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594章 爵位递降

第594章 爵位递降

第594章 爵位递降 (第1/2页)

贵族们在战场上的这种行为,刘荣确实很难评。
  
  你要说他们怯战、畏战,边缘ob抢人头吧?
  
  好像确实是,多少有些不厚道。
  
  但你要说他们完全没作用,纯粹就是顺风k头逆风15,好像也不完全是。
  
  ——至少他们的存在,让汉家的军队在某些特定的场景下,确实可以减少部分压力。
  
  简而言之,就是他们的存在,一百个兵不能当一百个兵看,也不能当一百个兵用;
  
  可到了特定的场景,他们这一百个人,也总共起到那么三五十号人的兵力,所能起到的作用、承担起三五十号人能肩负起的战术责任。
  
  至于贵族们这么做的核心逻辑,其实也非常简单。
  
  汉家的爵位,其实并不是后世大多数人刻板印象中的‘世袭罔替’。
  
  准确的说,是原则上世袭罔替,与国同休;
  
  既然是原则上,那就肯定是和现实情况有出入的。
  
  这‘出入’便在于:贵族爵位,尤其是大良造以上的高级爵位,要想世袭罔替,而非逐级递减,是需要满足kpi的。
  
  这里所说的kpi,指的便是在战争爆发时,为汉家朝堂中央提供的贡献值。
  
  举个非常具体的例子。
  
  太祖高皇帝立汉国祚,遍封开国元勋功侯一百四十六家,总食邑高达二十万户,占据了彼时,汉家总人口、总户籍的十分之一!
  
  而在这一百四十六家功侯元勋当中,食邑多的,有平阳侯曹参、留侯张良、酂侯萧何等万户侯,自然也有食邑不足千户,甚至不足五百户的入门级功侯。
  
  便以这些人为例:作为汉家的开国元勋,军功封侯的始祖,这些‘一世侯’的kpi,自然是随着功成封侯,而宣告完成。
  
  他们的爵位、食邑,自然也是毫无保留的传承给他们的侯世子,也就是各自的二世侯。
  
  但在二世侯袭爵后,要想将家族的爵位、食邑完完整整传承给自己的侯世子,也就是三世侯,这些二世侯们,就要完成一定的kpi了。
  
  这里的kpi,并没有系统的制度,也没有明确的标准,基本上是主打一个‘皇帝说行就行,皇帝说不行就不行’。
  
  比如曹参的儿子,二世平阳侯曹窋,从袭爵到薨故,前后在位长达二十九年,唯一一次‘上战场’,便是参与诸吕之乱。
  
  只不过,平阳侯曹窋参与诸吕之乱,并非身处诸侯、大臣所在的平乱阵营,而是身处诸吕外戚所在的‘叛乱阵营’。
  
  那么好。
  
  在诸吕之乱爆发前——准确的说,是从父亲曹参亡故,曹窋袭爵,一直到吕太后驾崩的九年时间里,二世平阳侯曹窋所完成的‘kpi’,便是对吕太后足够恭顺,在吕太后眼里,完成了侯爵在位期间的kpi。
  
  如果没有诸吕之乱,那曹窋仅凭这九年,拍吕太后马屁拍的足够舒服,也足以让平阳侯国那一万零六百三十户食邑,完完整整传给自己的儿子,也就是三世平阳侯。
  
  而在诸吕之乱爆发,且曹窋以‘诸吕同党’的身份,参与进诸吕之乱后,这kpi自然也就不做数了。
  
  单从曹窋以叛逆者的身份,参与诸吕之乱这一件事来看,曹窋甚至应该被免爵处死!
  
  只不过,自代地入继大统之后,太宗皇帝处于‘只定诸吕之罪,不议吕后之过’的政治考量,把曹窋也给轻描淡写的放过了。
  
  于是,平阳侯一脉的传承,便在二世侯曹窋在位期间,没有完成相应的kpi。
  
  等平阳侯国传到三世侯曹奇的时候,平阳侯国,就等于是处在‘留校察看’的阶段了。
  
  如果在三世侯曹奇在位期间,平阳侯家族依旧没能完成kpi,那平阳侯家族就算不被贬为关内侯,也至少要被削去几千户食邑。
  
  好在三世平阳侯曹奇,在太宗孝文皇帝晚年袭爵,并于之后不久,便碰上了匈奴入侵边郡。
  
  虽然匈奴人打了秋风就走,但曹奇却也没有放任机会流失——自掏腰包,亲自带人往边墙送了趟军粮。
  
  严格意义上来讲,对于食邑超过万户的平阳侯家族而言,仅仅只是往边关送一趟物资,还远不足以完成‘避免爵位递降’的kpi。
  
  但上文提到:这个kpi究竟完成了没有,完全是天子上下嘴皮一碰的事儿。
  
  三世平阳侯曹奇摆出这个态度了,且仅仅只在位六年便薨故;
  
  恰逢彼时,吴楚之乱爆发,平阳侯曹奇却刚好死在叛乱爆发前后,先帝老爷子便也没有太深究。
  
  尤其关键的是:彼时,三世侯曹奇病重卧榻,吴楚七国之乱随后爆发;
  
  三世侯曹奇刚给先帝上奏,请求让侯世子,也就是如今的四世侯曹时,代替自己出征平叛,便一命呜呼,病死榻上。
  
  三世侯死了,侯世子袭爵为四世侯,且还守着父丧;
  
  先帝难不成还能让守着父丧的四世侯曹时,带平阳侯家族的百十号私兵出征平叛?
  
  难道还能因为三世侯‘国家危急存亡之秋,为了不出征平叛,居然死给朕看’的原因,而削夺平阳侯国的食邑?
  
  最让先帝无从下手的是:哪怕身负孝丧,彼时才刚袭爵的四世侯曹时,也还是像模像样的组织起私军,上奏请求出征平叛了。
  
  先帝还能说啥?
  
  自然是勉励一番,嘉奖几句,然后许四世侯留在长安服丧,并把三世侯曹奇‘kpi没完成’这件事抛在脑后。
  
  至于四世侯曹时在位期间——平阳侯家族成为了刘荣的妻族外戚。
  
  汉匈朝那之战,平阳侯家族还没成外戚,自然没捞到机会;
  
  但河套-马邑之战,以及高阙之战,平阳侯家族可都在刘荣的默许,甚至是支持下,捞到了足够的武功勋。
  
  虽然不多;
  
  仅仅只是河套-马邑战役,在河套战场逼降了一个几十人的小部族,被算作‘俘虏数十人’,并在高阙之战的后段,在高阙南侧巡逻了一圈儿,救了几个掉队差点被冻死的汉军将士。
  
  但这也足够了。
  
  哪怕没有‘当今妻族外戚’的斜杠身份,平阳侯家族在这四世侯在位期间的kpi,也已经可以算作是完成了的。
  
  或许平阳侯家族有些特殊,并不具有普遍性。
  
  那么,再说说另外一家没那么特殊,却也足够耳熟能详的功侯家族。
  
  ——颍阴侯灌婴家族。
  
  作为开国元勋功侯中,与周勃、樊哙等丰沛党齐名的将领,颍阴侯灌婴,无疑是相当长寿的那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