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四合院之饮食男女 > 第24章 老牛吃嫩草

第24章 老牛吃嫩草

第24章 老牛吃嫩草 (第1/2页)

“秘书长,醒醒——”
  
  李学武半梦半醒之间听见有人叫自己,习惯性的警觉让他在还没睁开眼睛的时候,手已经握住了枕头下面的枪把。
  
  “秘书长,市里的电话。”
  
  是张恩远的声音,睁开眼睛见到的也是张恩远稍显急切的面孔。
  
  休息室并没有开灯,但从开着的房门能感受到微弱的灯光,是他办公桌上的台灯。
  
  “嗯,几点了?”
  
  李学武并没有急着坐起来,而是重新合上眼睛问了一句。
  
  张恩远见他醒了,便也不再着急,定了定心神回答道:“凌晨三点四十分。”
  
  他就在值班室休息,轮流值夜的周令华接的电话,随即便叫醒了他和张兢。
  
  张兢还在同对方讲话,自己则按照对方的要求,来请秘书长通话。
  
  对方也是秘书,来电询问能否与红星钢铁集团在辽东的负责人通话。
  
  这还有什么好犹豫的,秘书长早就交代过,为此不惜推了明天的行程,夜里都守在办公室,不就是备着这通电话嘛。
  
  “张主任正在听电话,是钢城工业管理局王露主任要同您通话。”
  
  “嗯,我知道了。”
  
  李学武平躺在床上约有两三分钟,这才撑着床铺坐了起来,穿了周亚梅准备的拖鞋站起身,迈步来到了办公室。
  
  张恩远的动作很是迅速,就在李学武坐到办公桌后面的时候,他已经去隔壁叫了张兢,通知他领导已经醒了,随时可以通话。
  
  张兢见他如此说,这才将消息通报给了对面,在对面确定王露主任可以通话后,便将电话转到了领导的办公室。
  
  张兢和张恩远齐齐从办公室里出来,到了李学武这边,随时听候命令。
  
  或许是值班室的动静惊扰了深夜里寂静的走廊,这会儿杨副厂长办公室的方向也亮起了灯,有动静过来。
  
  “嗯,王主任你好,我是李学武。”
  
  李学武的声音一贯是沉着冷静,并没有被白天的消息所困扰,更没有任何的惊慌失措,让对面王露的语气也不由得平和了几分。
  
  “李秘书长您好,深夜打扰了。”
  
  王露同李学武是在奉城认识的,那一次李学武陪同李怀德去辽东拜访,王露也参加了那一次的座谈会。
  
  两人又一同回的钢城,后来几次接触下来,李学武对钢城这位主管工业工作的女干部印象很好,是一个十分有管理才能和专业素养的人才。
  
  而王露对李学武也是同样的敬佩,就在李学武来辽东工作以后,她还打电话问候,邀请李学武去钢城工业局做客。
  
  李学武是听到王露的电话一点都没有意外,他同杨宗芳等人也说了,要积极配合地方工作,也早就确定这些工作会由地方来统一安排。
  
  毕竟每个地区的工业水平和资源是不同的,由部里直接通知集团难免会有遗漏。
  
  李学武下午与集团沟通的结果是,李怀德同意他的意见,集团各分支机构以地方协调管理为准,积极配合展开应急工作。
  
  甭管红星钢铁集团的体量有多大,也甭管李学武在辽东工业的影响力有多大,本质上集团在钢城的工业企业就得归人家管辖。
  
  所以,李学武的语气里没有意外和不耐,王露的语气也直白和坦然。
  
  “按照上面的统一部署,我们要统计调查在钢具有兵器生产潜力的企业情况。”
  
  王露十分诚恳地讲道:“我知道红星钢铁集团在钢城有一处兵器工厂,您能否将工厂的实际情况汇报上来,我们可能会用到。”
  
