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这该死的魅力
第721章 这该死的魅力 (第2/2页)这项业务才刚刚开始筹备,她要参与其中,必然能积累经验,走的比别人快很多。
至少不用等在文宣队,竞争宣传处每年仅有的那几个名额。
李学武能指点她什么,她需要的也不是指点,她需要的是李学武的认可和支持。
——
“你应了她?”秦淮茹瞧见王露和周小玲离开,这才跟着李学武来了茶水吧,“这姑娘心计可多。”
“呵呵,比你还多?”李学武没有回头,走进茶室后找了个凉快的位置坐了,“不用泡茶,坐一会就走。”
“那就喝红茶,一会去楼上午休吧。”秦淮茹从吧台要了红茶,给他端到了茶桌旁,“回去你也休息不好。”
“嗯——”李学武长出了口气,坐直了身子,端起茶杯抿了一口,道:“干的就是这个工作,当以前呢?”
“当领导比以前都忙,你也是太辛苦。”
秦淮茹坐在了他的身侧,关心道:“还年轻呢,有些事该往下放就放一放,总不能可着你一人累吧。”
“杂事多,剪不断,理还乱,没有头。”李学武总结了自己现在的工作状态,微微摇头道:“等等吧。”
“像这样的,来找你走关系的开始多起来了吧?”秦淮茹瞥了一眼门外的方向,指的是周小玲那样的人,“你以前不是最不耐这些事的嘛,怎么还请她吃饭了?”
“时移世易,哪有准。”
李学武放下茶杯,看着她说道:“以前的岗位太敏感,又是业务岗,怎么好多接触人。”
“现在就不一样了?”秦淮茹看了他,道:“总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人都接待吧。”
“呵呵,你对她有意见?”
李学武瞧出来了,笑着问道:“说说,有什么事是我不知道的。”
“这厂里的事还有你不知道的?”秦淮茹反问了一句,“这样的小狐狸可养不熟。”
“谁说我要养熟她了?”李学武眉毛一挑,淡淡地说道:“用人不要太狭隘,谁能听你一辈子,对吧。”
“你总有的说——”秦淮茹还是不赞成他的想法,不过也没法劝,“等长大了反咬你一口就知道疼了。”
“咬人?还得看你自身的实力够不够硬。”李学武说,“任是她牙尖嘴利,也能崩坏她几颗牙齿。”
“吹牛吧,你的实力硬不硬我还不知道?”
秦淮茹的胆子也大了,以前这种地方可不敢乱说话的,现在茶吧里没客人,服务员又距离远,啥话都敢说。
李学武好笑地看了她一眼,道:“谢谢你的关心,听说你相亲成功了?”
“我就说这厂里没有消息能瞒得住你吧。”秦淮茹白了他一眼,道:“结婚就不邀请你了,不办酒席。”
“为啥?二婚就不是婚了?”
李学武打量了她,问道:“是你不愿意,还是你对象不方便啊。”
“都三十多岁的人了,还啥对象啊。”秦淮茹颇为不自在地摸了摸自己脖子,“觉得合适就凑一块堆过呗,行李卷一般,还啥婚不婚的。”
“对婚礼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对婚姻生活的态度,你的想法很危险啊。”
李学武点了点头,劝道:“无论问题出在了哪里,你都得仔细考虑好,该怎么妥善地处理。”
“否则结婚以后遭罪的还是你自己。”
他只提点了一句,便没再往深了说,看得出来,秦淮茹在他面前聊这个话题是有些尴尬的。
可从决定相亲的那天起,她就知道自己早晚有一天要面对李学武。
婆婆的建议更直接,相亲不结婚,等着李学武。
秦淮茹最开始也考虑过婆婆的意见,可她也是女人,哪里等得起李学武啊。
倒是家里的条件好了,不缺衣少食的,可三个孩子渐渐大了,她总不能老一个人。
李学武结婚以后要她的次数一个巴掌都能数得过来,且间隔的时间越来越久。
她很清楚,从一开始就是她主动,现在也应该由她主动退出这种模糊的关系。
他不需要自己了,不需要一个三十多的女人。
人总是自私的,终究要为自己着想。就算不是为了自己着想,也得为这个家以后着想。
现在是年轻力壮,可等老了以后呢?
总有个头疼脑热的时候,谁能在床前伺候她啊。
也别说儿女不孝,久病床前无孝子,到头来还得是枕边人互相扶持。
所以,相亲了这么久,终于选到了一个合适的人。
就算她想继续吊着也是不成了,再选下去,人家都要传闲话了。
这年月就是这样,说你眼界高,说你不知廉耻风烧,各种各样的谣言都会出现。
相亲到结婚,最难的还不是街坊邻居的闲言碎语,也不是婆婆的唠叨和仇视,更不是孩子的担忧和反对,而是面前这个给了她新生活的男人。
秦淮茹做了无数次心理建设,这才坐在了这里,想坦率地,轻松地将这件事说清楚。
只是没想到,李学武表现的比她想象中的要洒脱。
是了,他并不缺少女人。
比如刚刚离开的周小玲,年轻漂亮,再聪明还能玩得过他这样的老狐狸?
