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四合院之饮食男女 > 第26章 逐出家门(附:集团所有分支机构图)

第26章 逐出家门(附:集团所有分支机构图)

第26章 逐出家门(附:集团所有分支机构图) (第1/2页)

“嚯——这是谁啊?”
  
  有人从机关大楼里出来,正巧见着车队从大楼左侧通道路过,不由得惊讶感叹。
  
  同行人扫了一眼,讲到:“有机关管理处的车……也有工业厅的车……”
  
  “哦,原来是工业胡主任的车。”
  
  直到胡可的汽车通过,那人才确定这一行到底是谁。只是嘴里又疑惑地讲道:“不能够啊,胡主任哪里用得着这般排场……”
  
  他正在惊讶着,倏地见到胡可主任的汽车通过后,后面还跟着一台伏尔加M24拐了进来,他见那车牌不由得眼睛一睁。
  
  “京城来的?”第一个发现车队的那人惊讶道:“看样子来头还真是不小。”
  
  “伏尔加M24啊,哪个部里下来的?”
  
  他这么问着,可眼睛却盯着车队,直到最后一台小型客车过去,这才看向同伴。
  
  同行之人早就皱起了眉头,目光仔细盯着最后通过的那台小型客车闪过大楼消失不见,这才淡淡地讲道:“不是从京城来的。”
  
  “不是从京城来的?”同伴见他如此表情,不由得讶然问道:“那台伏尔加挂着的不就是京城的牌照?”
  
  “是京城的牌照,可不一定是从京城开来的。”这人撇了撇嘴角提醒道:“你没仔细看最后一台车吗?那是从钢城来的。”
  
  “钢城的牌照吗?”同伴挑了挑眉毛,思索着问道:“这是哪个单位的?”
  
  “还用猜?红星钢铁集团呗。”
  
  这机关里能人无数,通过车牌和汽车的型号判断车里坐着的人的身份也算一种能耐。
  
  他给同伴解释道:“最后那台小型客车是红星厂去年批量生产的宏运9座型号。”
  
  这位当真好眼力,心思也属实不简单,不仅能记住车牌子,还能了解车的信号。
  
  说真的,红星钢铁集团钢城汽车制造厂生产的羚羊汽车和摩托车销量非常好,但宏运7座和9座的订单量就没有那么高了。
  
  尤其是宏运9座,这种车型的应用场景有一定的限制,多用作特勤和通勤补充。
  
  宏运9座救护车车型销量还可以,这也是该车型在市场应用上的一个特殊情况。
  
  做市场的人都知道,一个地方一个情况,一个环境一个特色。北方和南方喜欢的车型和样式就不同,审美也有差异。
  
  后世对汽车应用和选择有一个较为刻板的印象:蒙内的大哥喜欢开霸道,东北的大哥喜欢570,姑苏婚车喜欢用宝马而非奔驰等等,这种情况是群体市场的选择。
  
  宏运9座在国内市场反馈一般,那能说这台车不好吗?
  
  非也,9座客车反馈不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时代客观条件约束太多。
  
  并不是很意外的,宏运9座出口量正逐年增高,甚至可以说逐月增高。
  
  为什么?
  
  港城,红星钢铁集团产品做出口贸易的中转站,这台车的市场反馈相当的不错。
  
  李学武看市场调研报告都觉得有些荒谬,陈浩南的移动办公室这一说法其实从这个时候开始有的?
  
  没错,皮实耐造,能拉客也能拉货,让这台车成为了社团通勤的首选。
  
  明明设计的载客量是9人,但能从这台车上下来多少人还得看事情大小,兄弟多少。
  
  内地采购这台车的基本上是用作机关通勤使用,尤其是级别较高的机关。
  
  为什么?
  