  “没问题,稍后我会安排专人将集团在钢城各工业企业具有战备生产能力的情况送到工业局,请您安排人接收。”
  
  李学武的回答铿锵有力,“也请组织放心,时局维艰,红星钢铁集团在辽东各企业只有一个态度,那就是饱和式生产,无条件、敞开式供应。”
  
  他态度十分坚定地讲道:“包括但不限于兵器、汽车、食品等等,随调随有。”
  
  “谢谢,有您这句话我就放心了。”王露话语中透露着欣喜,感激地讲道:“稍后我会安排专人去对接相关情况。”
  
  “那就这样,李秘书长,再见。”
  
  “再见。”
  
  李学武撂下电话,抬起头看向台灯灯光映照下的几人。
  
  眼睛有些红的张兢、神情紧张的张恩远,以及披着衣服半途走进办公室的杨宗芳,他们都在看着李学武,等着他说话。
  
  李学武缓缓点头安排道:“张兢你带人去一趟,将下午整理出来的资料送过去。”
  
  他并没有急着同杨宗芳打招呼,也没有急着同他通报刚刚电话里的情况,而是立即就电话里的约定做了安排。
  
  “记住,除了正常的交接,不要多说什么,记得要一份回执,提醒对方保密。”
  
  交代完这一句,他才摆了摆手,示意张兢可以去办这件事了。
  
  张兢提了提精神,点头应道:“好的秘书长,我现在就去,值班室交给恩远同志。”
  
  张恩远没有出声,但很认真地看着他点了点头,表示已经明确他的指令。
  
  张兢看了他一眼,见李学武没别的吩咐,这才转身出去了。
  
  就在李学武打电话的功夫,张恩远已经给李学武和后进来的杨宗芳准备好了热茶。
  
  这会儿他见领导没有吩咐他做事,便要跟着出去,却又被领导给叫住了。
  
  “恩远你留一下。”李学武先是招呼了他一声,这才看着坐在他对面的杨宗芳讲道:“上面的安排已经下来了,目前是调查统计在钢各工业企业的战备能力,下一步如何走还要看具体情况如何发展。”
  
  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继续讲道:“我已经同钢城工业的王露主任讲过了,红星钢铁集团对于组织的安排会无条件配合,饱和式生产,敞开式供应。”
  
  “有备无患,咱们现在就要开始做准备了。”
  
  “态势会向更恶劣方向发展吗?”杨宗芳微微皱着眉头,较为担心地讲道:“在进一步强调保供保生产的情况下,对工人的宣传工作也要跟上,还包括应急防备工作。”
  
  “嗯,相关的应急方案张兢他们已经做出来了,下来就发给集团各工业企业。”
  
  李学武当然能想到杨宗芳的担忧,点点头说道:“宣传和防备工作要同步进行,但要适当地保留余地,不能引起恐慌。”
  
  他手指轻轻点了点桌面,强调道:“尤其是现阶段,要做好被渗透干扰的准备。”
  
  “嗯,我明白您的意思了。”
  
  杨宗芳见李学武的目光逐渐深邃,谨慎地点点头讲道:“明天一早我就组织召开安全工作会议,强调和部署相关的工作。”
  
  “不要慢了,也不要过了。”
  
  李学武低了低眉毛,端起茶茶杯讲道:“过犹不及,收都收不回来。”
  
  “您的意思是——”杨宗芳目光有些期待地看着他,随后也知道李学武不会讲清楚的,但他心里已经稍稍有了一点底。
  
  安全保卫和应急管理工作还是要提高认识,要做长期攻坚的准备。
  
  李学武喝了一口热茶,放下茶杯,这才继续讲道:“未来三年对于集团来说至关重要,发展的好不好,稳不稳,就看这一朝。”
  
  他抬起眉毛看向对面,态度十分认真地强调道:“李主任以及其他领导对安全和应急管理工作也是十分的重视,这一点你应该能感受得到。”
  
