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隆万盛世 > 1395当年

1395当年

1395当年 (第2/2页)

总不能他闭嘴,让张居正来提吧。
  
  下属没有用,留着干嘛。
  
  “两条.”
  
  听到对方已经直接说出了要求,魏广德当然不会拒绝。
  
  那些福船肯定有多的,而且现在按照新船卖出,以后水师需要,再建造就是了。
  
  有了东番岛,造船木料已经不缺。
  
  何况,其实吕宋也是有木料的,可以说大明二百年内造船木料根本不缺。
  
  至于再往后,魏广德不知道二百多年后的海船,是否已经开始尝试建造铁船。
  
  反正后世,造船已经不需要大批量采购木料,都是钢铁造船。
  
  所以,也就没必要省什么。
  
  至于什么保护植被,貌似东番岛和吕宋其实更需要被开发,而不是保护。
  
  “我这里不会反对,最好直接派人去南海水师那边,先看船,定下来再商议价格。”
  
  魏广德开口说道。
  
  “如此就多谢魏阁老了。”
  
  张四维马上起身拱手道。
  
  “嗨,举手之劳,你这样算怎么回事儿。”
  
  勋贵跑南边和水师洽谈买船的事儿,在京城当然是藏不住的秘密,魏广德可不相信张四维不知道。
  
  当然,水师的船在那里,愿意卖给谁,又是另一回事。
  
  魏广德点头,那这船就是买定了,无非就是多花钱和少花钱的差别。
  
  这里,两个人都是不缺钱的主儿,自然懒得谈钱的事儿。
  
  下面的人,自然会妥当处置。
  
  张四维找来了,不过张居正却没有为此找过他。
  
  想想也是,张居正家族现在玩的就是耕读传家,倒不是说张家真的要耕地,就那么个意思。
  
  有点土地收地租,主要精力还是放在科举上,要入仕,成为官宦之家,根本就不参与商业贸易,做什么大商人大富豪。
  
  晚上散衙,魏广德回到府里,吃过晚饭后在后院待了一会儿,就去书房看书。
  
  进去没多久,张吉就进来,小声禀报那澄海吕昌黎到了。
  
  “让他进来吧。”
  
  魏广德放下手里的道经,吩咐道。
  
  很快,吕昌黎就被张吉引入书房。
  
  进入房中,吕昌黎就直接跪倒给他行礼。
  
  “起来吧,无须如此客气。”
  
  魏广德笑笑说道。
  
  等人起来,魏广德绕出书案,把人引到一边茶几旁坐下,这才随口问了几句吕家的情况,问问他一路北行看到的场景。
  
  自然,吕昌黎就是对当下大明各地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一番吹捧,只说魏广德等阁臣治理的好。
  
  下面是什么情况,魏广德知道些。
  
  其实当下大明,可能超过绝大部分人的想象。
  
  生活困苦的人有,但并不是绝对,那只是少数,不能以偏概全。
  
  实际上大明百姓过得什么日子?
  
  自然是富有的日子,特别是江南百姓,这也是为什么倭寇在江南肆掠后,即便遭遇朝廷大军围剿,依旧不愿意向北或者去其他地方活动的原因。
  
  实际上,此时的大明百姓是富有的,他们的富,来自强大的生产力。
  
  虽然皇帝、太监和大臣们互掐,不断秀出下限,但大明更新换代的生产技术却还是在不断提高。
  
  从种地打粮到纺线织布,各行各业都在发展,虽然期间也受到倭乱的影响,一度出现倒退的情况。
  
  可是经过这十余年时间的恢复,江南各地,特别是沿海曾经受到倭乱侵袭的地区,大多已经恢复如初。
  
  但就粮价说事儿,一石米南方半两多银子,大约为十钱银子左右,北方贵些,也不过十二三钱银子,都不到一两。
  
  为什么呢?
  
  因为农业产量大,江南此时上等田地,如果风调雨顺一亩最高可产三石大米。
  
  此外,猪肉价格和其他商品价格也都很便宜,这也就是为什么盐商操纵盐价,但百姓依旧可以承担的主要原因。
  
  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看到大明的场景都为止惊叹。
  
  因为此时的西方,百姓还在为一日三餐吃饱肚子而苦恼。
  
  但是这些困扰,在大明,绝大部分百姓是不存在的这些问题的。
  
  即便缴纳“沉重”的地租和赋税,百姓依旧可以过得很好。
  
  在嘉靖朝以前,甚至“穷苦”百姓之家,闲时还可以穿上丝绸衣服出来闲逛。
  
  倭乱对江南经济的影响很大,这些风景都已经不存在,毕竟那些年朝廷在江南征收重税剿倭,确实把百姓搞穷了。
  
  而现在,江南也正在恢复如初。
  
  而北方的情况则稍差些,主要还是这些年天灾太多,而且经济本身南方也重于北方。
  
  吕昌黎在魏广德面前,大抵把他一路北行看到的事务详细叙述了一遍。
  
  “南北差异,一时半刻也没法缓和,特别是北方前些年水患,这些年又有出旱灾的征兆。”
  
  听完,魏广德只能摇头叹气。
  
  “朝廷将船引分散在各省,应该就是希望让北方各省也像南边一样,重手工姜坊提高百姓收入吧。”
  
  吕昌黎试探着问道。
  
  “确有此意,不止是南北,东西也有差异,东部省份百姓生活还算不错,可西部省份就差了很多。
  
  朝廷自然也希望各地百姓生活都能富足,如此才会安居乐业。”
  
  魏广德点头。
  
  “魏阁老关心黎民百姓疾苦,是我等百姓的大幸事,草民就带天下百姓给大人磕头感谢了。”
  
  没想到,说道这里,吕昌黎演上了,直接起身又给魏广德磕头。
  
  “好了好了,你起来说话。”
  
  魏广德皱皱眉,随即脸色浮现笑意,叫他起来。
  
  “说说造船之事吧,叫你来,也是有些事儿要问问你。”
  
  寒暄的差不多,魏广德进入正题。
  
  “听说早年间倭寇就能自造海船,吕东家为何会造不出?”
  
  “这魏阁老,那些倭寇,其实大多是海商家奴,他们靠着主家关系,花钱从船厂请去大匠帮忙造船。
  
  小的可没那资本,只能造些内河航运的小船,没关系和船厂提举搭上话,请出匠人帮忙造海船。”
  
  吕昌黎算是直接把当初的事儿抖出来了,还真和魏广德猜测的一样,海商搜集木料,然后请龙江等官办船厂的匠人帮忙造船。
  
  然后嘛,锅全是“倭寇”背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