只是不知道怎么的,看李学武的态度,秦淮茹反倒是有些不甘心,或者说愧疚感反噬?
“咳咳——再说吧。”敷衍地回了一句,她恰似不经意地问道:“松英多久能回来?”
“不太确定,看行程吧。”
李学武打量了对面的秦淮茹一眼,已经知道她在意什么了,是张松英调任医药总公司的事。
要说起来,张松英还是托秦淮茹的福才有了今天,这也是她不愿意压秦淮茹一头的原因。
两人竟也在不知不觉间有了竞争的势头。
秦淮茹就算是再不想进步,也会对比张松英,会胡思乱想,感到失落。
她在想,是不是自己的三心二意,不断地相亲惹恼了李学武,没有再给她亲近的机会。
同时,也没了照顾她的意思。
“你把房子做置换了?”
李学武看了看窗外,见她点头,便继续说道:“也好,换个大一点的房子,老人和孩子住着也舒服。”
“尤其是结婚以后,终究要有个属于自己的房间,彼此有了间隔,才能正视关系。”
“我都不知道,置换房子,搬去住楼房还有这么多说道。”秦淮茹微微摇头道:“我就是不想住大院了,也不想再住老房子里遭罪。”
“你们家前院和你后院的房子是阳面,不显,住在我们这边常年见不着阳光,早就受够了。”
她抱怨着,“现在有条件了,也没什么负担了,我最想解决的,便是住房问题。”
“三间厢房只能置换25平米,我这两年攒下来的工资都填里了,也才够换个40平米的房子。”
“一个人挣工资养一家子不上班又上学的人,能攒下多少。”李学武点点头,问道:“没让你对象填一点啊?这次的机会可是难得,再想碰就不容易了。”
“我没想着让他拿,有多大能耐住多大的房。”秦淮茹看了看手里的茶杯,说道:“否则有一天事情说不清。”
半路夫妻,终究是隔着一层肚皮,她还带着三个孩子,这重组的家庭一定问题很多。
她现在把积蓄都掏出来买房子,房主写了谁的名字不用猜了,一定不会牵扯到财产纠纷。
再想想,结了婚以后生活上的花费,以及遇到大事时如何筹钱,早晚得是一地鸡毛。
这组建家庭过日子,要是没有那个心,还真就打个提前量,算好心里一笔账。
免得分家的时候扯不清。
“趁现在窗口还没有关闭,换个大一点的房子吧,需要多少钱跟我说,我借给你。”
李学武终究是硬不下心肠,彻底断了这层关系。
秦淮茹看了她一眼,微微摇头道:“算了吧,借你的钱又不是不用还,真需要大的我贷款就是了。”
“我找你是想问点事。”既然这件事已经谈妥了,她心里也是松了一口气,整理情绪说道:“上次李主任在饭桌上说过一次,想要在城里做饭庄子,你知道吗?”
“不知道,啥时候的事?”
李学武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道:“他在酒桌上说的话你也信?”
“我这不是有点想法嘛——”秦淮茹无奈地说道:“跟杨师傅和钱师傅我们也商量过了,如果领导真有这个心意,我们想把招待所的餐饮部开到城里去。”
“还是挂红星厂招待所的牌子,厨子和服务人员也是用厂里的人。”她见李学武眯起了眼睛,紧着解释道:“我也是想多盈利,给大家谋点福利。”
“嗯,是个好想法。”李学武没在意她的功利心,强调道:“你有没有想过如何平衡这种利益分配?”
“真按照你的想法来,店外店的盈利怎么算?职工的工资和你想要的福利补贴又该怎么算?”
他手指点了点茶几,提醒道:“现在事情还没干,什么事都好商量,人家都听你的,以后呢?”
“你要知道,财帛动人心。”
李学武放下茶杯,讲道:“这件事你再考虑考虑,从职工劳动和利益获取的方向考虑,再从为厂里,为职工们能带来什么方便考虑。”
“有的时候好事也能变坏事,坏事也能变好事。”
——
中午李学武并没有在招待所休息,秦淮茹都要结婚了,再给她刷牙就有点不合适了。
李学武也是有底线的人,虽然他的底线不多,但终究是要顾及一些情况的。
他没有问秦淮茹对象的情况,三十好几的人了,总不至于没心没肺。
再说了,他多问一嘴,又要秦淮茹多心。
两人的关系本就是单纯的“姐弟情深”,确定这位邻家嫂子能听话就已经足够了。
别较真,张松英的情况跟她还有些不一样,李学武从未见过张松英的男人。
别说是他了,就是张松英都好几年没见着自己男人了,说是出门挣大钱,一去不复返,影像无踪。
有数的几次,有人给家里带消息,也是今天在这,明天在哪,天南海北的,哪都有他。
用张松英的话说,她男人遍天下。
这个时代,能蹿成这样也是一种能耐,甭说挣着没挣着大钱,人家这辈子也是没白活。
走遍了山山水水,家里媳妇儿也不用自己养活,云游仙人一般的命运。
张松英跟李学武在一起的时候讲了,如果有一天她男人回来了,她绝对不发脾气,不骂人。
这种货色要是能活着回来,就说明他命大,谁跟他较劲谁倒霉。
李学武对张松英没有什么压力,对秦淮茹不然,真要在大院里遇见,那得多尴尬。
其实不仅仅是秦淮茹,一些有的没的关系,他也在做冷处理,不能因为年轻爱玩就耽误了人家。
有些特殊情况没办法,他终究是要负责的。
比如周亚梅,比如冉秋叶,比如佟慧美、金姣姣……
这么一算下来,好像还是有点多啊。
李学武坐下来反思自己,也是很懊恼,自己为什么就如此的谦谦君子,玉树临风。
唉——都怪自己这该死的魅力!
