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72 让他们先笑一会儿
2772 让他们先笑一会儿 (第2/2页)李容更是坐直身体,“什么时候事?怎么没有消息啊!”
陈老点头,看着杨小涛有些责怪,这九部的事咋还瞒着他是不?
自己又不是占便宜的人…
杨小涛见两人如此反应忙解释道,“这个刚做出来没几天,就是将硒鼓做成一次性的,方便操作,其他的没啥改变的。”
“这不是我们自己先用一下,等确定可行了,再给您汇报嘛!”
杨小涛解释着,可陈老两人压根就不信。
如今的拾光复印机好是好,就是用墨太快,而他们现在的工作需要复印的文件有多。
所以,一次加墨用不了一两天就没了。
而且每次加墨后,刚开始的时候复印出来的文件偏黑,越往后颜色越浅。
虽然跟没有复印机的时候比强太多了,但正式文件,尤其是涉及到国与国之间的文件,最好还是统一色调的好。
所以,用的越多,需求就越高。
自然的,挑毛病的就会越多,
就比如用时间长了,存放油墨的地方就需要清理,否则堆积多了影响复印机的使用。
而且每次往里面加墨的时候,都是个麻烦活。
他们虽然没操作过,到亲眼看到好几次手下的人放墨,搞得灰头土脸的。
所以听杨小涛这么说,立马来了好奇。
于是在两人的追问下,杨小涛只能解释一番。
“也就是说,用完了硒鼓,直接抽出来换上新的就可以了?”
陈老询问,杨小涛点头,“理论上上这样,不过具体还需要实践检验。”
“这个好说,明个给我们送去一台,我亲自给你检验下。”
陈老立马开口,杨小涛无语,他就知道会是这样。
一旁的李容也想来一句,可看杨小涛的神色,还是决定在等几天吧。
她可是记得,杨小涛再说倭岛复印机的时候让自己不要着急的,这说明啥?
说明他们在积蓄力量啊!
这小子肯定憋着坏。
李容听着杨小涛说起复印机的事,突然好奇问道,“这剩下的硒鼓呢?还能再利用?”
杨小涛笑着点头,“这也是我们的一个重要发明,只要将硒鼓回收,重新装填油墨,再换个包装盒后,就可以重复利用,节省成本,提高利用率。”
李容听了很快就在脑海中刻画出一条商业链,脸上的神色更加热切。
“那,我们要不要降价?”
“趁他们的复印机还没上架,先把价格打下来?”
李容想到游戏机的事,趁机问道。
哪知杨小涛摇摇头,“不用,这个降价损害的只会是咱们自己的利益,得不偿失。”
“而且新型复印机的价格要更高一些,不然怎么体现出新机器优势?”
“至于对方的复印机,无所谓了!我想那些被油墨折腾后的人,会知道怎么选的。”
闻言陈老笑出声来,“这话说的对,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会做出正确选择的。”
杨小涛也跟着笑起来。
他可是清楚,后世这复印机就是因为这小小的改变,可是畅享全球啊。
可见人类发明的动力,就是为了一个懒字。
为了能够省点力气,多花点钱,在有钱人眼里根本不是事。
因为他们会将这多出来的耗费转移到其他人身上。
不过,这跟他们有啥关系?
三人将这话题止住,既然已经有了对策,现在多说无益。
随即陈老又问了下九部的发展情况,杨小涛也都简单说了下。
除了汽车的事闹腾的厉害,就是核电站那里忙活。
不过这两件事都有人操心,陈老也没多问。
倒是问起机床的事情,关于九部的这几个项目,数控机床就是核心。
有了这玩意,加工制造将会再上一个台阶。
所以不仅是九部的几个项目等着,就是他也挂念着。
毕竟这数控机床代表的可是一个国家工业实力体现。
现在全世界上,有几个国家?
迄今为止,也就合众国跟德意志两个。
联盟在这方面都逊色不少。
倒是先前小日子发展过一段时间,可后来被两次疫病给打瘸了腿,负责研发的工程师不是死了就是半死不活,经济上也受到打击。
可以说,这两次疫病就是老天爷给小日子的报复。
如今,若是国内制造出数控机床,不说是世界第三,那也绝对是世界前列。
这事儿,上面也都看着呢。
说起这机床,杨小涛就有些头疼。
他还是低估了数控机床的难度,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哪怕降低了设计难度,依旧是没有思路,就像是走到了死胡同。
好在是,这死胡同的墙比较矮,用力的话能翻过去。
“数控机床有些难度,我们还在努力克服。”
杨小涛说的委婉,但陈老却是听出话里意思。
以往杨小涛可从来没说过困难的事。
看了眼李容,两人俱都意识到,这次杨小涛可能真的遇到困难了。
“不要有压力!”
“这事啊,事急则缓,事缓则圆!”
“急不来,那就慢一点!”
杨小涛听了点头,没有多说。
三人在书房里聊到半下午,这才离开。
杨小涛将陈老等人送出四合院大门,陈老挥挥手,待转身时才说道,“汽车厂的事情忙不过来就让外贸这边帮一把,别什么事都扛在肩上,咱们是一个团队,同志间该需要的就直接说。”
一旁李容听了忙点头,“只要我们能帮上忙,绝不会推辞。”
杨小涛看看陈老,随后点头笑道,“那最好不过了。”
“回头我让李胜利联系您,他是您的老部下了,您比我了解他!”
李容听了没有多想,只是笑着点头。
随着车子离开,杨小涛站在门口处发呆。
没一会儿,身后传来脚步声,不用看就听得出是老金同志。
“陈老也是为你好!”
“这么大的摊子,看的人太多了!”
“急流勇退到二线,也是好事!”
老金同志靠在一旁石狮子上,从口袋里拿出香烟来分给杨小涛一支,杨小涛拿火点上。
“我知道!”
“陈老说的对,事急则缓,事缓则圆。”
杨小涛抽了两口烟,随后淡淡说出剩下的那句话,“人缓则安!”
“或许,我们都太着急了,缓一缓也挺好!”
老金听了在一旁使劲的吸了口,他感觉自家这外孙,成熟的可怕,一点不像是三十来岁。
更像是个五六十的老人。
而另一边,车上,陈老闭目养神。
李容在一旁回过味来,这是让他们接替九部冲在前头啊。
这明显就是要护着九部,护着杨小涛啊!
有心说两句,可看陈老神色,又没敢开口。
只能在心里默默叹息。
跟九部比起来,他们外贸就是干儿子,捡来的啊,没法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