  因为一般的机关用不起,有台212或者羚羊就很牛哔了,哪里敢想小客车。
  
  而高一点的机关基本上会选择宏运7座车型,更灵巧,尺寸更方便。
  
  唯独随车队一起出行,够不上鸿途那种级别,又需要一定舒适性才会选择这台车。
  
  设计是9张座椅,一般只坐7个人,后面一排座椅会用来装设备和物资。
  
  这一次随李学武一起来奉城的只有一台伏尔加和这台宏运9座。
  
  伏尔加挂着京城的牌照,宏运9座挂着钢城的牌照,不怪能让人猜出他的身份。
  
  “据我所知,在辽东乘用这种高级进口轿车,还挂着京牌,带着钢城的客车……”
  
  那人回头看向同伴讲道:“只有红星钢铁集团在辽东的主要负责人,也是红星钢铁集团的秘书长李学武了。”
  
  他点点头,语气愈加肯定地讲道:“一定是他了,他现在就在辽东工作,听说胡主任几次邀请他来奉城做客,看样子这是来了。”
  
  “红星钢铁集团?收购奉城一机厂的那个?”同伴思索着问道:“他们在辽东还有什么产业?”
  
  “嗷呦,那可多了——”
  
  同行人笑着讲道:“要不是我负责对接工业口,一般人还真就被你给问住。”
  
  他给同伴解释道:“这红星钢铁集团从成立到发展的时间很短,就这两三年的事儿。”
  
  “不过红星钢铁集团的底子很厚,可以说非常厚,集团原工业主体红星轧钢厂就是京城工业顶梁柱的存在。”
  
  “还是65年、66年组织人事变革,给红星厂创造出了发展的机遇,这才从京城工业成长为部管集团企业,顶牛的存在了。”
  
  “是最近两年才来辽东的吗?”同伴惊讶地问道:“那他们发展的可够快的啊!”
  
  “不,红星轧钢厂的分厂,也就是红星钢城炼钢厂原本就在钢城。”同行人解释道:“不过红星钢铁集团在辽东现有的工业规模都是依靠钢城炼钢厂才发展起来的。”
  
  他掰着手指给同伴解释道:“红星钢铁集团最开始收购了建设快十年还没建成的营城造船厂,成立了红星营城船舶制造厂。”
  
  “然后依托钢城的资源条件,从国外引进先进的冶金技术,发展特种钢材冶炼技术……听说最近开始向有色金属冶炼领域拓展业务,为此整合资源成立了红星钢城冶金厂。”
  
  “在这一过程中,红星钢铁集团管委会主任李怀德同刚刚我给你讲到的那位秘书长李学武一起访问了辽东,是陆副主任接待的。”
  
  他抬了抬眉毛,道:“红星钢铁集团这两位此行达成了对奉城一机厂的收购意向,回去以后没多久,一机厂就易主改革了。”
  
  “这个我知道,我认识一机厂原来的厂长刘作栋,他跟我提过一嘴。”同伴点点头解释道:“我们俩还聊了聊一机厂改革的事。”
  
  “嗯,这红星钢铁集团确实很厉害。”同行人点头强调道:“收购了一机厂,利用自有管理和技术优势重新洗牌,整合资源,将一机厂拆分重组,还真就让一机厂焕发生机了,现在可是咱们奉城的标杆企业。”
  
  “从一机厂变革的过程中,红星钢铁集团又在奉城成立了奉城机械制造厂,在钢城成立了钢城零部件加工厂,一分为二。”
  
  这人继续讲道:“再加上红星钢铁集团这两年接连投资建设的具有现代化、标准化生产工艺的红星钢城轧钢厂、红星钢城飞机制造厂、红星钢城汽车制造厂、红星电子制造厂、红星钢城五金制造厂等工业企业。”
  
  他手指头都掰了两个来回,挑了挑眉毛讲道:“这我还没给你算红星钢铁集团在辽东的其他分支机构呢。”
  
  “你比如说红星联合储蓄银行辽东分行,在奉城、营城、钢城都有分行。”
  
  “再比如说红星钢铁集团联合能源开发总公司,下属的红星联合矿业公司就是受咱们辽东工业邀请,执行矿业变革的先锋。”
  
