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明不革命 > 第四五四章 新产业和市场规范化

第四五四章 新产业和市场规范化

第四五四章 新产业和市场规范化 (第2/2页)

如果上市销售的速度比第一期慢,那就说明民间大众的评价真的是两极分化的。
  
  说明很多人看了第一期之后就不想看第二期了。
  
  实际的结果是,第二期杂志开售之后,只用了五天就卖光了,还有很多人慕名而来找第一期。
  
  第一期剩下的少量杂志,也跟第二期一起彻底卖光了。
  
  编辑和作者们大受鼓舞。
  
  朱简烜随即下令,将已经售出的第一期第二期再加印十万份,准备开售的第三期也同时加印十万份。
  
  第四期开始印刷数量提升到三十万份。
  
  很快,前两期的补货,与第三期按照正常时间发售的杂志,全都在二月底之前卖光了。
  
  三月份开始的第四期三十万分,也在十天之内全部卖光。
  
  第五期的印刷数量已经增加到了五十万份,结果同样在十天之内基本售空。
  
  销量的增长远远超出了预判,印刷厂不得不连续调整产线,配合这个特殊杂志的印刷。
  
  朱简烜看着各方面的汇报,对这个反应基本满意。
  
  大明的报刊杂志市场,新的文化艺术品市场,真的已经足够广阔了。
  
  之前的普通厂商在这里面瞎折腾,随便找人编点故事印出来,都能混的非常不错了。
  
  朱简烜搞的新杂志,有现代杂志的经营理念,还有面向市场的的创作指导,自然能够更加的火爆。
  
  朱简烜觉得根据现在这个情况,自己已经不需要专门盯着了。
  
  只要杂志社按部就班的出刊,销量应该会保持这个趋势继续攀升,直到市场基本饱和为止。
  
  那时候的单期发行量应该已经是数百万份了。
  
  朱简烜就给相关部门下了个笼统的命令,让编辑部门、发行部门、印刷部门通力合作。
  
  不断扩大发行范围,逐步推广到大明本土全境,甚至海外人口较多的地方。
  
  让外地的杂志贩卖机构,直接通过电报来反馈销售小情况。
  
  编辑部根据销售速度安排调整印刷数量。
  
  朱简烜创办的杂志开张就火热,自然也立刻引起了民间资本的注意。
  
  做这种杂志的难度,显然要比拍摄戏剧更低。
  
  只要找到一批人来写故事,然后定期印刷好了出去卖就行了。
  
  如果不图大范围发行,只在自己所在的单一城市销售,那成本会更加可控。
  
  所以没过多久,民间的各种故事杂志开始层出不穷。
  
  有的完全照搬古今传奇的模式,有的将其改造的更加的简陋且,只刊印一类甚至一个故事。
  
  朱简烜知道,自己创造的新产业哪怕效果不好,也会在民间引发跟风热潮。
  
  如果迅速产生了很好的效果,那更是会成为投资风向标。
  
  再加上自己的杂志社发行量不断增加,所以皇家产业集团在此之前已经在大规模扩建印刷厂了,同时还在扩建印刷设备厂。
  
  一边为民间提供印刷代理服务,一边向民间印刷公司出售印刷机器。
  
  与此同时,朱简烜安排礼部、刑部、商部联合发文,正式出台和启用出版物审查制度。
  
  不过这个审查制度比较简单,并没有将朱简烜拟定好的规则和要求全部列出,也不会对内容做详细审查。
  
  核心的目的是明确出版物的责任归属,明确禁止任何未经登记的出版物。
  
  所有的民间发行商,无论是想要刊印任何书籍,还是发行任何期刊杂志,都必须到各级衙门的商务部门注册发行公司。
  
  具体要刊印的任何书籍,以及要发行的任何杂志的时候,还要再到府级以上衙门的商务部门登记。
  
  说明书籍和杂志的类型和主要内容,预定的销售单价和准备印刷的数量。
  
  缴纳一笔手续费,领取书籍和杂志的唯一编号。
  
  后续相关书籍和杂志上出现了任何违规内容,根据号码处罚对应的发行公司。
  
  对于没有做登记的公司,没有登记编号的杂志和书籍,一经发现立即没收并处罚所有相关公司和人员。
  
  这种管理制度对于大明人而言并不新鲜,在普通人看来就是崇祯皇帝当年的新政残留,在常规书籍刊印上并没有完全启用。
  
  以前只是在报纸发行行业保留了下来,而且实际管理的也不是非常严格。
  
  名义上只有登记注册的报社和报纸才能合法刊印发行,但是民间一直有很多没有登记注册的无头小报。
  
  朝廷并没有专门的日常性的巡查和处置机构。
  
  都是这些小报整出什么事端的时候,皇帝才会安排锦衣卫去专门查禁。
  
  现在朝廷把书籍和杂志也纳入进来,相关产业的人当然不想接受,但也没有办法公开对抗。
  
  家大业大的发行商,主要是长期经营且跑不了的,都老老实实的去办登记手续。
  
  但是很多本来就在灰色地带的小发行商,并不会太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以前怎么做还继续怎么做。
  
  这一次,朱简烜让税部和锦衣卫出面,让负责查禁偷税漏税的下属部门扩编,成了专门查禁民间非法经营的机构。
  
  所有没有登记注册的公司,所有没有登记注册的新书籍和杂志、报纸,发现后直接关闭经营场所,封禁所有的经营物资。
  
  若是经营本身没有问题,就要求经营着去办理登记手续,三个月之内办好手续,可以放还物资和场所。
  
  如果三个月内仍然不办理登记手续,那所有的场所和物资全部没收。
  
  三个月之后,所有未经登记,就自行开业经营的公司,全部查封并没收经营资本和物资。
  
  让税务机构出面干这个事情,小公司和小工厂以及新开的发型和印刷公司才知道,这次朝廷是动真格的了。
  
  以后要规规矩矩的去登记,要么就干脆别干这一行了。
  
  这下子就把大部分正常经营的小公司,都被实际利益驱赶着去衙门登记了。
  
  这个登记其实并不麻烦,只需要一笔极低的手续费,还发给他们一份正式的官方营业执照。
  
  到了这个时候仍然不想去的公司,那多半是正在搞得东西真的问题很大了。
  
  那税部的审查机构可能需要把事情转交给锦衣卫去办理了。
  
  这一系列的行动,也是对大明市场的一次全面整治,一次市场管理正规化的改革。
  
  这种事情对于现代国家而言似乎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在前工业化时代,甚至工业化刚刚完成的时候,几乎是无法实现的事情。
  
  还是管理成本的问题,工业化之前朝廷没有足够的金钱,雇佣不起足够的人员,也没有足够的交通和通讯条件。
  
  所以大明的这种改革一直拖到了现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