  杨宗芳没有回答,但也点头认可。其实他更认可的是李学武对安全保卫和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视态度。
  
  与其说集团对他分管的两项工作很重视,倒不如说李学武在集团层面一直就与安全相关的工作常抓不放,不许重大事故产生。
  
  以前他就负责冶金厂各方面安全管理工作,也包括安全生产工作。李学武在来到冶金厂工作以后,也在会议上强调过这一点。
  
  红星钢铁集团安全生产标准化和应急管理体系是由李学武牵头建立起来的,李学武对他强调这些话是很有资格的,可以说非常的有资格,是他必须认真对待的。
  
  李学武最喜欢什么,现在冶金厂机关众人还没琢磨透彻,但秘书长最讨厌什么他们可早就打听的一清二楚了。
  
  非常的简单,就一点,安全生产事故。
  
  他所接触到的、管理到的几乎所有发生过安全生产事故的责任人都被他处理了。
  
  很严肃的处理,比较一般工作错误处理的更为严格,尤其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
  
  也正是因为他的严格管理和科学把控,才让红星钢铁集团各工业企业和生产单位连续三年被工业部当做典型和榜样表扬宣传。
  
  红星钢铁集团在密云山区的训练基地就挂着应急管理工作培训示范基地,最初的那一年几乎全国的应急管理骨干都来这边受过训,参加过理论和技能培训以及考试。
  
  红星厂也向其他工业企业和兄弟单位输送过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就是在南方也有培训单位的老师是从红星厂走出去的。
  
  ***
  
  今天也是巧合,是出了这档子事,所以两人有了谈话的机会,不然他也能感觉到,李学武在会议上宣贯了变革的细节,下来就要找相关的负责人谈话了。
  
  他没想过自己是第一个,因为在他想来自己与李学武的关系比较尴尬,再加上他的分工经重新调整后进行了扩充,他还没想好应该以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李学武。
  
  说起来,他和李学武并没有私仇,甚至是工作上的分歧和矛盾都没有。
  
  只有一个,就是当初他在面对董文学犯错误的时候所表现的立场,以及在杨元松出问题时所表现的态度。
  
  当时李学武在私下里就严肃地警告过他,甚至态度上很坚决。
  
  尤其是后来在钢城,李学武也是趁机敲打过他,处理了一些与他相关的干部。
  
  时过境迁,李学武也来到钢城工作了,这里所有的干部都是他的下属了。
  
  当然,也包括他自己。
  
  李学武在工作上的态度没得挑,要他不违心地评价,李学武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
  
  从多方面来看,冶金厂和集团在辽东各工业企业能有他来掌舵可以称得上是一件幸事。
  
  昨天上午开的会,下午就有小话传了出来,说他杨宗芳已经服软了。
  
  那些话说的有模有样,要不是他还清醒着,都怀疑自己什么时候说过这样的话,做过这样的事了。
  
  让机关里传闲话的主要原因是此次组织架构变革方案中,他所负责的范围扩大了。
  
  你要说其他副主任也有管理权限扩大的情况很正常,但对于他来说就不太正常了。
  
  从京城回来,他已经做好了被李学武边缘化的准备,其实从董文学重新掌握在钢城冶金厂的主动权以后他就被边缘化了。
  
  原本他在董文学和李学武的支持下,即便在李怀德不信任也不喜欢他的情况下还掌握着冶金厂的纪监监察权限。
  
  现在呢?
  
  从董文学那时候就已经划走了,他自己都能感觉到李学武的到来会加剧这一情况的变化。就是万万没想到,变化让他措手不及。
  
  李学武怎么会给他加担子?
  
  如果是别人,他还要怀疑对方居心叵测,是不是故意要在某方面坑他。
  
  但李学武不会,其他班子成员也知道,李学武从来到辽东以后做事非常的光明。
  
  这么说吧,李学武要玩阴的,他们早被调岗解职了,绝对抻不到这么久。
  
  但就是李学武的表现,越光明,他的心越没底,他在想李学武到底要他干什么?
  
