢侈了,怎么可能提供两百多块钱的?
吃过饭,李龙把黄磊送到招待所,黄磊很羡慕李龙这车子。
李龙便顺便问他要不要买一台弄回去,黄磊想了想,没要。
至于原因,他没说,李龙也没问。
反正现在的车子不愁销路。嘎斯车尤其畅销,阿布来提把上一次刘高楼拉来的嘎斯车开走了,顺带着还给他拉来了两个客户,也是买嘎斯车的。
一个维族一个哈族,李龙听阿布来提的介绍,其中一个是倒卖羊毛的,另外一个则是养殖大户。
李龙没客气,给这两个人的价钱是两万五千块钱——主要是他们想挑好车,那就没办法。
阿布来提也没帮着劝,他一万五千块钱买的车,现在更觉得李龙这个朋友交得好。
还剩下一台嘎斯车是两万块钱,车况略差一点儿。按李龙的说法,这两个人如果不想要那么好的车,那可以要两万块钱的那台。
但两个人就想要车况好的,而且又想低价。特别是那个做生意的维族人,汉话不行,翻过来覆过去就是想让李龙降价。
李龙看了一眼阿布来提,阿布来提明白,简单解释了一下,这两个人是普通朋友。
李龙明白了,价格咬死不降。
那两个人也没办法,最终两万五的价格把车子买走了。
接下来,兵团过来的两个人把剩下的那台嘎斯也买走了,另外一个没买到嘎斯,买走了一台伏尔加。
买伏尔加的那位原来是连队的连长,现在已经调到团部工作了。按他的意思,团部距离石城比较近,路况比较好,伏尔加还是不错的。
所以现在收购站里,剩下的车子就只有一台伏尔加和一台拉达。
黄磊不买车,李龙就不管他了。他来过这里次数不少,不担心会迷路或其他事情。现在玛县的治安挺好,也不会担心有什么其他事情。
李龙回到收购站,把那两桶蟹苗和虾苗提着回到大院子,打算照顾两天再往小海子里放。
北疆这边早晚温差比较大,还真得让它们适应一下,不然贸然放进小海子里,说不定晚上的低温就把它们搞死了。
第二天是周末,李龙没回四小队,但当天下午李青侠回去了。
然后在李建国的院子外面,李青侠就把这稀罕事给讲出来了。
陆英明、陆大嫂都在,都是吃过饭在外面纳凉聊天的,结果这事就在四小队传开了。
“李家小龙又整洋事了,在小海子里养螃蟹,亏他想得出来啊!”马金宝总算是翻身了,有了这个话题,别人虽然还能怼他,但他说这个别人没办法反驳。
谁也不认为小海子里能养出螃蟹来。
“有钱人嘛,想起来一出是一出,人家有钱能折腾。”这回有人同意马金宝的话。
这对话是第二在在门市部里喝酒的时候说出来的。
因为经济的发展,现在四队已经有了两家门市部,其中一家新开的,而且还把自家院子开放出来一个角落,专门供这些喝酒的人坐着聊天。
有些时候还会提供一些炒熟的瓜子,挺吸引人的。
“说不定真能养活呢?养活的话,咱们去小海子逮鱼,说不定就能挂着螃蟹和虾了。”
“想的挺美,不可能的。”马金宝很笃定,“咱们这水里咋可能养活那些东西?那玩意儿都是在热的地方,南方养的!”
这一点许多人还是认可的。
也就是说,大部分村民虽然觉得李龙赚钱方面有独到之处,但在小海子里投放螃蟹和虾苗,那就是虾扯蛋。
李龙自然是没管那么多,嘴长在别人脸上,那就任别人去说呗。
上一世零六年那养鱼的在大海子放螃蟹网箱养螃蟹,不一样被人嘲笑。
结果呢?秋天的时候螃蟹长得那叫一个肥啊,然后咬破网箱搞得大海子里遍地都是,四队人没少吃。
最后吃烦了——主要是四队人吃东西讲究一个方便,螃蟹这玩意儿就是和方便对着来的。
至少在四队人看起来是这样。
当然也有人直接去偷来卖,然后就让养螃蟹的给告到派出所了。
你想想,养螃蟹的六十块钱一公斤出售,他们三十块钱在老街那里卖,人家能不投诉吗?
扯远了。
在家里放了两天,让家里人都看个稀奇之后,李龙开着车子去了小海子,打算把这些螃蟹苗和虾苗放进去。
这两天这些小家伙还挺适应的,死的没再增加,就是小螃蟹会以死掉的螃蟹为食,看着挺恐怖。
李龙赶在上午去的小海子,想着就是放进去后,至少有大半个白天能让这些小家伙适应温度,挖洞藏身啥的。
虾是没问题,这玩意儿适应性很强,主要还是螃蟹。
先往桶里灌了一些小海子里的水,让那些小家伙漂起来,然后把水倒进去,虾和螃蟹就顺着水流到了小海子里面。
李龙原想着分散着往里面倒,但觉得麻烦,便一下子倒进去了。
反正是散养,随手的事情,以后托黄磊和其他人多搞一些,隔段时间倒进去一些,他就不相信还养不活?
这时候这玩意儿也不贵,年年投,沉淀下来,总会有越来越多的幸运儿活下来,到时就能吃了。
大闸蟹啊,小海子里的大闸蟹啊!
想想都觉得美味!
李龙上一世曾经在一个星期里吃过两次螃蟹,一次是大海子里捞出来的,一次是超市里三十九块八一只的那种大家伙。
结果大海子里野生的这种味道更美!(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