有些关系,有些人,或许需要时间来冷却,等他去了钢城,她们就会有自己的生活。
李学武没有霸道的思想,有密码和没有密码的wifi他都蹭过,其实也没什么区别。
除非是第一次开通流量的那种机器,可实际上新机器不见得有多好用,懂的都懂。
新机器你不得设置参数,跑熟练度啊,生涩的很。
在一起就是为了快乐,他没有好为人师的兴趣,更没有栽花养花的闲心,有空了浇浇水,赏赏花就得了。
没有永远十八岁的姑娘,但永远有十八岁的姑娘。
不把心里的位置腾出来,又怎么接纳新的好姑娘。
——
22号,周末,沈国栋到俱乐部跟李学武汇报工作。
在台球室二楼,他见到了正在打台球的李学武,以及鼓掌叫好的一群姑娘。
“这么热闹啊。”沈国栋打量了比较眼生的几个,走到台球桌的对面说道:“武哥,有空吗?”
“最后一杆,你先坐。”
李学武瞄着白球,看着黑八,试了试手感,啪地一声,一杆进洞。
“太厉害了——”
“真厉害!”
……
要不是头脑清醒,李学武都快要在这一声声的赞叹中迷失自我了。
谁受得了这个,七八个姑娘穿着浅颜色的裙子给你鼓掌叫好,目光里全是热情好客。
“哪找来的,别说是你带来的。”沈国栋好笑地点了烟,示意了聚在一起叽叽喳喳的小姑娘们问。
李学武看了那边一眼,微微摇头解释道:“新招的职工,李白和裴培叫来的,你有认识的吗?”
“不认识,千万别说我认识。”沈国栋摆手道:“小燕现在特敏感,总怕我学坏了,您可别坑我。”
“你这点胆子啊,路上遇着个猫都能吓一跳。”
李学武好笑地看了他,使用了茶杯问道:“急匆匆跑过来有啥紧急的事儿啊?”
“没啥紧急的事,就是老没跟您汇报工作了,心里总觉得没底,想唠叨唠叨。”
沈国栋倒也是坦诚,凑近了李学武开始讲了起来。
从南讲到北,从东讲到西,回收站各个分部,以及京城回收站这点事都叫他讲了个完全。
李学武很有耐心的听着,虽然他早就说过了,这些事由着他和于丽做主,就是想培养他们。
现在沈国栋憋的够呛,不让他说出来,下面的工作他也含糊。
等他讲完了,李学武这才慢条斯理地问道:“交道口街道那边处的怎么样?”
“行啊,好着呢,通知我下个月入谠呢。”沈国栋终于有点自信了,笑着说道:“小白把京城营销这摊子撑起来了,我轻松了许多。”
“有没有打听过,我们厂职工子女搞运输和客运的多不多?”李学武看着他问道:“就是买三轮车。”
“这您还真问着了。”沈国栋认真地介绍道:“您现在去大街上随便截停一辆,问问他是哪的关系。”
“甭含糊,十个里有八个是你们厂的职工子女。”
他挑了挑眉毛,道:“京城货站那边的运输任务基本上都让这些人垄断了,明眼看着街上的三轮车都多了。”
“贷款,基本上都是贷款。”
沈国栋知道他比较重视职工的生存和生活,详细介绍道:“普遍都存在本钱不足的情况,贷款是他们找一个养活自己方式的唯一出路。”
“也是赶上好时候了,城里的排子车哪里比得上细改的三轮摩托车啊,叫车用的人多着呢。”
“总有不差钱儿的。”沈国栋微微摇头道:“也就是我腾不出手来了,否则一定把街道剩下的这点资源利用上,搞个客运运输公社。”
“钱还不都叫你挣完了?”
李学武喝了口茶,淡淡地说道:“人力有所穷,思维却是可以扩散的,就没想过把想法交给街道?”
“你没时间干,不代表别人没有时间干。”
他看了眼兄弟,提醒道:“最好给自己找一个伴儿,你太耀眼了,容易遭人恨。”
——
PS:今天不一定能写得完,明天再看看,能不能追上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