  “联合能源开发总公司的联合销售公司涉及到了石油、燃气、热能、水务、电力等等,也在我刚刚提到的这三座城市成立了分公司。”
  
  “还有他们的联合能源公司,下有两座火力发电厂,其中一座就在钢城,设备是从法国原装进口来的,技术相当的先进。”
  
  这人对红星钢铁集团在辽东的产业如数家珍,真如他所说是负责对接工业口,也不至于将这些数据记得如此详细。
  
  只能说有心人不做没准备的事。
  
  “这红星钢铁集团……规模可真够大的——”同伴感慨道:“怪不得连胡主任都要亲自邀请和迎接,这也算是财神爷了。”
  
  “我都还没给你说红星钢铁集团在辽东的具体分支机构呢,人家有这个资本。”
  
  同行人面色平常,但语气淡淡地讲道:“他们集团还有建筑工程公司,钢城工业园区建设、营城船舶扩建、港口建设等等,都是由他们自己的工程公司来完成建设的。”
  
  “他们有自己的物流运输体系,最近报备上来的名录中就添加了红星联合物流发展总公司的名称,合作方就有京城铁路。”
  
  他微微摇头讲道:“这样的分公司他们还有很多,而且很多都是与其他大型企业、银行联合组建的,就这份体量在辽东工业圈子里可以称得上是庞然大物了。”
  
  “这——这是从一个轧钢厂规模的企业发展起来的?”同伴满眼的不敢置信,感慨道:“这关里人就是比咱们会做管理啊。”
  
  “也不尽然——”同行人玩笑着讲道:“听说这位李秘书长也是东北口音,喝酒极为爽快,上次打的咱们机关没有对手。”
  
  “这么牛?!——”
  
  (注:一张图解释清楚红星钢铁集团所有分支机构设定:
  
  从上到下为集团各分支机构序列。
  
  同颜色从左向右为分支机构下属。
  
  以后不再解释相关的设定信息。)——
  
  “哎呀,李秘书长,欢迎欢迎啊——”
  
  李学武上楼以后,还没到会客室,便见陆启明从走廊的方向迎了出来。
  
  他很是热情地先伸出了手,笑着招呼道:“我能说终于把你给盼来了!哈哈!”
  
  “您这么说我压力太大。”
  
  李学武笑着接住了他的手握了握,讲道:“刚刚胡可主任同我讲,要我尽快将心态从做客调整为回家,所以您别客气了。”
  
  “哈哈哈——”陆启明很是高兴地晃了晃他的手,亲切地讲道:“胡主任这话说的没有错,你来我这不算做客,算回家。”
  
  “再说的远一点。”他拍了拍李学武的手讲道:“冶金厂在辽东可很多年了——”
  
  “我也是这么想的,都是一家人嘛!”
  
  李学武笑着紧了紧他的手,讲道:“怪不得上次来奉城见到您我就觉得很亲切呢,原来您是我们冶金厂的娘家妈啊——”
  
  “啊?哈哈哈哈哈——”
  
  陆启明骤然听到李学武的话差点笑仰过去,一个劲儿地晃着他的手。
  
  他只知道东北人能整活,没想到李学武这个从京城来的也能这样整景(开玩笑)。
  
  一行人说笑着来到了会客室,从茶几上摆放着的干果茶水就能看得出,这是早就为他的到来而准备的,是真的用了心的。
  
  无论是胡可,还是邀请他来奉城见面的陆启明,都表现出了十足的诚意。
  
  李学武刚刚说压力大真不是说笑的,这两位也算得上是嘴大胃口大,一般的工业项目还真堵不住他们的嘴,应不得这般的情。
  
  “尝尝,这是咱们辽东的特产。”
  
  一落座,陆启明便示意了李学武手边茶几上的几样干果,笑着客气了几句。
  
  李学武则是认真地点头听了他的介绍,又讲了几句他每次来辽东出差必买的礼物。
  
  “是胡可同志讲,你要来辽东工作。”
  