  刚刚的工作谈完,时间已经将近四点钟了,窗外的天色漆黑一片,但这是黎明前的黑暗,恰恰证明距离天亮没多久了。
  
  李学武自觉的睡不着了,杨宗芳有心事,喝了张恩远准备的热茶也没法回去睡回笼觉,所以两人就这么谈了起来。
  
  就着北边的事情,谈到了安全保卫和应急管理,谈到了集团未来的目标和发展思路,也谈到了李学武对辽东工业,对冶金共工业的思路和目标,最后谈到了……
  
  ——
  
  “昨天听见有人骂街了。”
  
  上午十二点钟,接连开了几个会议,部署了一系列工作,也将实际情况通报给了班子成员,做好了相关工作的安排。
  
  辽东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成员换班休息,半天继续值班和工作。
  
  李学武同集团在辽东各工业企业负责人都通了电话,也讲了自己的态度和安排。
  
  除了最远的徐斯年跟他聊了一会,其他人表现的都很淡定,毕竟都是经历过风风雨雨的老同志了,早就有了心理准备。
  
  徐斯年讲的多,是因为他所负责的工作较为复杂,船舶工业生产比较敏感。
  
  他在电话里就同李学武讲到了,已经应营城的统一安排,上报了船舶工业的情况。
  
  李学武并没有同他强调太多,也不用跟他强调这个,电话里也是要注意保密的。
  
  相关的工作都做完,于喆开车送他回家,洗个澡,换身衣服。
  
  昨天推迟的行程今天要挤出一点时间补上,争取明天能启程去奉城。
  
  他想见一见胡可,见一见陆启明,接下来三年他带领集团在辽东要怎么干,还需要与辽东对接,碰一碰,看能不能擦出火花。
  
  孤木不成林,单丝不成线,红星钢铁集团再能打,也改变不了它是一个企业的事实。
  
  如果能与地方、与辽东各工业企业和相关联的企业展开全面合作,那对于辽东工业企业来说是一个机会,对红星钢铁集团也是一个重要的选择和难得的机遇。
  
  以前要说红星厂在钢城的炼钢厂没什么底蕴,更没什么排面,得不到辽东工业的重视倒是很正常,现在可不一样了。
  
  什么样的体量就有什么样的担当和责任,什么样的实力就能交往什么样的朋友。
  
  李学武很了解胡可要见他的目的,他也想借胡可的方便同陆启明谈一谈。
  
  如果谈的好了,对方的要求也很合理,那他就要同胡可谈条件了。
  
  他要在提振自身工业发展和经济发展工作的同时,积极与辽东的企业展开合作。
  
  现在也别说辽东的工业企业看得起看不起红星钢铁集团这支外来户了,有陆启明和胡可站出来背书,他有很大的信心。
  
  在这个年代,谁敢小瞧了东北的工业生产能力储备?
  
  说东北的工业生产能力是全国第一也不为过,尤其是重工业企业的分布。
  
  这里的地理位置十分的优秀,矿产资源分布均匀,十分适合重工业发展。
  
  红星钢铁集团能凭借炼钢厂一家企业,逐渐渗透到钢铁工业上下游产业,要说没有东北的工业基础支持是不可能的。
  
  最开始支撑红星厂完成三产工业基础发展积累的五金工业不正是借了钢城拥有完备五金工业生产基础的光嘛。
  
  再到后来红星钢铁集团在钢城和辽东其他城市布局汽车产业、电子产业等等,在京城就不适合,在津门也不行。
  
  所以红星钢铁集团要汲取东北工业的养分和资源,在东北这片土地发展,也要积极展开合作,将发展的红利回应给辽东工业。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春嘛。
  
  他昨晚没休息好,中午在食堂吃了午饭便出来了,靠在后座上闭目养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