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2章 纠结的白熊(5k)
第1362章 纠结的白熊(5k) (第1/2页)中型登陆舰浮在水面上,看起来居然和在岸上没多少区别。
这个船特殊,吃水非常浅,特别是现在是空船状态,那自然就更浅。
看着这一幕,防工委领导笑道:“又下水一样了,就是不知道能生产多少啊。”
和作战舰艇还要试试不同,登陆舰这种东西大概属于是设计上没大问题就能大量上量的那种,毕竟只要核心的功能满足了就不是不能用。
海军这边倒是相对乐观一点:“登陆艇也生产了不少,还有你们建议的滚装船也有几条了,再加上缓冲时间,算算应该还是可以用的。”
“还有些准备没做好啊。”
“是啊,其实要不是为了解决背后的那个问题的话,都可以说准备得可以了。”
“还是要料敌从宽,从最坏的角度打算。”
两人一边聊着,一边看着眼前的一幕,脸上笑容满面,眼睛深处却在闪着一阵阵的光。
——
在消化自己上一次抽奖收获的高振东,忙里偷闲的坐在自己办公室里,看着面前的报纸。
上次手气好是真的手气好,但是要说难也是真的难,这套东西虽然浅显,但是对当前我们对应的专业领域应该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的,毕竟21世纪10年代的浅显,放到20世纪60年代可不见得。
唯一的问题就是有点吃力,因为浅显,反倒对高振东有点吃力了,他需要尽力的分辨和挖掘里面的东西,希望能挖掘得更深一些,甚至能为之做好一定的准备。
至于这东西为什么这么浅显,那也是没有办法,这个领域的材料,全世界拿出来公开发表的,都不怎么深。
——《船用核动力装置》,一本21世纪编著的书籍,内容不深,但是相对于我们现在的水平来说,可以说是非常有用了。
不过高振东要做的事情很多,除了学习、挖掘之外,还要把里面大量不合时宜的东西去掉。
诸如“花旗国在2007年,在XXX号核潜艇上进行了什么什么改进试验”、“20世纪80年代,白熊核潜艇改用弥散燃料”之类,因为成书晚,在书里可谓到处都是。高振东最心累的就是这个,那是一点儿都不敢留啊。
而且仅仅是简单的一删了之还不行,在类似的每一条问题性描述里,去掉指向性很强的时间、国别、型号等内容之后,他还必须想办法把核心内容留下。
核心内容留下也就罢了,他还要为这个核心内容,找一个说得过去的来源,哪怕是说自己做梦梦到的,他也必须把“经我做梦梦见”几个字给写下来。
所以这花了他不少的时间,而今天忙里偷闲,一来是休息,二来,是他在等一条消息。
等一条对他没有任何影响,但是对世界走势影响深远的消息。
拿着当天的《日报》,高振东摇了摇头。
自己没猜错,自己在国内再怎么折腾,对国外的影响也仅限于技术和一些连带效应,至于政治经济方面的正经大事,那是影响不了的。
例如花旗大统领脑洞大开这件事。
而同样的,历史并没有厚此薄彼,白熊那件事情依然发生,连时间都没变一下,估计地点、过程这些,虽然报道中并没有任何提及,高振东估计事情还是不会变的。
既然这些不会变,高振东估计后面的一些重大的情况,也不会有太大的出入。
一个国家就犹如一头狂奔的大象,历史惯性是极强的,高振东相信不会有变化。
此时高振东不由得庆幸自己催着防工委领导落实了一些事情,此时就算对方变卦,好歹我们还是有不少的收益的。
同时,抛开合作那件事情不说,其他的项目,双方的实物都还没有交付,其实也不见得就彻底黄了。高振东上辈子,双方69年都还在做生意交付货物呢,这才哪儿跟哪儿。
高振东心情愉快的放下报纸,他是真的心情愉快。
他仅仅是想证实这件事情的发生,但是并没有半点希望它不发生的想法。高振东的想法非常淳朴、简单——死了的毛熊才是好毛熊。
而另一边,防工委领导看着这个消息,目瞪口呆。
他想起了高振东在讨论出口半导体生产线换取反应堆等事务的时候,说的那句“最好是在一个季度内敲定这些事情”。
如今掐指一算,的确在一个季度内,差不多正好。
这小子,难道嗅觉这么灵敏?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说得客观点,仅仅是科研工作,就能把这小子的时间和精力挤得满满当当,不可能有任何的一点分配到关心这些事情上来。换个普通一点的,可能仅仅是他十分之一的工作,都能给累趴下,哪儿可能关心这些东西。
而且他也没渠道去了解啊,别说他了,就连上上下下的人也不可能知道与这件事情相关的一星半点,要不然白熊那边自己早就发现了,哪儿会有这件事情发生?
想了想,他摇了摇头,不可能。自己被振东同志平素的非人表现所影响,想太多。
不过他还是没忍住,给高振东打了一个电话。
“振东同志,今天的报纸看了吧?”
对面传来高振东爽朗的声音:“看了,领导。没想到啊没想到。”
高振东说的没想到指的是什么,此时自然不言而喻。
“你有什么看法?”领导没忍住。
对面的声音略带一点迷茫和不解:“看法?没看法啊。我是搞技术的,这件事情所涉及的方方面面,我实在是没什么了解,没空啊。”
实际上,这件事情的内幕,高振东此时可以说是除了北方那边的亲历者之外,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最了解的一个。毕竟毛熊千古之后,往外抖搂破烂的人可谓车载斗量。
要是他想说,他可以直接翻开系统,洋洋洒洒的说上半天不带重样的,而且能分析得头头是道。
哪怕仅仅从表象上分析,不涉及任何细节,他也能说得天花乱坠。
但是他不想,也不能。那边的事情关我屁事,疯了才说那么多。
听了高振东的话,领导在电话这头点了点头,嗯,对,这次他说的“没了解”,应该是真的没了解。
“嗯,行,你专心你的工作,不要受到什么影响。”
高振东在电话那头乐了,领导仿佛都能看到他咧嘴笑露出来的一排大白牙:“好嘞。领导放心,这事情对我能有什么影响,哈哈哈哈~~~~~”
听见高振东笑得这么开心,领导才想起来,这小子对北方的心思……呵呵呵,可重呢,他最早亲身深度参与搞出来的新式装备,是坦克,最早花大力气介入的装备体系,是陆军装备,最早搞出来的划时代武器之一,是专门打坦克集群的。
这些举动,要用他出身陆军来解释,可能不见得完整。
那没事儿了,他哪儿可能受到什么影响,可能心理波动都不会有。非要说有的话……算了,说出来可能对北方同志就不大恭敬了。
领导和高振东说了两句,放心的放下电话。
——
这件事情可能在外面掀起了轩然大波,但是对于我们却是影响不大。一前一后两个人,对我们的态度没什么区别,这是后来他们的解密文件和亲历者自己亲口说的。
高振东还在和手上的船用核反应堆资料斗智斗勇,但是在北方,在某些细分领域,却有一场与我们有关的讨论正在进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