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像不像阵营分割?
第677章:像不像阵营分割? (第2/2页)约阿希姆掐灭烟头,扔进旁边的垃圾桶,“三年前墨西哥禁毒时,他们也是这么骂我们的。”
“那时候他们恨不得出兵墨西哥去帮助毒贩,但事实证明,正义永远站在我怕们这边。”
“这些人…为了利益,都宁愿说毒贩是善良的,你看着吧,也许要不了多久,就有一帮人要为毒贩开始洗白了!”
果然如他所言。
联合国会议休会的第三天,欧洲大陆的早报摊前挤满了驻足的市民。
《巴黎时报》头版用加粗黑体印着“贫民窟里的“老实人”,配图是个穿着洗得发白衬衫的中年男人,他低头坐在破旧的木椅上,身后墙壁上挂着泛黄的全家福,照片里的少年穿着校服,女孩扎着羊角辫,坐在轮椅上的老人手里攥着褪色的十字架。
文章里,记者“深度采访”了这位名叫阿曼多的毒贩邻居。
“他从来不大声说话,每天早上都会帮隔壁的老太太提水,”邻居在文中声泪俱下,“他妹妹有先天性心脏病,父亲的腿是去年在工地摔断的,家里连面包都买不起,不贩毒怎么活?那些警察冲进来的时候,他还在给母亲熬药,怎么就成了十恶不赦的坏人?”
“我们都是老实人啊!”
几乎同时,英国《每日电讯报》推出了专题报道《枪口下的“无辜者”:罗西尼亚贫民窟的生存真相》,记者用大量篇幅描写毒贩“罗尼·马龙”的日常:“他会给贫民窟的孩子分糖果,会帮商贩看摊子,甚至在暴雨天把流浪狗抱进自己的小屋,那些被搜出的可卡因,他说只是帮“朋友”暂时存放,他根本不知道那东西会害死人。”
报道结尾,记者还附上了罗尼·马龙妹妹的手写书信,歪歪扭扭的字迹里满是哀求:“求求你们放过我哥哥,他是为了养活我们才做错事的。”
这些“悲情故事”像病毒一样在欧洲媒体间蔓延。
德国《明镜周刊》刊登了毒贩家属在贫民窟外举着“还我亲人”标语的照片,意大利《晚邮报》则抛出“禁毒不该以毁灭家庭为代价”的评论,字里行间都在暗示:毒贩的恶,源于贫穷与无奈;而墨西哥和巴西的“铁腕”,才是破坏人权的根源。
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反墨情绪浓烈的《达拉斯晨报》更是将矛头直指维克托。
头版头条标题刺眼——《墨西哥“暴君”的杀戮逻辑:用子弹掩盖治理无能》,文中引用“匿名外交人士”的话,声称“墨西哥禁毒战争中存在大量滥杀平民的行为,那些所谓的‘毒贩尸体’,有三成是反抗政府的普通民众”。
报纸还特意附上约阿希姆在联合国会议上怒斥欧洲代表的照片,配文辛辣:“这个连“双标”都能说出口的政客,眼里根本没有生命权。”
墨西哥国家宫的花园里。
维克托停下脚步,指尖轻轻拂过身旁修剪整齐的冬青枝叶,“又要入秋了啊!”
卡萨雷跟在他身后,轻轻应了声,迟疑了下开口:
“老大,欧洲那边的舆论已经完全歪了。”
卡萨雷把报纸递过去,指尖点在《巴黎时报》那张“老实人阿曼多”的照片上,“我们的情报部门查到,给这些媒体提供‘独家线索’的,是几个挂着‘人权组织’名号的机构,背后全是欧洲老牌财团在资助,就是之前红皮鞋事件里,被我们端掉了南美毒品分销网络的那几家。”
维克托接过报纸,目光扫过那些刺眼的标题,嘴角却忽然勾起一抹淡笑。
他抬头看向花园深处那座青铜雕像,那是墨西哥独立战争时期的英雄伊达尔戈。
“卡萨雷,你觉不觉得现在这局面,像极了一战前的阵营划分?”
他声音里听不出丝毫焦虑,“一边是抱着既得利益不肯撒手的老牌势力,一边是想打破旧秩序的新生力量,只不过当年争的是殖民地,现在争的是世界新格局,对错?对于他们来说从来不是重要的。”
卡萨雷愣了愣,没明白他为什么突然提起这个。
“红皮鞋事件的时候,我们断了多少人的财路?”
维克托继续往前走,脚步不急不缓,“欧洲的那些财团,靠着南美毒品洗钱支撑着奢侈品帝国;美国的某些政客,收着毒贩的政治献金往上爬。他们之前是想等我们自己出错,可现在看到巴西的铁腕禁毒要成气候,知道再等下去就要断了根,自然要孤注一掷。”
他停下来,转身看着卡萨雷,“至于舆论造势,不过是他们的老把戏罢了,一战时协X国骂同盟国是“文明之敌”,二战时轴X国也说自己在拯救世界,本质上都是为了给自己的利益披上道德外衣。现在他们把毒贩包装成‘可怜人’,把我们说成暴君,和当年有什么区别?”
“可现在国际社会的风向确实对我们不利,”
卡萨雷还是忍不住担忧,“巴西总统昨天打来电话,说国内的反对党已经开始借欧洲的舆论施压,要求暂停军事行动。如果欧盟真的通过人道主义决议,恐怕任何手段都要强加在拉美身上了。”
“卡住?”
维克托轻笑一声,伸手从口袋里掏出一支雪茄,卡萨雷立刻上前帮他点燃。
烟雾缭绕中,他的眼神变得愈发坚定:“他们忘了,墨西哥能在两三年前把毒贩赶出国土,靠的从来不是别人的同意!”
他吸了一口雪茄,缓缓吐出烟圈,语气里带着几分玩笑,却又藏着不容置疑的底气:
“再说了,你该庆幸现在跳出来的是法国和意大利,你总不希望和只会投降的人一起当队友吧?”
卡萨雷看着维克托从容的样子,心里的焦虑渐渐消散。
“那老大,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
“舆论这东西,来得快,去得也快,他们不是喜欢编故事吗?我们就把真相甩到他们脸上,让情报部门把那些财团和毒贩勾结的证据整理出来,交给可靠的媒体,舆论对打!”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另外,告诉巴西总统,我们的军火援助会按时到,再派一支特种部队过去,帮他们训练如何识别毒贩的人盾战术,至于欧盟的决议…没什么卵用!”
“卡萨雷,你记住,禁毒从来不是一场能靠妥协赢的战争。当年我们能顶住压力把毒贩赶出墨西哥,现在也能顶住舆论把这场仗打到底。那些欧美豪强想靠舆论拖垮我们?他们还没搞清楚,墨西哥人最不怕的,就是别人的威胁。”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总统府的秘书匆匆走来,手里拿着一份紧急电报。
“总统先生,”秘书递过电报,脸色有些凝重,“巴西罗西尼亚贫民窟发现了一批欧洲财团资助毒贩的军火,里面还有法国生产的反坦克导弹,另外,边境巡逻队截获了一批试图运往墨西哥的毒品,背后的老板是前中情局的一位退休官员。”
“还有,美国现场局势里,也有些不对劲了。”
“开始混战了!”
维克托接过电报,快速扫了一眼,嘴角的笑意更浓了。他把电报递给卡萨雷。
卡萨雷看着电报上的内容,“我这就去安排,保证让这些证据传遍全世界。”
“去吧。”
维克托挥了挥手,看着卡萨雷匆匆离去的背影,又转身望向花园深处的伊达尔戈雕像。
正义永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