  几句话的功夫作为寒暄的铺垫已经足够,双方也不是第一次见面了,所以话题推进的很快,这就是开始了今天的主题。
  
  陆启明看着李学武讲道:“我听到这个消息时的反应是欣喜的,上一次咱们见面我就觉得你对工业建设和发展具有很好的管理思维能力,也有这方面的眼光和判断力。”
  
  “您太客气了,集团和领导的信任。”
  
  李学武笑着点点头,说道:“我对辽东这片土地是有着很深的感情,我奶奶就是三江口人,从小耳濡目染听她讲东北往事。”
  
  “哦,怪不得,我还说呢。”陆启明恍然大悟地点点头,说道:“你这东北口音是哪里学的,京城人说这个可不容易学。”
  
  “哈哈哈——”李学武笑着说道:“要不怎么说想来辽东工作呢。”
  
  “我是感受到了这片土地工业发展的勃勃生机,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和努力,还有像您这样尽心尽力的领导,我相信红星钢铁集团在辽东一定有发展,有未来。”
  
  “我十分认同你这句话。”
  
  陆启明点了点沙发扶手,看了看同在会客室的其他同志,讲道:“辽东的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人民淳朴热情。我们辽东对工业企业始终保持着欢迎和支持的态度,是欢迎像更多红星钢铁集团这样的企业在辽东落户办厂,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那这样看来我们是想到一块去了——”李学武微笑着讲道:“所谓志同道合,方称同志,现在您是我的同志了。”
  
  “你可一直都是我的同志啊,我的同志。”陆启明眼睛亮了亮,笑着讲道:“辽东工业的大局就需要你这样的同志添砖加瓦,我希望你不要有顾虑,有压力,放开手脚大干一场,方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啊。”
  
  “陆主任对我的期待,对红星钢铁集团的期待,我认为是一种动力。”
  
  李学武先是看了陆启明,又看向了胡可讲道:“集团今年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持续推进集团在辽东企业的各项建设,确保工业项目精准落地,巩固企业产业变革发展成效,推进技术变革和产效产能的建设……”
  
  “我们对集团在辽东的工业布局和发展,有关于物流、港口和贸易等息息相关产业的持续投资建设态度是一以贯之的。”
  
  他在同陆启明的谈话中强调,红星钢铁集团在辽东的产业布局是长久的,是符合集团和辽东共同期待的发展利益的,是高效的,是符合现代化工业发展诉求的。
  
  陆启明听的很是认真,尤其是听李学武讲到红星钢铁集团未来几年对辽东工业和贸易工作的展望和目标,频频点头表示赞同。
  
  他在回复中表示,辽东和辽东工业会保持欢迎和支持的态度,愿意也会积极帮助红星钢铁集团在辽东投资建设,愿意邀请更多像红星钢铁集团这样的优秀企业来辽东发展,参与建设,共享时代发展机遇。
  
  在接下来的谈话中李学武向他介绍了今年红星钢铁集团的几个大动作。
  
  首先是红星钢城飞机制造厂将在下半年实现国内首款直升飞机的量产目标,订单量已经积累突破超过500架。
  
  其次是红星钢城汽车制造厂将在下半年筹建轿车工厂,单列流水线,扩大产能。
  
  ……
  
  李学武是不是吹牛皮,以陆启明通过胡可对李学武本人,对红星钢铁集团,以及通过其他渠道对钢城工业园区的了解,他能够判断的出来。
  
  这些项目确实有潜力,也能够突破极限,持续扩大产能。
  
  他认可红星钢铁集团,认可李学武的态度来自于红星钢铁集团旗下的各工业企业在技术合作、产业合作以及工人招录等方面都表现出了十足的责任和担当,很得他认同。
  
  别的暂且不说,红星钢铁集团在辽东各工业企业提供超过一万个工作岗位,那他陆启明就得仔细思考对红星钢铁集团的态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