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九百五十九章 世界遗产
第两千九百五十九章 世界遗产 (第2/2页)“等下肘子,拿到这个遗产名头,是不是就能够把古城保护起来了?”
“这可不止,”周至笑道:“当年埃及政府打算修阿斯旺大坝,但是可能会淹没尼罗河谷当中的许多珍贵古迹,于是教科文组织发起了‘努比亚行动’,将阿布辛贝和菲莱两座神殿分解后运送到高地上重新组装起来。”
“努比亚行动成功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便倡导并缔结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缔约国都可以组织申报,由世界遗产中心组织权威专家进行考察、评估、投票后,让国内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获得‘世界遗产’的称号。”
“这个公约本身就是因为保护而成立的,因此这个称号本身也与保护是密不可分的,缔约国为了获得这个称号,就需要为遗产匹配上相应的特别保护措施,如果需要援助,还可以申请世界遗产基金给与技术和财力援助。”
“总之就是这个‘世界遗产’申遗一旦成功,遗产的保护标准就得按照国际标准来了,阮教授你根本就无需担心古城保护不力了。”
“这么好?”阮教授两眼都开始冒星星:“可是要申请下来也不太容易吧?”
“的确不太容易,主要是前期要做许多的工作,收集许多的资料,撰写许多的报告,还要按照国际标准的格式来做,需要聘请国际组织的专家来指导报告起草。”周至说道:“这部分工作国内没有多少专家熟悉,不过虞唐基金有充足的海外法务与商务方面的经验,也进行过多次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活动,这部分工作是他们的强项。”
“虞唐基金之前本来准备用阆中古城来试试水的,资料其实也准备得差不多了……”周至说到这里,叹了口气:“不过您提醒我了,相比阆中,平遥确实更急需保护。这下可能要被家乡人戳脊梁骨了……”
阆中是蜀中保存得非常完好的一座古城了,但是和平遥比起来,的确有些差距。
阆中整体不可移动文物有上千项,明确列入国保的包括桓侯祠,滕王阁,宋代石刻以及汉代画像石棺。
而整个晋中的不可移动文物就多达五千多项,明清民居近四千处,仅城中不可移动文物就高达上千处了,其中文保单位就有一百四十几处,光国保级别的就有二十处!
国保级不可移动文物扎根的老城,这就没法比了,而且平遥还是目前全国范围内,规模和建筑群保持得最好的古城。
这其实也要得益于晋中的位置,在历史上,平遥地域属于抵抗北方南下侵略的咽喉要地,同时也是商贸重地,曾经十分兴旺,自然建筑精美,同时保护得力,城墙完备。
而其后古城迅速衰落,尤其是近现代开始,其军事作用和经济作用大减,远离了战争与冲突。建国后也因为资金缺乏,让城市扩建计划因为种种原因搁浅,最后如有上天眷顾一般,得以保留了下来。